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2025,上汽大眾正奪回智能電動車的技術話語權

          駕域AUTO | 04-29

          23351

          “為了ERA這款車,我們已經很久連續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了。誰說合資車企不卷啊?”在上汽大眾展臺上,一位上汽大眾的員工,和我一起站在ID.ERA面前,發出如此感慨。

          ID.ERA,一款全尺寸(5.2米級別)、續航達1000公里(純電歷程超過CLTC 350公里)的增程混動SUV,是上汽大眾2025上海車展亮相的拳頭產品,同期大眾在車展上還亮相了ID.AURA轎車(歸屬一汽大眾)和一款名為ID.EVO的SUV(歸屬大眾安徽),三車齊發,堪稱大眾近年在華最強的電動攻勢。

          除了ID.ERA,上汽奧迪也拿出了自己兩款重磅產品:全新奧迪A5L Sportback和AUDI E5 Sportback。

          其實三款新車只是表象,其背后的技術,以及技術背后的生態圈建設,上汽大眾(含上汽奧迪)這次拿出了滿滿的干貨,讓人眼前一亮。開啟合資2.0時代喊了幾年,終于有合資車企的轉型成果,能讓人刮目相看了!

          合資車企為什么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前只能節節退守?一是供給出了問題,原有供應鏈跟不上節奏了,從整車EE架構到零部件,原有鏈條要推倒重來。二是需求出了問題,造車的價值邏輯變了,傳統的機械樂趣、安全感、開不壞等核心價值正被科技座艙、智能駕駛所解構和替代。

          眾多合資車企都喊出過“開啟合資2.0時代”的口號,如今能成功突圍者寥寥。原因由表及里無非兩個,一是把電氣化轉型簡單理解為油改電。二是心急如焚,把供應商召集一起攢個局,指望天上掉下來個爆款,單點突破帶活全局。事實證明,沒有體系的全面革新和核心的技術沉淀,造不出引領時代的電車。

          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強說:我們已經完成了“大象轉身”。讓我們看看,上汽大眾是如何破解上述難題,完成轉身的。

          油電同智+四線并行,預定智駕第一梯隊

          行業流行一句話:新能源的上半場,智能化的下半場。智能化核心之一就是智駕。沒有智駕,就沒有定價權和未來。

          概括車展得到的信息,上汽大眾在智能駕駛上四線布局:除了大疆純視覺方案,本次車展上還亮相了Momenta和華為的激光雷達智駕方案,還有將在2026年亮相的、與酷睿程聯手打造的智駕系統。我用八個字總結就是:油電同智,自主可控。

          先看油電同智。與其他合資車企在油車智能化上躺平不同,上汽大眾一直在孜孜追求“油電同智”。 大疆雙目慣導視覺方案讓上汽大眾燃油車邁入了智駕門檻,讓“油電同智”有了群眾基礎。而真正讓油車實現城市領航的智駕突破,還是華為的加入。此次奧迪A5 Sportback搭載了雙激光雷達的華為乾崑智駕,能實現城市NOA,用的是昇騰 610 芯片。為了不破壞整車線條,兩顆激光雷達裝在前臉兩側,并且帶了恒溫自清潔系統(甚至能夠自動傾斜),在所有華為系智駕車型里,這是頭一次。

          你或許會問,硬件有錢就能裝,為什么其他油車做不了城市領航?對油車來說,一個難題是傳統EE架構無法支持智駕高算力、低延時的通訊和能耗需求,而出自PPC智能平臺的奧迪A5L本身就采用分布式的E3 1.2電子架構,將全車分散的ECU集成到幾個域控制器上并對應幾個高性能計算平臺,輔以千兆以太網進行通訊,這種高集成即使以電車標準看也是行業先進水平。因此新奧迪A5L天生具備了做先進智駕的基礎。

          此外,油車做智駕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將油車的動力系統和智駕系統協同控制?畢竟電車做智駕,從圖像信號到數字信號再到電流控制,整個信號轉化和協同控制天生就很絲滑。而油車雖然發動機、變速箱和剎車、轉向也有電控系統,但畢竟各自為政缺乏整合與規劃,智駕系統與車身控制中間的窗戶紙始終沒有被捅破。為此奧迪和華為的工程師聯合創新開發了一種名為VMM的管理模塊,整合了動力、剎車、轉向的控制。智駕系統的輸出規劃以及決策信號,輸入到VMM,由VMM來進行最終的執行(油門、剎車和轉向)。此外還通過VTG可變截面渦輪,用電控來絲滑調整進氣截面從而控制發動機進氣量,保證了動力輸出的平順與靈敏響應。

          奧迪和華為的工程師花了五年時間干成了這件事。在我看來這事兒的意義不可估量:華為和奧迪一起定義了油電同智和智能燃油車的新標準,也證明燃油車不再是智駕時代的旁觀者。不管是對上汽大眾還是奧迪甚至是所有的傳統燃油車,都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智駕的第二個關鍵詞:自主可控。大眾ID.ERA上和AUDI E5上都將搭載Momenta的激光雷達智駕方案,而上汽早期投資了Momenta且是Momenta的股東,從投入產出比來說,采用Momenta方案相比華為方案,效果接近但成本上更有優勢。此外,在發布會上還出現了一個顯得陌生的名字:酷睿程。

