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試駕全新smart精靈#3,豪華車的定義從未改變
汽車圈的那些事兒 | 05-06
21162
在當下的新能源市場,純電轎跑SUV一直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在這個細分市場里的車型幾乎都有一個共性:追求實用性,往往對于性能和設計不那么重視。但筆者認為,追求實用性,追求設計感,追求高品質(zhì),這三者并非此消彼長的關系,最近筆者就試駕了一臺可以性能、設計、實用性三者兼得的純電轎跑SUV:smart精靈3號。
曾經(jīng)的smart品牌以兩門小車為主,并且在奔馳店進行銷售。而在電動化轉(zhuǎn)型之后車型的變化還是挺大的,而且也有獨立的銷售渠道。三臺車中精靈3在駕駛層面被許多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有沒有這樣的一種生活場景讓你向往:開著一輛屬于自己的夢想之車去尋找詩和遠方?
生活不簡單,盡量簡單過,隨著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場的內(nèi)卷時代日益劇烈,新一代用戶的用車理念也正在被新技術重塑。在競爭日益慘烈的硬派越野車市場,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上硬貨。而smart汽車作為這個領域的老手,自然也不會讓人失望。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開著全新smart精靈#3,走在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之中,真是別有一番風味。五一大假期間,汽車圈小編深度試駕了全新smart精靈#3,大家一起跟隨我們的鏡頭來看看全新smart精靈#3獨有的魅力吧!
我們都知道,在2023年6月1日,全新smart精靈#3上市,新車推出4款車型, Pro+、Pulse四驅(qū)版、Premium、BRABUS性能版,官方零售價為人民幣20.99-28.99萬元(不含付費選裝)。其中BRABUS性能版車型2023年限量發(fā)售1999臺。
先看下smart精靈#3的外觀,smart精靈#3車頭看上去非常可愛,讓人過目不忘。這臺車總體的設計還是比較小巧的,看起來要比實際尺寸小一些的感覺,前臉的設計也和精靈1的風格類似,總體還是比較年輕時尚的感覺,當然好看與否還是見仁見智。再加上精致的頭燈,整體看上去干凈。該車配備了LED日間行車燈、大燈高度調(diào)節(jié),自動開閉,自適應遠近光,延時關閉等。來到車側(cè),該車車身尺寸是4400MM*1844MM*1556MM,該車采用了動感活潑的線條,車身給人一種十分精美的感覺,搭配大尺寸厚壁的輪胎,給人留下的感覺十分年輕。車尾部分,smart精靈#3車尾整體的造型和車頭相呼應,尾燈顯得十分霸氣,非常年輕個性。
smart精靈#3的車頭視覺效果與精靈#1差異并不大,依然是奔馳操刀設計,圓潤流動曲線+貫穿式燈組+梯形前格柵組成的經(jīng)典家族式車頭有著很不錯的視覺體驗。BRABUS版車型擁有更具侵略性的運動套件,比如車頭黑化的smart標識,下保險杠處模擬導流口的設計,車輛四周底部包圍處的夸張設計等,更加突出運動氛圍。
側(cè)面是轎跑式的車身結(jié)構(gòu),搭配上隱藏式門把手、大尺寸輪轂的設計,前翼子板處的smart圓形標識,以及更動感的車身比例,寬高比為1.19,不僅營造出很明顯的低趴寬體的視覺效果,也優(yōu)化了風阻系數(shù),低至0.27Cd。相比精靈#1,精靈#3尺寸進一步加碼,其長寬高來到4400(4542)/1844 /1556mm,軸距為2785mm。
