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汽車行業八大人群白皮書,解鎖汽車營銷新趨勢
DearAuto | 05-06
20322
最近在上海車展,跟很多車企工作人員聊了下最近的營銷想法,他們普遍表現出一種無力感。
“車非常不錯,包括媒體老師的反饋都非常好,輿論控制也都非常ok,營銷的方向也很有創意,可是轉化效率就是不高。”其中一位跟我抱怨,“難道汽車行業真的有‘叫好不叫座’的魔咒嗎?”
“有沒有可能是人群定位不對?”聽完她的嘮叨,我反問了她一句。
“不可能,我們這款產品就是主打年輕人的。”聽后,她有點愕然:“從產品的設計到活動的舉辦,就連達人的內容創作,都和年輕人緊密聯系在一起。”
“但是,年輕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是喜歡宅在家里的年輕人,還是喜歡戶外的年輕人?是小鎮上的年輕人,還是在一線城市當牛馬的年輕人?不同的年輕人,自然有著不一樣的需求。”
“說白了,就是你目標人群的顆粒度不夠細,不夠多。”我跟她說:“現在各家車企都在砍營銷預算,能不能把錢都花在刀刃上,能不能將收益最大化,是謀求出路的關鍵,這當中最為關鍵的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契合度更高的人群,然后把合適的內容呈現給他們。”
01,時代在變,人群也在變
當然,找準人群很重要,但也很難。
談到人群劃分的策略時,我們經常會用到電商機構推出的“策略人群運營方法論”。它根據消費者行為偏好和人群的基本屬性,將消費者劃分為八大策略人群,例如新銳白領、資深中產、精致媽媽、小鎮青年、Gen Z(Z世代)......
我相信經常關注汽車行業的人,應該沒少聽說這些名詞。例如,“Z世代”就曾風靡各大新車發布會,成為各家車企在產品研發當中的座上賓;新銳白領、資深中產在最近中國品牌“沖高”的道路上也頻繁出現。
不過,電商機構推出的"八大策略人群"用在汽車行業始終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局限性:一方面,電商人群的定位太廣泛,并不能完全聚焦汽車市場;另一方面,電商的消費習慣和汽車市場的消費習慣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估計消費市場里,沒有哪種商品能像汽車那樣具有那么多功能、那么多的產品定位。
尤其是,最近這些年,汽車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戶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復雜。
2019年,新能源市場的滲透率才4.9%,現在已經穩定在50%左右;2019年,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還不到40%,現在已經超過60%;2019年,中國品牌在30萬以上市場的存在感近乎于零,現在市場份額已經突破15%了;2019年,L2級駕駛輔助系統的裝配率只有區區的6.8%,現在已經逼近50%,甚至在新能源市場已經超過66%。
過去,我們給網友推薦車型的時候,只需要知道他的預算是多少,喜歡中國品牌還是合資品牌,SUV還是轎車就差不多可以了,因為車在那時候,就是一個代步工具,只需要以空間、設計、動力等等車輛的基本屬性就能適配不同的人群。
但現在已經完全不一樣,車不再是簡單的代步工具,更是一個生活伴侶。
出發前,你得先幫我打開空調,把車內的溫度調到舒服的范圍,最好把車內的空氣都換一遍;在途中,你要成為我不知疲倦,時刻保持警惕的副駕,能減輕我的駕駛負擔;對于家人,你還得要有足夠的娛樂設施取悅她們;到達后,你還得能對外放電,支持我們的戶外活動。
當選車不再只是選一件工具,而是選一位伴侶的時候,就要對齊足夠多的顆粒度,深入人群定位,形成深層次的認知和認同。只有足夠了解消費者,才能產生與消費者共情的內容,才能激發共鳴。
這大概才是當下能成功營銷的關鍵。
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上,用戶需求分布與以往大不相同,產品風格分布也比之前更多樣。
02,多元用戶池,重塑汽車品類的八大人群
找準人群很難,但并不是毫無辦法!
