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演“帽子戲法?iCAR V23就這樣“硬控”了上海車展
車壹條 | 05-01
20345
作為各大汽車品牌集中展示兵力的角斗場,似乎只有在車展上擺足車陣才不會冷場。但實際上,汽車行業的傳播模式已經悄然出現了認知偏移,對用戶而言,車不在多,沒有“硬貨”再多也是充數,人們最不愿看到的其實是沒有能夠調動感官的好車。
今年上海車展上,iCAR便憑借版型“百變”的iCAR V23成為現象級流量咖。
除了新增紫色、藍色兩款全新車色,iCAR V23還展出了三款極具看點的車型,分別是V23皮卡概念車、V23敞篷概念車、以及V23復古情懷套件版,整個iCAR展臺儼然一副Pantone色卡,詮釋經典與流行的同時,再次強化了iCAR V23個性、好玩的產品特質。
有意思的是,iCAR V23觸動的并不只有中國的年輕用戶群體,還有來自海外的媒體和汽車制造商們,他們也被這款“mini吉普”吸引,圍繞在車旁展開了研究和討論。而這種現象無疑再次證明,好產品往往自帶流量勢能,iCAR V23的確做到了成功“破圈”。
殊不知,iCAR V23實際只是剛剛上市僅4個月的“萌新”選手,但銷量累計已突破3萬,更穩居純電方盒子細分市場榜首,登場就主場,開局即走高。相比于很多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其他中國品牌A級純電SUV,風格獨樹一幟的iCAR V23已經小有所成。
打造爆款需要創新思路,iCAR V23水到渠成
iCAR V23上市以來制造的流量現象,并非碰巧、走運,究其根本,其實在于V23完成了一次針對當代年輕人購車需求空白的精準“投喂”。
根據產品定位看,iCAR V23走的是純電方盒子路線,要知道,在主張多元化、多路徑競爭的中國市場上,方盒子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活力和潛能的品類分支。
從坦克、捷途等品牌陸續打造出的爆款單品,以及路虎衛士這種頂級越野奢品在百萬級市場的強勢占位,無一不在強調方盒子市場背后的機會和風口。所以,iCAR V23一開始就從身份上給自己定住了調,憑借對方盒子演進趨勢的洞察,構建了具備理論條件和可行性的堅實基礎。
不過,iCAR V23更注重思路上的創新創造,并沒有將重點放在傳統方盒子依賴的大體型和燃油動力等長板上,而是選擇突出純電和精致兩大標簽。
一方面是對硬派越野的既有形態致敬,另一方面也將時下流行的新能源動力和小巧靈活的設計融入打造V23的思考中,以“強而不同”的產品定義邏輯,梳理出一條專屬的發力賽道,致力于為年輕人提供一個“既有又有”的購車選項。
站在那些同樣熱愛都市穿行和戶外越野的年輕人視角來看,中國汽車市場一直以來確實缺少一款像吉姆尼那樣的精品方盒子,既能像傳統硬派越野那樣爬山豁沙,也要在高樓大廈間穿梭而不顯突兀。隨著如今iCAR V23入局,這些痛點自然迎刃而解。
“iCAR V23是一部被顏值耽誤的好車”,iCAR事業部總經理蘇峻曾這樣形容,因為對iCAR V23而言,“好看”只是它眾多長板中的其中之一。
作為一款致力于成就經典的方盒子產品,V23基于新一代新能源平臺i-SWIFT雨燕平臺打造,天生具備敏捷基因。四輪四角布局與大電池低重心設計,配合30000牛米超高抗扭車身和精密加強結構,讓這臺方盒子擁有運動轎車般的緊致操控。超越牧馬人的43°接近角+41°離去角,以及210mm離地間隙,這賦予了其強大的通過性,配合可承載230kg重量高強度鋁合金側踏,越野屬性直接拉滿。
動力方面,其中雙電機四驅版本綜合功率達到155kW,峰值扭矩292N·m,實測百公里加速6秒以內,表現亮眼,后五連桿+四輪四角+超寬輪胎架構經過普羅迪夫賽道基因調校,帶來行云流水的彎道響應。特別搭載的i-ESC智能穩態系統,通過20多個車身傳感器實時感知動態,精準控制動力輸出,實測中以81.8km/h麋鹿測試成績比肩小米SU7 Ultra的操控穩定性。
