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通吃,或兩頭承壓?論領克900的機會
駕域AUTO | 05-06
21649
從理想L9率先試水,到問界M9遙遙領先,再到如今遍地開花,三年時間不到,中國汽車品牌在大型SUV領域的話語權,悄然發(fā)生了質變。
作為這個市場的“后來者”,領克900的出場顯然經過了精心準備,產品賣點不少,英偉達Thor芯片+雙高通8295芯片、寧德時代驍遙電池、第二排旋轉座椅、第三排座椅帶按摩、尾廂天地門……其中任何一件拎出來,都能制造不少話題。
而伴隨著領克900這一系列產品亮點的,是28.99萬-39.69萬元的上市限時價格。拉通最近一個多月市場陸續(xù)推出的幾款同類車型來看,領克900的價格覆蓋面積最廣,跟理想L9、騰勢N9、問界M8、深藍S09等多款競品形成交叉。
在這其中,深藍S09定位在30萬元以下,而理想L9在40萬元級,領克900的打法,顯然是想上下通吃,但也難免讓人產生疑問:領克900此舉是否不夠聚焦,會不會兩頭都承壓?
向下,面臨深藍S09的纏斗
領克900全系四款車型,其中1.5T和2.0T各兩款,兩款1.5T車型實際售價28.99萬和31.69萬元,兩款2.0T車型實際售價34.69萬和39.69萬元。
毫無疑問,領克900 1.5T車型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深藍S09,后者定價23.99萬-30.99萬元,但考慮到深藍S09有兩驅和四驅兩種,而領克900是標配四驅,所以,只看四驅的話,深藍S09同樣是兩款,售價27.99萬和30.99萬,跟領克900相比分別便宜了1萬元和7千元。
價格略貴,是不是意味著領克900的競爭力就偏弱?我們進一步來分析。
深藍S09的核心賣點之一在于華為駕駛輔助ADS 3.3(下半年就能升級到4.0),同樣的東西,問界M8至少要多花6萬塊,而且提車周期還長。但如果消費者不是單純沖著華為去,那么領克900這邊也就值得一看了,第二排旋轉座椅、第三排同級唯一帶按摩功能、尾廂天地門都拿得出手,且動力表現更勝一籌(零百加速快1.1秒)。
具體配置方面,深藍S09的ULTRA和ULTRA+版本均標配空氣懸架,且第二排是兩個能左右移動的零重力座椅,而領克900低配車型則不帶空氣懸架,第二排也沒有配旋轉座椅。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深藍S09需額外花1萬元開通城市NOA功能,如此一來,其實際購車成本就跟領克900差不多了。
所以,在跟深藍S09的較量中,領克900的1.5T版本配置方面除了沒有雙零重力座椅,其他配置不乏看點,價格也旗鼓相當,唯一的不足是沒有兩驅,消費者少了一個選項。
向上,騰勢N9算不算“軟柿子”?