          酷睿程其實是大眾旗下軟件公司 CARIAD和地平線合資成立的公司,而地平線如今已是國內從芯片到系統全套智駕方案的頭部供應商,不久前剛剛發布了基于征程6P的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地平線HSD,擁有560TOPS超強算力。大眾與地平線雙方應該是基于地平線征程家族,進行智駕技術開發。傅強表示從明年開始上汽大眾新車將全面覆蓋酷睿程方案。而酷睿程的智駕方案不出意外應該正是地平線HSD。雙方不僅從技術上輸出互補,更重要的是大眾還能從源頭參與算法迭代與數據閉環建設,用戶數據的安全和歸屬問題也迎刃而解。相比如今遍地皆華為,大眾的布局顯然更長遠且可控。

          上汽投資了Momenta,大眾合資了地平線,又跟華為聯手撞開了油車智駕這扇大門,手里握著很多牌的上汽大眾,進入智駕第一梯隊只是時間問題。

          從“造車”到“造生態”,搶回技術話語權

          不只如此,上海車展上上汽大眾還完成了與酷睿程、Momenta、寧德時代、QQ音樂、火山引擎、百度、高通、速騰聚創、阿里云和延鋒10家深度合作伙伴的簽約。細數一下,分別對應智駕(酷睿程、Momenta)、激光雷達(速騰聚創)、算力(阿里云、高通)、電池(寧德時代)、智能座艙和內飾(QQ音樂、火山引擎、百度和延鋒),覆蓋了汽車的方方面面。上汽大眾智電時代的全新生態圈已經日漸成熟。

          以AUDI E5上搭載的豆包大模型為例,德系車企如何與中國供應商在智艙上碰出火花?在上海車展上,AUDI全域互聯首席架構師Christoph與字節跳動火山引擎座艙方案負責人候劍,進行了一場科技對話。從中我也get到了一些信息。

          從整車架構來說,AUDI E5實現了艙、駕、算、聯的四域合一,為整車智艙、智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字節跳動開發的豆包大模型,則通過火山引擎為用戶提供包括深度思考模型、語言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能滿足用戶在座艙內通過語音、文字、圖片、視頻進行人機交流的多樣化需求。除了產品家族非常龐大之外,豆包大模型的調用量在國內也處于領先地位,隨著大量真實業務場景的落地,調用越多,模型會越來越成熟,效果就會越好。截至 2025 年 3 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 tokens 調用量已超過 12.7 萬億。

          在高算力先進架構和大模型的基礎上,AUDI E5 上首搭的 AUDI 助手,實現了人機交互向AI智能的突破,不僅能完成用戶的指令,實現車端到手機端的同步,還能根據記憶用戶習慣、主動提供調節氛圍燈和座椅按摩服務,并能抽取用戶對話的有價值信息進行標簽,實現智能學習,從而更好理解用戶需求,讓AI進入車內空間,不僅成為功能提供者,更成為用戶情感的延伸。

          而當我看到大屏幕上閃現出ID.ERA座艙內用上了雙聯屏+二排翻轉屏(據說是八聯屏全域交互系統),以及創新性的沉浸式光語交互。當我看到AUDI E5上各種定制大模型的上車,我開始明白大眾這樣的傳統車企,已不再固守舊有的價值邏輯不變了,我也看到了德系巨頭與中國供應商聯合開發先進科技座艙,重新搶回技術話語權的決心。

          繞不開的德系品質 ,可靠與安全是核心

          除了在EE架構、智艙、智駕迎頭趕上,上汽大眾也沒有忘了自己的立身之本:德系品質。

          全新奧迪A5L和途昂Pro上搭載的2.0T第五代EA888仍然是同級翹楚的存在,而ID.ERA上搭載的以1.5T EVO 二代為原型開發的增程機,在動力、能耗、可靠性以及集成度上依然有著顯著優勢。全程米勒循環保證了經濟性,去掉缸套更小體積的設計則大幅提高了適配性。此外ID.ERA除了德系的機械基因(雙叉臂+五連桿),還與時俱進融入了智驅架構。雙腔空氣彈簧能調節車身高度和彈簧K值,后輪轉向系統則讓這臺5.2米的大車達到了跟ID.3同等水平的轉彎半徑(5米級)。更高的底盤可控性外加激光雷達等感知設備的加持,讓它能實現毫秒級的路況預判與調節,實現“魔毯”功能。

          而在上汽大眾展臺另外一角,一臺途昂Pro的白車身也吸引了我的目光。最高強度2150Mpa的熱成型鋼(紫色),占比達到了26.8%(行業一般最高在2000Mpa,占比在20%-24%),特高強鋼(紅色)占比9.6%,超高強鋼(黃色)占比34.6%,高強鋼(藍色)占比11.3%,高強鋼以上(含高強鋼)合計占比82.3%。我想要解釋什么是德系品質和安全,一圖勝千言。

          此外,繼“一口價”模式和全系燃油SUV整車終身質保后,本次車展上汽大眾宣布服務舉措再升級——售后服務全流程在線體驗,大部分零件支持掃碼溯源驗真,車輛保養與零件更換全過程均提供電子報告,服務質量全程可追溯,免除用戶后顧之憂。

          駕值觀

          進入中國從桑塔納開始,上汽大眾已經引領了合資陣營40年。如今上汽大眾聯合新伙伴,進入了“技術共創”的合資2.0時代。這樣的轉型,不是停在口號上或者某個產品上,而是以整個體系的技術線、價值鏈、生態圈的全面煥新為基礎。這樣的轉型,是踏實的,可信的。

          預計到2030年,上汽大眾將推出超20款新車,26年底前率先推出10款(含7款新能源產品),覆蓋燃油、插混、增程、純電多種動力路線。由此上汽大眾也喊出了“全勢能,更出眾”的口號。的確對上汽大眾來說,從新產品亮相到技術鋪墊,再到新生態建設,勢能已經拉滿,到了該把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時候了。

          2025上海車展,就是這個起點。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