smart精靈#3擁有寬厚的尾部,最為吸睛的是該車的尾部采用了貫穿式尾燈。BRABUS版車型依舊會在車標、車銘牌位置采用黑色涂裝。同時,新車也將進一步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審美,將提供星辰藍、光子橙、月瓷白、賽博銀流明黃拼色等8種車身顏色組合。
smart精靈#3繼續(xù)使用了非常運動的五輻雙肋花瓣式輪轂。輪胎方面,使用的是來自鄧祿普品牌SP SPORT MAXX系列尺寸為245/45R19的輪胎,這是一條綜合性能不錯、偏運動操控取向的輪胎。
。
坐進車里,smart精靈#3內(nèi)飾采用了精致的造型,顯得舒服。該車方向盤非常符合內(nèi)飾風格,采用了真皮,Alcantara/翻毛皮材質(zhì),讓人愛不釋手。從中控來看,該車配備樸實的觸控式液晶中控屏,讓內(nèi)飾設計頗具層次感,中控整體設計很不錯。內(nèi)飾給人感覺都不錯,再來看看儀表盤和座椅,儀表盤設計可圈可點,運動氛圍營造的比較到位。該車采用了皮/翻毛材質(zhì)混搭座椅,座椅寬大厚實,舒適度尚可。
內(nèi)飾方面,新車采用懸浮式大尺寸液晶屏,搭載“靈感星球”smart OS全場景數(shù)字生態(tài)車機系統(tǒng),芯片來自高通驍龍8155。精靈助手Avatar同樣出現(xiàn)在了smart精靈#3上,該形象更換為獵豹,擁有72種精靈3D動效,語音喚醒時間僅需280毫秒。同時,智能語音功能支持可在21個場景下提供32個全場景免喚醒詞,喚醒響應時間僅需100毫秒左右,還具有語義打斷、主副駕精準音區(qū)識別、可見即可說、多語意等特點。
內(nèi)飾看起來還是比較時尚的,三個出風口倒是讓我想起了奔馳,當然好看與否還是見仁見智,做工沒什么問題,用料確實就沒什么驚喜了,也屬于“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那種,這點倒是一定程度上也繼承了奔馳的傳統(tǒng)。車機系統(tǒng)表現(xiàn)還算可以,功能也比較多,菜單邏輯也很好上手,流暢度還算可以另外中間如果都打開的話儲物空間也還算可以,這點對于一個小車來說還算不錯。
同樣的,作為語音助手,車機系統(tǒng)中虛擬的智能助手虛擬形象得到保留,還有全新演繹,Avatar語音精靈助手獵豹具有40個形象動作和6個專屬動作,在下達語音指令后,它還會通過相應的動畫特效來進行交互反饋,非常可愛。
雙區(qū)域自動空調(diào)全部整合在了中控屏幕之上,顯示數(shù)字相當大。三組香氛和三檔濃度可調(diào),對應不同的用車場景。
smart精靈#3搭載多達23個高精度感知硬件,將擁有眾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例如ADAS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支持智能泊車輔助、自適應巡航、領航輔助、車道保持輔助、緊急制動等較為全面的安全輔助功能。
smart精靈#3空間表現(xiàn)不錯,腿部頭部空間都挺舒適,帶來更好的乘坐感受。同時,該車配備了疲勞提醒、剎車防抱死(ABS)、LED日間行車燈、剎車輔助(EBA/BAS等)、制動力分配(EBD)主駕駛安全氣囊、副駕駛位安全氣囊、側(cè)安全氣簾、前排側(cè)安全氣囊等安全配置。
smart精靈#3的座椅采用了一體式設計,運動氣息濃郁,整張座椅比較消瘦,側(cè)向支撐做得比較到位,全皮包裹看起來坐起來都相當不錯,縫線也用了比較別致的亮色縫線,并加入了鉚釘細節(jié),整個臀部和靠背都做了人體工程學設計,科學的填充物設計使得座椅與身體貼合度較好。功能上,前排座椅全部支持電動調(diào)節(jié),通風加熱也一并奉上。
后排座椅乘坐質(zhì)感和前排相比不存在什么落差,它似乎更加注重這里雙人乘坐的體驗,看得出來兩側(cè)的座椅有比較明顯的下陷,配合上較躺的坐姿和厚實的填充物,不論是長途駕駛或者長途乘坐都不會累。而幾乎純平的地板空間也讓第二排的中央座椅意義變得更強。