至于兩款2.0T車型,單就價格覆蓋來看的話,領克900要面對的競爭就大了,理想L9、騰勢N9和問界M8都處于同一價位段,個個不好相與。
作為國內大型6座SUV市場的開拓者,理想L9的市場號召力自不必說,雖說一直被問界M9力壓一頭,但上市不到兩年,累計交付量已超過25萬輛。剛剛過去的4月份銷量近7000輛,同比增長26.4%,看得出,在近期市場終端放出4萬元的優(yōu)惠政策之后,這款車的銷量再次呈現出上升勢頭。
騰勢N9比領克900早一個月上市,4月份已經交出了月銷5018輛的不俗成績,這對領克900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同為2.0T插混選手,騰勢N9先行一步用上了三電機、后輪轉向等先進技術,并占得市場先機。
至于問界M8,上市時間比領克900早兩周,憑借鴻蒙智行這塊金字招牌,根本就不愁賣,上市72小時大定破4.4萬臺,在領克900宣布上市當天更是直接刷新到6萬臺,賽力斯超級工廠已經滿負荷運轉,把保交付當成當下第一要務。
在這幾位40萬元級對手之中,“軟柿子”或許只有騰勢N9——理想L9即將新推2025款,其扎實的用戶基礎基本不用擔心后續(xù)銷量;問界M8雖初來乍到,但在“大哥”M9的影響下,憑借更高的性價比,第一時間就打開了局面,交付才是它眼下最大的壓力。
可即便是直面騰勢N9,領克900也難言輕松,核心技術面的優(yōu)勢已經蕩然無存,畢竟對手是標配三電機的,相對偏低的價格(便宜4萬元)或許會成為破局的關鍵,加之全球首款英偉達Thor車型這個噱頭,以及寧德時代驍遙電池、旋轉座椅、天地門、第三排帶按摩功能之類的配置亮點,對主張性價比的消費者應該有一定的吸引力。
駕值觀
在上市發(fā)布會現場,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稱,領克900的目標是進入大型6座SUV市場的前三。按照該細分市場現有格局,問界M9、理想L9是表現最穩(wěn)定的兩位選手,過去一年間,其月均銷量分別維持在1.4萬輛和7千輛的水平,領克900要想緊跟這兩位的步伐,單月銷量至少也得是六七千輛的水準。
當然,憑借上市一小時1萬臺大定的亮眼數據,領克900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至于在5月份銷量數據中體現出幾成,還得看廠家的交付速度。按照林杰的說法,領克900的交付進度是比較緊湊的,1.5T版本上市即交付,2.0T ULTRA版本5月上旬開啟交付,至于頂配的2.0T探索版,要5月底才開始交付。
領克品牌今年定下了39萬輛的銷量目標,相比2024年的28.5萬輛有超10萬輛的目標增量,也就是36.8%的同比增速。但今年1-4月,領克的實際銷量為100197輛,增速25.6%,顯然是沒有達到預期的。只不過,筆者覺得這并不算什么大問題,因為領克今年的增長并不是靠原有車型,其增長重心主要還是看新車,首當其沖便是領克900,其趕在五一來臨前上市,全年能實打實貢獻8個月的完整月度銷量,如愿以償的話,至少意味著6萬輛上下的銷量貢獻,這就解決了增量的大部分。
擺在領克面前的現實問題是,雖然這個誕生僅僅9年的“新勢力品牌”已經用全球超140萬銷量宣示了自己的存在,但更多展示的是潮流、個性、性能等標簽,這跟其年輕化的消費群體也是符合的——如今,隨著領克900進軍大型6座SUV市場,買40萬元車的人,跟之前買20萬元車的人,還會是一群人么?他們之間的關注點,不可避免會發(fā)生非常大的變化。以筆者身邊為例,有兩位朋友在聽說領克900之后,趁著五一期間去店里看車,評價之中都有一句,“整體做工趕問界有不小的差距”。
對此,領克方面應該是有準備的。畢竟,在領克900之前,已經有過并不怎么成功的領克09,雖然領克900針對國內消費趨勢在舒適性和智能化方面更進一步,尤其是對“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的充分理解,但新的消費群體對細節(jié)的追求,這種品牌積淀依然需要時間來填補,而這無關性能、參數與配置。
基于此,領克900所面臨的市場,下有深藍S09的超低價在那里擺著,上有理想L9、騰勢N9、問界M8等嚴陣以待,絕不是“上市一小時1萬臺大定”就能吃定心丸的。領克900急需要做的,是在這強手如林的環(huán)境里,迅速總結打磨出自己的閃亮標簽、以及吸引用戶下單的核心買點,并盡可能形成一定時間的市場壁壘,積累起領克在這個區(qū)間的用戶群體和認知基礎。而這需要對30-40萬級大六座用戶有更深刻的理解,對領克這個年輕潮流新銳品牌來說,仍然是向上蛻變的最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