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懂車更懂你”為軸,解碼上汽“技術平權”新敘事
【快車報】 | 05-06
21517
4月10日的“上汽之夜”,“懂車更懂你”的宣言叩響了上汽品牌煥新的序章;兩周后的上海車展,上汽攜十大品牌、百款新車與Glocal全球戰略,將這場變革推向了高潮。
“懂車更懂你”并非一句空話。當智己L6將百萬級豪車的配置拉至30萬區間,當MG Cyberster用鷗翼門和全息交互點燃Z世代的熱情,當商用車司機終于有望憑借L4自動駕駛技術,在緊張的行程中獲得片刻休憩——技術普惠的承諾也正在與生活場景切實交融。
而更深遠影響也已預埋在全球化戰略之中。從2013年建立的上汽泰國工廠,到A5L Sportback成為首款搭載華為智駕的燃油車,上汽的Glocal戰略不再只是“賣車”,而是輸出中國智能電動化的技術標準與生態邏輯。
這場車展,既是上汽技術實力的集中檢閱,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從“追趕”到“引領”的關鍵轉折點。
一、品牌煥新:從“全家桶”到“技術平權”
本屆車展,上汽以“平權”為核,將技術普惠與用戶需求精準錨定,推出六大整車品牌、上百款車型組成“全家桶”陣容,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用車需求。
1. 智己汽車:“黑科技”驅動“都市溫柔革命”
智己L6的登場,醞釀出一場圍繞都市客群打造的“溫柔革命”。
烈日下,“瞬感智控防曬天幕”毫秒間動態調光,將紫外線有效隔絕,車內溫度始終清涼;擁堵的高架上,“貝果舒壓座椅”以零重力仿生設計,將通勤變成一場太空艙般的漂浮體驗;而蜿蜒山路中,“靈蜥數字底盤2.0”則讓“城市游牧”更加心曠神怡,無懼多樣路況。
更令人心動的是,IM AD3.0智能輔助駕駛與IMOS4.0 AI座艙——這些曾專屬百萬豪車的配置,如今被智己以30萬級定價拉入尋常百姓家。顯然,沒有什么比一場鋼筋混凝土世界中的“溫柔革命”,更能詮釋“技術平權”中的人文關懷。
2. 榮威品牌:“分標而治”與“中式美好”
在約瑟夫·卡班操刀的“明珠”概念車上,以對標勞斯萊斯的奢享基因和沉靜典雅的東方美學相融合,重新定義了“頂奢”的內涵——無需高昂標價,亦可成就優雅光芒。
而同步上市的榮威D6,則以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通過將電池上蓋與車身底板融合為 “三明治” 結構,實現了整車扭轉剛度提升 30%,在遭遇側面碰撞時,電池包能量吸收效率提升 40%,并配合 IP68 級防水防塵設計,實現了 “零自燃” 的安全承諾,為消費者帶來了安全與舒適兩全的不二之選。
從字母標的to C市場、獅標的to B市場,到R標聚焦精選系列AI汽車,榮威以“分標而治”的智慧,在不同的細分市場中滿足不同類型的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痛點,為每一位消費者構筑自己的“美好舒適區”。
3. MG品牌:方盒子的叛逆,Z世代的狂歡
MG展臺化身為年輕人的狂歡圣地。Cyberster 2026款的鷗翼門和全新科技感內飾,以及首款“方盒子”Cyber X科技前衛的配置和百變的空間設計,都能瞬間將日常生活的無趣荒原變成“科技烏托邦”。
與OPPO聯袂打造的MG4 EV,更將手機生態無縫接入車機,讓智能化全場景無感融入駕駛過程,打造出年輕人的第一臺“智能共生體”。
同時,MG更是憑借上汽Glocal戰略優勢,將“全球化思維,本地化行動”設為行動綱領,巧妙融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讓品牌經典煥發多維活力。以“全球化”與“智能化”為 底色的全新MG車型,對Z世代人群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4. 商用車生態:創富路上的“隱形合伙人”
在商用車展區,沒有炫目的燈光秀,卻有最質樸的承諾。
“我們多一份投入,用戶多一份收入”的理念下,“新途遠界”混動大輕客搭載全球首款DM-D雙電機混動架構,打造出輕客領域前所未有的動力解決方案。讓司機更省錢,也能更省心,讓“行程無憂”不再是廣告語,而是切實的用車體驗。
基于同平臺打造的智能房車,以硬核科技詮釋“性能即自由”,讓“移動家園”從詩意夢想走進現實。
而友道智途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已在港口集裝箱運輸中實現商業化落地,方向盤后的司機從勞動者升級為“監工”——這或許才是技術平權最動人的注腳。
5. 合資矩陣:電動時代的“破壁者聯盟”
上汽大眾:奧迪E5 Sportback以激光大燈切割夜色,數字格柵隨車速變換呼吸頻率,德系豪華在電動時代重獲新生;A5L Sportback則化身“混動刺客”,華為智駕系統讓傳統燃油車主的升級需求無處遁形。
