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智能座艙與輔助駕駛融合加速,本土產業鏈彰顯實力
路遙馬力說 | 05-06
18965
在2025年的上海車展上,智能座艙技術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各大企業紛紛展示了從芯片、AI算法到車載平臺的最新解決方案和應用,預示著智能座艙產業鏈上下游的蓬勃發展。
展會現場,多名業內專家表示,智能座艙與輔助駕駛的未來趨勢是逐步融合。英特爾與面壁智能攜手宣布,將共同研發端側原生智能座艙,面壁智能CEO李大海用“大腦”與“小腦”的比喻生動闡述了這一趨勢。他指出,輔助駕駛相當于人類的“小腦”,負責精準、實時的環境感知與決策,而智能座艙則如同“大腦”,具備更強的感知情緒及艙內外環境的能力。盡管兩者的感知與決策頻率不同,但最終將走向協同,共同構建智能汽車。
英特爾還與黑芝麻智能聯合發布了艙駕融合平臺,該平臺同時實現了智能座艙和高級輔助駕駛兩大功能。德賽西威高級副總裁黃力也透露,公司已在智能座艙與輔助駕駛的融合領域深耕多年,探索了多種技術路徑的可行性。他認為,輔助駕駛與智能座艙的交互是技術突破的核心,從長遠來看,兩者會逐漸走向融合。
智能座艙產業鏈生態在此次車展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奕斯偉計算帶來了“攝像頭到屏幕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涵蓋了車載智能控制、視覺感知、智能連接及人機交互等多個方面。其中,其車載人機交互解決方案采用自研RISC-V CPU IP,可應用于數字儀表、智能中控、抬頭顯示、后排娛樂等場景。奕斯偉計算還在探索電子后視鏡方案,旨在提升駕駛安全性和汽車風阻系數。
A股上市公司瑞芯微的展臺則展示了智能座艙、車載音頻、車載視覺及AI技術四大領域的解決方案。其中,搭載雙RK3588M的座艙娛樂域控最高支持9個屏,除中控儀表外,還支持頭枕屏、吸頂屏、扶手屏、AR眼鏡等多種應用。瑞芯微的RK3588芯片還成為了宇樹機器人的主控芯片,吸引了眾多參會者的目光。
隨著智能座艙成為“第三生活空間”,汽車調光玻璃也帶來了新的體驗。光羿科技在此次車展上首次公開了量產的EC智能調光后艙解決方案,目前已有超過20種量產車型采用該技術,包括蔚來、比亞迪、阿維塔等品牌?,F場體驗發現,后艙可在數十秒內完成從明到暗的調光,有利于防曬隔熱和保護隱私。
車展還特設了中國芯展區,100多家中國汽車芯片聯盟成員攜1000多款不同應用場景的汽車芯片亮相。現場展示的芯片涵蓋了計算、電源、驅動、存儲、功率、通信、傳感器、信息安全等多個方面。經緯恒潤、復旦微電子、納芯微等多家芯片廠商也單獨設置了展臺,展示了各自在汽車芯片領域的最新成果。國產AI芯片愛芯元智也發布了新一代車載芯片產品M57系列,并宣布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
合資品牌也在此次車展上積極展示,推動本土化進程。浩思動力作為吉利及雷諾的合資公司,展示了其覆蓋全燃料類型的動力總成解決方案。安波福則宣布將全力推進本土化戰略,已經成功開發了百余家本土核心供應鏈伙伴,并推出了由中國本土開發、知識產權屬于中國的風河實時操作系統和風河虛擬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