對于一輛尺寸為緊湊級車來說,它的儲物空間達到了寬裕的水平,整車儲物空間內(nèi)部容積都很不錯。
中控臺下設置了無線手機充電面板,另外帶有雙typeC接口。
后備廂采用電動開啟,并帶有防夾功能。我們的試駕車第二排座椅可以4/6拆分放倒,在儲物空間方面,常規(guī)狀態(tài)下它規(guī)整的后備廂370L的空間足夠使用,在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容積還可以進一步增強到1160L,大大擴展使用空間。
smart精靈#3并未裝備備胎,取而代之的是地板革下的大塊儲物格,而機頭蓋的前備箱里面放置著原廠的快捷補胎工具。
smart精靈#3后備廂空間大小符合它家用的定位,一家人出行的置物空間可以滿足,空間靈活性極佳。此外,該車配備了疲勞提醒、剎車防抱死(ABS)、LED日間行車燈、剎車輔助(EBA/BAS等)、制動力分配(EBD)主駕駛安全氣囊、副駕駛位安全氣囊、側(cè)安全氣簾、前排側(cè)安全氣囊等安全配置。
新車搭載永磁同步電機,匹配了機械分離裝置,可實現(xiàn)“閃電切換”功能,在適時四驅(qū)和全時四驅(qū)三種不同驅(qū)動模式外,還可后輪驅(qū)動,節(jié)省能耗。
smart精靈#3搭載了總功率為315KW,總扭矩為543N.m的電動機,加速度很好,續(xù)航里程同樣出色,動力表現(xiàn)不錯。而拋開更強的直線能力不談,這套動力開起來最大的感覺就是整車在急加速時響應迅速而又非常線性,駕馭它的感覺明顯更加輕松愉悅。工程師對動力系統(tǒng)的調(diào)校讓整車在中高速時的再提速能力變得更強,高速駕駛變得更加從容。
前排人機工程學好評,作為一個電車坐姿能調(diào)到一個比較低的位置還算不錯,方向盤也很容易找到合適的位置,座椅確實就比較硬了,不過包裹感還不錯,也算是符合定位。第二排表現(xiàn)就比較一般了,空間倒是還算夠用,不過座椅依然偏硬,地臺也比較高,靠背角度也不算緩,乘坐起來不怎么舒適,后備箱空間作為一臺小尺寸的SUV倒也還行。
配置上,此次試駕的車型的配置倒是還可以,駕駛輔助倒是有所配備,不過個人感覺對這種車型來說意義也不太大,試駕車選裝了beats音響,效果也還算可以,另外之前看很多人吐槽方向盤加熱這種需要在車機里額外付費,我個人覺得倒也無可厚非,畢竟明碼標價,前期沒選的話還給出了后期后悔的選項,只要不是那種不提前講清的就好。至于很多人說預埋了硬件不給用倒也正常,畢竟就算是傳統(tǒng)車企在研發(fā)過程中的各種配置級最后也是由消費者進行均攤,本質(zhì)上也沒什么區(qū)別。
試駕車是四驅(qū)版車型,即指導價21.99w的型動四驅(qū)版。雙電機四驅(qū)428馬力,單看參數(shù)還是比較強的,實際表現(xiàn)上,絕對動力還是挺不錯的,法定限速內(nèi)都有著很強勁的表現(xiàn),體感上動力儲備也是比較強大的。舒適模式下動力釋放還是比較好控制的,大小動力請求的響應也都比較及時,大的動力請求也是有一個線性上升的過程。而運動模式下就比較激進了,電門踏板會更敏感一些,大的動力請求也基本上沒什么延遲瞬間“蹦”出去,主觀上動力還是挺“沖”的,不過倒也很好控制,試駕時有一段堵車走走停停特意放在運動模式下試了試也不會覺得突兀。平順性沒什么問題。總體表現(xiàn)考慮到定位還是挺不錯的,在同平臺車型中也是比較好的表現(xiàn)。
前后雙電機讓它有了電四驅(qū)系統(tǒng),驅(qū)動力的分配完全交由電腦根據(jù)實時路況乃至駕駛者的右腳需求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部車子的動力分配更偏向后輪驅(qū)動,僅為前輪分配小比例的驅(qū)動力,追求的也是高效。
