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如果一定要給上海車展總結個關鍵詞...

          五星評車 | 04-29

          20870

          臨近五一假期,汽車行業節前的最后一班崗無疑是本屆上海車展,在全球多個傳統A級車展日漸低迷的背景下,2025上海車展依然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已經肩負起引領全球A級車展的使命,各國主流汽車企業把中國市場作為首秀場已成趨勢。

          36萬平方米的展館里,亮相的新車必定是有上百款的,其中包括了43款全新車型,半數是SUV。新車中新能源車占了七成,混動和純電車型比例也差不多是一半一半。與此同時,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參展企業的規模和數量也呈顯著增長,展區展出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

          除了不可阻擋的新能源與智能化,本屆車展也在悄然間發生著改變。想“看熱鬧”的會覺得稍顯平淡,沒有了明星整活與“夸大其詞”,實質上對傳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有關智能化的營銷,也由智能體驗“不約而同”地變為智能安全。能夠引人思考或感受趨勢的方面還有很多,所以如果要給本屆上海車展總結關鍵詞的話,我想主要應該是以下幾個。

          2024年,隨著“紅衣大叔”與“雷布斯”的加入,各大車展成為了這些網紅企業家的個人秀,搶走了其它車企與車型的風頭,也取代了車展現場明星助陣的老傳統。雷軍與周鴻祎的示范,給中國汽車行業做了一個“取巧”的榜樣,吸引大量車企老板都開始效仿二者走向流量之路??梢哉f在去年北京車展以后,很多企業的營銷都變成了“老板直播”的方式。

          而本屆上海車展沒有了“流量明星”的效應、個人IP的營銷,車企高管們集體卸下“流量包袱”,換了一種交流方式。車展第一天,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來到理想展臺,李想陪著他體驗了理想MEGA Home;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參觀長城展臺,和董事長魏建軍來了一次“現場會晤”;張朝陽在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的陪同下逛車展,當場買下一臺,成為捷途縱橫G700的首位車主。

          這種方式讓公眾的目光更多回歸到“車”本身,并不會把車展的熱搜“帶跑偏”,這一點從與去年車展期間的熱搜對比就能一眼看出。吉利李書福宣布200億投資固態電池、長安朱華榮公布500億研發計劃以及華為乾崑智駕ADS 4的發布......唯一的“花邊新聞”也很快被判定為造謠,當事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

          不僅是網上,就連車展現場的巨幅海報、場館周邊的布置、戶外LED屏幕,與往年相比都“簡約”了不少,所以“返璞歸真”的不僅是網絡輿論,大家也更多地把注意力從營銷集中到發展上,用相對平穩的方式穿越當前周期,這也是本屆車展價值回歸的最好體現。

          車展前夕,“智駕出事”鬧得沸沸揚揚,直接導致工信部和公安部兩部委為智駕“減速”,提出:不負責任的智駕可以入刑。最明顯的變化是就是在本屆車展上,“智駕”這一慣用的簡稱統一改成“智能輔助駕駛”,各車企展廳里相關展示大幅減少,智駕在新車發布時甚至成了被一筆帶過的版塊。估計車企的智駕營銷就集體上演了一場“連夜改PPT”,曾經慣用的“L2.99”、“準L3”話術更是徹底消失,企業對外統一宣稱“產品僅具備L2級輔助駕駛功能”,讓五花八門的“宣傳大賽”變成了說明書式的功能講解。

          智駕作為當下各家發展的重中之重,已經從新能源車的“高新利器”變為“油電同權”的普及化裝備,尤其是近期“自研激光雷達成本不到千元”的消息一出,更表明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趨勢。明明是一件足以讓中國汽車產品領先世界的好事,錯在了有些車企的夸大宣傳。

          所以“智駕減速”指的肯定是宣傳、研發上的嚴加把控,并不會影響國內市場車型智能化的進程。2024年我國乘用車L2級及以上智能輔助駕駛的滲透率達到55.7%。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預測,到2025年這一比例可能會接近65%。

          近幾年自主品牌的突飛猛進可以說打得部分合資車企“措手不及”,無論是售價親民的家用車領域,還是30-50萬元的中高端產品,“國產之力”都給到友商競品不小的壓力。從數據上看,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9年全球第一,中國車聯網專利領先全球,關鍵技術專利超世界總量50%。本屆上海車展自主品牌更是集體沖擊旗艦SUV領域,可以說全價格段覆蓋了國內市場,讓不少前來參展的國外媒體感受到了“神秘的東方力量”。

          被自主“打蒙”后的合資品牌重整旗鼓后也開始了反撲,在新能源等領域展現出由“跟隨者”向“競爭者”轉變的決心,大眾汽車品牌推出了三款新一代智能網聯概念車型,別克GL8陸尚PHEV、奔馳CLAL、豐田鉑智7等等,成為了合資品牌反擊的排頭兵。

          “造車底蘊”、“技術沉淀”一直以來都是合資品牌口中的高頻詞,也確實是他們在行業競爭內的一大優勢?!鞍踩拙€”幾乎是整個上海車展中被提及最多的詞語。

          2025年還有一大變化就是純燃油車型的占比回升,在24年7月新能源首次領先的半年后,在價格戰等諸多變革的影響下,今年純燃油車型的新車銷售占比反超新能源車型,其中老牌合資品牌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梢灶A料到,在“油電同智”的大潮下,合資品牌部分有口皆碑的油車在換裝智能化設備以后,或將重新“回到桌上”。

          對于市場來說,這種產品、技術上的良性競爭定然會帶來更多元的選擇,合資車企對于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重視及跟進,對于企業與消費者來說無疑是雙向共贏。

          當前,中國車市仍在呈快速發展態勢。202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56.1萬輛和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1.2%。以上三個關鍵詞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概括本屆上海車展,相信也會貫穿于整個上半年的車市之中。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