《臺州宣言》如何讓吉利新能源“握指成拳”?銀河給出最優解
水滴 紀珽 | 2024-10-11
35224
又是一年“金九銀十”的車市廝殺,在鋪天蓋地上市的新車浪潮之中,是“四面出擊”還是還是“握指成拳”?各家車企紛紛各顯神通,試圖給出最優解。
繼9月發布《臺州宣言》 后,吉利正加速戰略整合,第一個大動作放在了旗下新能源板塊的梳理整合上。10月9日,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宣布,吉利新能源將聚焦打造銀河品牌,并將幾何正式并入銀河品牌,“GEOME”將成為銀河的智能精品小車系列。
這意味著,作為聚焦主流新能源市場的拳頭品牌,吉利銀河的產品矩陣將覆蓋從A0級到C級、涵蓋轎車、SUV、MPV等多品類車型的廣闊市場,能源形式則包括純電、混動等多種新能源。
《臺州宣言》后吹響的第一聲號角
“《臺州宣言》提出通過‘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五大舉措,聚焦汽車主業,堅持穩健經營,發揮協同效應,融合全球智慧,為用戶打造超越期待的智能出行體驗。”淦家閱強調說,《臺州宣言》不是戰略收縮,而是戰略聚焦。
正如他所說,從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吉利在《臺州宣言》的指引下“握指成拳”,持續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與高效融合,聚焦打造“一個”為主流用戶服務的精品新能源品牌。作為拳頭品牌,它要為主流客戶提供高價值的新能源產品,既要在產品品質上提供越級體驗,在價格上也要有足夠優勢。
隨著以舊換新等增量政策密集推出,打出一套漂亮的政策“組合拳”,有助于扭轉市場預期,提振汽車市場信心。而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既是拉動銷量增長的“加速器”,同時也是考驗車企資源整合能力、體系能力的“放大鏡”。
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加快普及,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用戶群體愈發龐大,用車需求也愈發多元,車企很難再只靠某一個爆款車型“一招鮮,吃遍天”;另一方面,由于汽車市場出現了慘烈的“價格戰”,不少新車上市時不得不“降本增效”,這對車企的資源整合能力、經營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吉利在《臺州宣言》的指引下,可以進一步加大新能源賽道的資源協調和投資力度,在進一步用好現有研發、制造和銷售體系的同時,拉動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充分發揮銀河品牌的拳頭作用,將吉利的體系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具體來看,10月9日上市的吉利星愿,首次將吉利銀河新能源產品拓展至A0級純電小車市場,將與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等同級車型一較高下。該車以空間大、設計、安全、操控等為賣點,還將銀河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首次引入A0級電車。
在淦家閱看來,這次幾何并入吉利銀河,既為銀河擴充了智能精品小車這樣的產品品類,也可以把吉利銀河行業領先的電動化、智能化體系力賦能給精品小車,增強產品競爭力。
“比如我們把銀河11合1智能電驅、銀河Flyme Auto在星愿上搭載,可以讓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更高的價值,進而提升吉利銀河系列在主流新能源市場的地位。”用淦家閱的話來說就是,吉利將多年來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渠道積累“握指成拳”,為銀河賦予“吉利聚焦的主流新能源品牌”的特殊定位,保證銀河品牌能夠以全面領先的智能科技,為用戶打造最適合的智能精品車,成為新能源精品車的引領者。
“長短結合”打出產品+品牌組合拳
在《臺州宣言》中,“聚焦汽車主業,布局科技生態,提升競爭力”和“理順股權關系,減少利益沖突和重復投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表述備受關注。事實上,這是吉利繼2007年發布《寧波宣言》后的又一重量級宣言。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當時表示,原來吉利走的是戰略擴張的道路,現在要進入戰略聚焦,就是戰略整合,有些要關停并轉,企業要平穩,穩中求進,大家都必須直面挑戰,繼續“打基礎、練內功”。
此次旗下新能源品牌梳理合并,無論是從短期銷量增長動能,還是從長期發展戰略來看,均可謂恰逢其時。正如每逢關鍵戰役,經驗豐富的將軍總會派出手下最精銳的部隊。吉利新能源尤其是銀河品牌近期的銷量增長,為“幾何并入,星愿入列”積攢了足夠的市場聲量和發展勢能。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吉利汽車集團取得了累計銷售148萬輛的佳績,同比增長32%;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54萬輛,同比增長93%。
“按照目前的銷量來看,完全有信心去完成200萬的銷量目標。”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表示,今年國慶期間,吉利品牌銷量實現了大幅度提升,燃油車同比去年增長了29%,新能源在銀河E5、星愿推動下,增長動力更加強勁。
作為拼殺在“金九銀十”銷售一線的操盤手,范峻毅坦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銷量增長,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四大要素缺一不可。
“好的產品要有好的渠道去匹配。”他表示,從去年2月23日品牌發布開始,吉利就專門成立了銀河品牌專屬的銷售服務渠道。截至目前,銀河一級渠道的網絡規模已達到550多家,隨著產品的不斷推出和銷量不斷增長,現有的渠道資源也會及時拓寬。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幾何并入銀河,銀河的渠道網絡會進一步細分,成立一網和二網,進行合理的產品分布。
“吉利銀河會根據產品特點、風格,以及用戶的需求,進行渠道的優化。這么做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范峻毅透露稱,銀河E5上市45天,就取得了交付量破2萬輛的好成績,上下有信心讓吉利星愿成為另一個爆款車型、銷量擔當,因此把兩大熱銷產品放在同一展廳,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很難服務好每一位用戶。
每一個了解汽車行業的人都相信,汽車產業作為綜合性支柱產業,具有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和周期長等特點。在全國各行各業都擎起“挖增量”大旗的情況下,汽車企業如何走出“內卷”怪圈?如何在制定策略時兼顧短期效果和中長期收益?這是淦家閱、范峻毅和所有吉利高管面前的必答題,也是千千萬萬中國汽車人為提振市場而肩負的責任。
在內部資源整合與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舉措上,吉利汽車“長短結合”也有所體現。
淦家閱表示,長期來看,近3年來,無論是產品規劃還是銷量增長,吉利的思路都異常清晰。“企業管理是戰略決定產品,產品決定銷量。”他篤定地說,從長期戰略來說,吉利一直堅定地認為要多元化發展。
從深耕燃油車賽道,打造繽越等明星產品和“中國星現象”;到電動化、智能化領域,吉利按照2021年發布的“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和“智能吉利2025”戰略穩步前進,對智能座艙、智駕、能源形式、智能服務、芯片等領域進行全面布局。
“現在我們圍繞新的GEA架構、高效率的11合1智能電驅和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進行一整套的技術開發、升級,打造出的產品也迅速得到市場的認同。”正如淦家閱所說,得益于厚積薄發的技術積淀,短期內,銀河E5做到了“五個同級第一”,安全標準同級第一、空間體驗同級第一、舒適駕控同級第一、整車能耗同級第一、智能座艙同級第一,得到用戶廣泛認可。
銀河E5上市20天交付量過1萬,45天交付量達到2萬;“幾何并入,星愿入列”后,瞄準了智能精品小車細分市場的冠軍寶座……“完全體進化”后的吉利銀河秀出了過硬的產品實力和市場地位。無論在哪個細分市場,吉利銀河都只瞄準著標桿的位置,“握指成拳”所積攢的數十年造車功底,讓人民對其明天充滿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