浩瀚架構(gòu)下,它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懸掛形式,對懸掛整體調(diào)校有些偏硬朗,面對路面上中小幅度顛簸它可以非常從容地接招,大部分路面斷裂和礫石帶來的短暫細碎的震動可以被很好地過濾掉,清晰的路感是始終能給到你的。而在面對高減速帶凹陷的井蓋等較大的起伏時又可以快速拉住晃動起伏的車身姿態(tài),姿態(tài)從容,有不錯的高級感。
底盤表現(xiàn)分開說,舒適性層面,這臺車整體的設定確實就比較“硬核”了,小震動有一些處理才會傳入車內(nèi),總體還能接受,大的震動就比較硬了,對于連續(xù)顛簸也會有一些震動吸收不到位帶來的晃動,而減速帶處理有一定厚重感,也沒什么多余的動作,但整體對于震動的化解就比較一般了,感覺還是挺顛的。總體確實是比較硬核的表現(xiàn),如果在一些路面情況比較差的地區(qū)還是挺影響舒適性的。
運動性表現(xiàn)好評,較硬核的濾震表現(xiàn)也確實帶來了比較好的運動性感受,這臺車對于側(cè)傾的抑制非常好,重心轉(zhuǎn)移的響應也很快,極限也比預期的要高,而且主觀上覺得很穩(wěn)定,當然開放道路上也不怎么好探究這臺車的極限,也建議大家小心一些。
轉(zhuǎn)向手感好評,舒適模式下低速還是比較輕的,隨速隨角度的增益也比較到位,與之匹配的阻尼感受也不錯。運動模式下會重一些,不過手感依然很不錯,另外這臺車的轉(zhuǎn)向?qū)τ诼访娴姆答佭€是比較明顯的,稍微走一些爛路轉(zhuǎn)向都會受到明顯干擾,在當前還是比較少見的。指向性很不錯,彎道內(nèi)很有信心。車頭響應和跟隨性都很好,確實是一個比較運動的車的感受。
剎車腳感好評,電制動和機械制動的銜接還是比較到位的,日常駕駛腳感也比較緊致,和整體的性格比較一致。
mart精靈#3有著一般車不多見的操控性,它的方向盤的轉(zhuǎn)動阻尼線性、轉(zhuǎn)向比例設定很“賊”,主觀上操控感更強;而動力電池布局也為整車帶來了更低的重心和更棒的車身跟隨性,來著它,很容易激發(fā)起你的駕控興趣。
汽車圈說車
很多人對smart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奔馳旗下的兩門代步小車,但筆者想說的是,來到新能源時代,它早已開始了自己的轉(zhuǎn)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精靈3號這樣的幾乎和過去的smart完全不同的車,更加注重實用性,但同時,骨子里對個性,對設計的堅持,依然還在。
作為目前為止最不“smart”的“大家伙”,這部定位緊湊級轎跑SUV的smart精靈#3直接殺入了目前純電SUV領域里最為熱門內(nèi)卷的細分市場,關注度自然是相當高。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拿出的手段和對舊時代的切割力度都顯得非常重要,對于一部曾經(jīng)光環(huán)籠罩的品牌來說,想要成功生存下去并逐漸形成競爭優(yōu)勢,特點鮮明無疑非常重要。
而smart精靈#3,雖然體型更大,但實際定位與smart精靈#1還是一脈相承,它的目標客戶群仍是以年輕消費者為主,也始終保留著全新的smart品牌個性兼具豪華的駕乘體驗,在電動車同質(zhì)化現(xiàn)象愈發(fā)嚴重的今天,這種體驗也更加顯得獨樹一幟。
總的來說,這臺精靈3的表現(xiàn)我認為還是可圈可點的,作為一臺smart在這個價位給出了相當硬核的駕駛感受還是比較出人意料的,當然硬核的駕駛感受肯定不適合所有人,至于是否值得購買還是要看個人的需求,另外據(jù)說smart后續(xù)還會有兩門版車型,我個人還是比較好奇的,看看那類車型能帶來什么樣的駕駛感受。如果你喜歡追求速度和激情,同時又注重舒適性和科技感,那么smart精靈#3 BRABUS性能版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