在上海車展前夕,巨懂車聯合巨量引擎發布《抖音汽車行業八大人群白皮書》。區別于之前電商發布的八大人群,這新八大人群在基礎屬性上,融合了汽車屬性和消費者的心智屬性,深度適配汽車行業。
它有著兩大比較顯著的優勢。
首先就是用戶池的廣度和深度。
要想讓調研數據足夠準確,光是參與樣本的人數足夠龐大還遠遠不夠,關鍵是能給你提供足夠廣和足夠深的用戶數據。
目前,抖音上有著超過5億名對汽車感興趣的用戶,并且還在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這部分用戶,每天觀看、分享、點贊各種汽車資訊;也在懂車帝上看車選車、研究配置、逛車友圈;同時也是抖音電商的消費者,消費各類生活用品、服裝鞋帽、3C產品等等。
根據這些用戶的觀看習慣、消費習慣,可以將這5億多名用戶分為四層漏斗人群:汽車興趣用戶、潛在機會人群、深度興趣用戶和意向購車用戶,可為汽車營銷帶來更精細化的用戶運營,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尖上。
其次就是顆粒度足夠細。
早前,電商的“八大人群”僅僅依靠人群的基礎屬性打標簽,例如性別、年齡、地域、人生階段和消費能力。但抖音擁有200多萬的標簽,可以多層次地了解用戶:從汽車屬性的角度就有汽車偏好標簽、購車關注點、汽車內容消費;從人群心智屬性的角度還有興趣偏好、消費觀念等等,不僅比之前的“八大人群”更專業,也更精細。
在《抖音汽車行業八大人群白皮書》當中,大家也都能看到,它非常詳細地從用戶的基礎畫像、內容偏好、購車關注TOP和跨品類消費偏好等等角度,述說了不同人群的價值觀和消費習慣。
例如生活精算師,就是精打細算,數據為王的一群人,他們不會為品牌溢價買單,而是專注于車輛的實際價值和長期使用成本,會仔細研究每一款車的油耗、保養費用和保險承保,甚至還包括了二手車的保值率。
相對來說,摩登青年客就沒那么在意成本預算,他們選車就像是選潮品一樣,首先關注的是車輛的動力、配置和智能化,更偏愛時尚和前衛的車型,因為他們樂于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自己的愛車,喜歡成為朋友圈的焦點。
科技先鋒派、溫馨生活家......用戶在這份報告里,不再只有年輕、媽媽這種籠統抽象的概念,而是開始具象化——光是看名字,你大概也已經想象到具體的用戶畫像。這就讓營銷清楚知道,他們面對的是誰,在跟誰對話,他們需要什么。
03,讓營銷形成閉環
有了這新八大人群之后,如何與他們形成有效對話,是接下來的關鍵。
巨量引擎不光給你總結歸納出這新八大人群,關鍵是它還有一系列工具,讓你與他們有效對話的同時,也能得到營銷效果的反饋,讓你的營銷有效之余,還能形成“對誰說→說什么→怎么說→效果如何”的完美閉環,讓你不斷內化提高。
在產品研發之初,或者在定制營銷戰略的時候,最棘手的估計就是目標人群的定位。
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主機廠有非常清晰的產品定位,可以根據策略人群制定核心人群、潛在人群。可是很多時候,在“既要,又要,還要”的背景下,很多產品很容易有定位不清晰的情況,不知道自己應該跟誰對話。
這個時候,巨量引擎可以從人群基數、消費能力、轉化能力or興趣指數(前者針對已上市車型,后者針對全新車型上市)這三個維度讓你在尋找、反饋的循環中不斷鎖定目標人群,并且根據重要性給到你核心人群、戰略人群、機會人群和輻射人群等不同的人群分層。
基于三個關鍵指標,明確品牌分層人群機會。
知道跟誰對話之后,接下來該思考跟對方聊什么了。
抖音有一個好處在于,它不光用戶多,關鍵是它的創作者也多,可以聯動各領域協會、名人、達人和車主,為汽車目標用戶打造針對性的優質內容。換句話說,它不光知道對誰說,關鍵是它還知道目標人群喜歡怎樣的內容,以及誰來說的效果更好。
例如,針對生活精算師,抖音可以聯動懂車帝里專業的導購主持人推薦車型,從購車到用車再到賣車,算清楚每一個環節的成本,為用戶提供專業、科學的購車意見。
還例如,針對野趣體驗官,抖音還能聯動地方文旅局的跨境文旅IP,借由14大鄰國接壤區域獨有的人文自然風光,為用戶呈上獨特的旅行體驗。
投放內容后,抖音還能根據后臺數據反饋投放的情況,不光能呈現傳播數據、傳播質量,也能反饋成本效益;另外還能看到目標人群的增長情況、內容帶動的種草情況等等。通過這些數據,就能不斷優化營銷策略,讓營銷費用不再石沉大海。
某頭部車企的實戰案例頗具啟示:針對"優質品質流"群體,定向推送"智能油車更省錢誰家強?"短視頻,A3人群滲透率提升400%。更值得關注的是,系統后臺可清晰呈現用戶行為軌跡——平均觀看時長、互動峰值出現在第幾秒。
當數據成為新引擎,當用戶洞察成為制勝關鍵,汽車營銷正從粗放走向精細。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唯有擁抱變化,方能立于不敗之地。那些仍固守"廣撒網"思維的營銷方法,在數字化浪潮中似乎有點不合時宜。未來的戰場,屬于那些既能仰望星空繪制用戶畫像,又能腳踏實地打磨產品力的破局者。(文|李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