此外,i-AWD鬣蜥四驅系統全面加持,第三代雙電機協同控制技術配合i-ATS3.0靈動智選全地形系統,提供6種駕駛模式,運動模式釋放激情,濕滑模式掌控雨雪,輕越野模式,讓新手也能輕松脫困。而且入門即享高階智駕,支持包括高速NOA、自動泊車輔助在內的23項駕駛輔助功能,又“野”又“聰明”。
此外,iCAR V23 CLTC續航可達401 km -550km,并支持30%-80%快充。值得一說的是,為提升iCAR V23的使用體驗,本次上海車展iCAR品牌還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V23車型將首搭“巧克力換電”技術,讓“兩分鐘滿電,自由出行”的愿景成為現實。
憑借與生俱來的硬派基因、區別于傳統方盒子的鋼炮操控以及全域智能化能力,iCAR V23正重塑A級純電SUV價值標準。通過與需求共振回應市場內卷,正是V23成就銷量黑馬的根本原因。
超越用戶期待,iCAR V23贏在情緒價值一次拉滿
縱觀市場,寄希望“靈感乍現”取得成功的產品并不在少數,但像iCAR V23這種坐得住、走得穩的產品卻并不多,因此難免引發市場追問:憑什么iCAR V23就能出奇制勝?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復盤iCAR為將V23成功推向市場,具體做了什么。前面提到,在一個熱門賽道中打造產品需要學會轉換思路,iCAR V23站在純電方盒子的起跑線上,又有15項的領先配置和15萬以內的價格“點火”,已經具備了向其所在細分市場沖刺的充足動能,這是基礎也是前提。
但隨著C端市場逐漸消除與品牌之間的信息差,便要求汽車制造商不能繼續活在“只把產品造好”就萬事大吉的傳統邏輯中,而是要學會低頭俯身,深度鏈接用戶并讓后者參與共創,才能真正做到精準“把脈”用戶需求。
iCAR V23雖然上市僅僅4月有余,卻始終秉承“超越期待”的價值觀,將用戶思維貫徹始終。
目前,iCAR已建立覆蓋全國的車主俱樂部網絡,通過線上線下多個渠道收集用戶意見,優化產品思路。比如在新車剛剛上市3個月的時間節點,iCAR V23便察覺到用戶的需求變化,于是快速響應積極調整,推出包括550km兩驅長續航版在內的共三款V23全新智駕版型,標配同級領先的23項智駕輔助功能,滿足V23用戶群體的差異化場景。
本次上海車展也同樣延續這一理念,以沉浸式體驗和創新的互動形式,尋求與用戶之間的深度共鳴。
事實上,汽車和用戶之間,早已不再是靠“出行”這一功能屬性連接的關系,車也需要給車主提供情緒價值,幫助他們拓展人生的價值半徑,尋找更多可能性。
iCAR V23自開發之初就考慮到用戶對個性化的追求,預留了足夠的改裝空間,讓每一臺V23在每一位用戶手中都能被激發“變身”的潛力。比如車內安排多個1/4螺絲標準接口和車頂行李架承重基座接口,包括車頂+前機蓋快拆拓展艙等,想改成什么樣就改成什么樣。
而上海車展上亮相的皮卡改裝概念版、敞篷改裝概念版和復古情懷套件版等多款改裝車型,無疑進一步拓寬了iCAR V23的想象空間,并以豐富的前裝+后裝生態體系,幫助用戶積極探索更有趣味性的生活方式,打造一種遠離汽車“同質化”怪圈的專屬感。
有數據表明,iCAR V23已經成功覆蓋20-45歲的泛年輕人群與年輕家庭,而且改裝比例超高。看來,iCAR V23的產品開發邏輯奏效了,而這或許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盡管汽車市場競爭依舊,銷量內卷愈演愈烈,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iCAR V23通過精準的產品定位、技術普惠優勢以及與用戶的深度同頻,已然構筑“旗開得勝”的領跑勢能。
得益于充分的市場洞察和穩定的戰略定力,iCAR V23展現出了十足的黑馬姿態,本著以用戶價值為導向的長期發展方針,可以大膽猜測,這款走“時間成就經典車”路線的新能源方盒子,終將在市場中成功突圍。跳出內卷另辟藍海,iCAR V23為中國品牌向上,指明了方向,其方法論可研究對標卻難以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