上汽通用:凱迪拉克LYRIQ-V以3秒破百的狂暴性能,將純電車型從“環保工具”重塑為“速度藝術品”。
別克“逍遙”超級架構則兼容混動與純電,宣告美系品牌的技術覺醒。大型新能源MPV GL8陸尚首次參展,更是別克的重頭戲,這位MPV里常年的明星選手也不甘人后,全新的配置升級,為新能源MPV市場帶來更加先進可靠的專家級選擇。
上汽通用五菱:星光2025款以610km續航橫掃15萬級市場,寶駿享境則以C級車的尺寸與“靈眸智能輔助駕駛”,在合資腹地插上“智能平權”的戰旗——五菱的字典里,從來沒有“將就”二字。
6. SAIC尚界:鴻蒙生態與工業美學共振
汽車工業和人工智能總是有太多故事可講。上汽集團70年的造車底蘊和近一億用戶基礎構筑的強大產品覆蓋,讓當前炙手可熱的華為ADS智能駕駛、鴻蒙座艙等智能科技,有隨時在消費端涌現爆款產品的可能。當上汽的制造基因遇見華為的代碼洪流,“SAIC尚界”首款車型便注定不凡。二者的強強聯合,將對高端智能網聯車市場形成有效的沖擊。
二、Glocal戰略:從“中國車出海”到“中國標準輸出”
如果要用一部電影比喻上汽的全球化之路,那必然是《阿甘正傳》——24年風雨兼程,從2001年出口18輛桑塔納,到如今海外年銷破百萬、MG品牌在20國殺入TOP10,上汽用堅持跑出了一條“中國智造”的逆襲之路。
2025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正式發布的海外戰略3.0——“Glocal戰略”,即“全球+本土”的組合戰略。更是在1.0和2.0戰略基礎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上汽集團將依靠自身身后的電動智能網聯技術積累,將包括固態電池、全新HEV混合動力系統車型在內的新技術、新車型推向全球市場。
在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加劇,汽車行業出海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為什么上汽集團敢當“弄潮兒”?
其底氣在于上汽擁有最全面的出海體系。作為中國汽車工業全球化發展的先行者,上汽集團已構建起輻射全球的完整產業生態體系。業務版圖覆蓋全球逾百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集團已在海外形成三大創新研發集群、四大制造樞紐及逾百個供應鏈節點,搭建起包含3000余家經銷網點、20余個區域服務中心的立體化服務體系,并創新構建了包含移動出行、汽車金融等衍生業務的全價值鏈。
而在3.0時代,不僅要讓中國車在全球賣出去,更要積極打造本地化體系生態和全球汽車品牌,讓中國標準成為全球準則。
為實現這一目標,上汽集團重視本地化體系生態,實現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從“產品輸出”轉向“標準輸出”,積極助力中國智造構建全球版圖。
同時施行,海外智艙,軟硬件升級,同步升級應用生態,生態娛樂一國一的策略。結合各區域法律法規,加快推進L2級城市智能輔助駕駛,及L2級高速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落地。海外產品,已實現橫跨ICE、HEV、PHEV和BEV多品類車型選擇。
而且,標桿性的全球品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打造全球汽車品牌MG,也自然成為重點手段。2004年上汽收購羅孚75平臺、2007年收購MG品牌,構建MG品牌的全新技術體系和市場定位,讓百年英倫品牌重獲新生。
2022年,MG品牌成功打造“中國汽車工業首款全球車”MG4 EV。截至目前,MG品牌已推出轎車、SUV等十多款產品,全球累計銷量超500萬輛,在海外20多個國家位列銷量TOP10。同時,MG緊貼消費者需求,提出適合海外當地市場的品牌主張,如英國Get More,泰國Passion Drives,中東Beyond Expectation。
多元海外戰略也在整體的戰略布局中多有體現。歐英市場是上汽全球化戰略基盤,不僅已建成輻射歐陸的研發設計中心,更在加速推進工程中心建設及本地化生產模式探索。東南亞板塊,通過深化東盟區域協同,規劃建設KD組裝基地強化本地運營。針對拉美、中東及澳新市場,公司實施深度Local化的戰略導向,全面融入區域產業鏈體系。非洲業務則以開羅、卡薩布蘭卡和約翰內斯堡三大樞紐為戰略錨點,以點帶面,區域聯動。
三、平權時代,誰主沉浮?
從國民車到全球車,從技術普惠到標準輸出,上汽集團正以“平權驅動進階”為軸,書寫中國汽車工業的新篇章。當SAIC尚界暢銷、MG Cyberster征服歐美市場時,那個曾被視為“追隨者”的中國品牌,或將真正站上全球汽車工業的C位。這場屬于上汽的變革,或許正是中國智造邁向星辰大海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