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虧180億,四成銷量來自“小馬”,一汽奔騰擬再增資補血
車圈能見度 | 05-07
21250
圖片來源:度哥
4月30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一汽奔騰計劃進行新一輪增資,擬募資金額未定,募資對應持股比例不超過26.5%。
目前,一汽奔騰注冊資金為25億元,中國一汽持股86.1568%、一汽股權投資(天津)有限公司持股11.8691%、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9741%。若此次增資順利,一汽奔騰原股東持股比例合計將不低于73.5%,新增股東持股比例合計將不超過26.5%。其募資用于補充發展所需資金,實現公司戰略轉型。
增資項目公告披露,2022年-2024年,一汽奔騰凈利潤分別為-20.97億元、-29.58億元、-43.47億元。此前一汽奔騰在2023年的增資公告里曾披露,2020年-2021年,其凈利潤分別為-48.60億元、-37.58億元。由此計算,一汽奔騰五年虧了180億元左右。
2024年,一汽奔騰啟動了“全面向新”行動,All in新能源。同年5月,電動微型車奔騰小馬上市,成為一汽奔騰銷量占比近4成的車型;2025年3月,純電緊湊型SUV悅意03上市。從銷量來看,奔騰小馬成為了一汽奔騰在新能源領域的暢銷車型,但毛利低的特點也難讓一汽奔騰實現盈利。
一汽奔騰能否在新能源持續發力,盡早完成轉型,擺脫虧損陰影呢?
1
銷量下滑、持續虧損●
2002年,一汽轎車和馬自達正式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在技術合作的前提下,一汽轎車在引進馬自達6的同時,也獲得了CD3平臺的使用權和馬自達LF系列發動機的使用權。
基于馬自達6的全套底盤和動力系統打造,一汽奔騰的首款車型奔騰B70誕生,也就此成為了一汽奔騰的爆款車型。有數據顯示,2006年-2010年期間,奔騰B70的累計銷量突破了15萬輛。
此后,一汽奔騰又陸續推出了B50、X80等新車。2014年,一汽奔騰銷量達18.56萬輛,同比增長46%,成為其高光時刻。但之后幾年里,一汽奔騰的銷量持續下滑,到2018年,一汽奔騰的銷量跌下10萬輛,僅剩8.86萬輛。2020年-2022年維持在7、8萬輛的銷售水平。
銷量下滑一方面是因為品牌力下降。資料顯示,首個爆款車型奔騰B70的指導價格從15.18萬-20.88萬元(2006款)逐步跌到9.38-12.19萬元(2025款)。同時車質網數據顯示,2024年奔騰車型轉向系統投訴量同比增長142%;奔騰投訴處理平均時長從2023年的21天延長至2024年的38天,配件缺貨率上升至29%。
另一方面,則是高管的頻繁變動。2019年2月,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東被調至一汽奔騰品牌擔任副總經理,負責智能網聯發展和客戶運營。彼時媒體報道稱,此前在一汽集團將轎車事業部重新調整后,已經有諸多技術人員相繼離職,更有一汽奔騰內部人員透露:很多領導已經換了一輪又一輪,研發精力、人力大量流向紅旗品牌,一汽奔騰不僅銷量難見起色,產品風險也越來越大。
2020年5月,原奔騰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柳長慶調往一汽集團戰略管理及商業規劃部擔任總經理,王勝利和隋忠劍擔任奔騰轎車副總經理,王勝利主持奔騰的營銷工作。同年10月,隋忠劍擔任奔騰轎車總經理。
2022年11月,有媒體發現,一汽奔騰總經理一職已變為楊虓。2023年10月,孔德軍出任一汽奔騰總經理一職。
高管變動頻繁,也讓一汽奔騰的經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一汽奔騰兩次增資公告,其面臨著的盈利壓力不小。2023年9月,一汽奔騰與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悅達汽車集團”)簽訂投資協議,悅達汽車集團增資金額為1.6632億元,持股比例為1.9741%。與此同時,一汽股份及一汽股權投資(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對一汽奔騰進行增資,增資總金額為50億元。
此次增資項目公告披露,2020年-2022年,一汽奔騰凈利潤分別為-48.60億元、-37.58億元和-20.97億元。
此次,一汽奔騰時隔一年半時間,再度計劃增資,但未披露計劃募資金額。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增資完成后,融資方原股東持股比例合計不低于73.5%,新增股東持股比例合計不超過26.5%。其募資用于補充發展所需資金,實現公司戰略轉型。
同時,公告披露2022年-2024年,一汽奔騰凈利潤分別為-20.97億元、-29.58億元、-43.47億元。由此計算,五年時間里一汽奔騰累計虧損180億元左右。
2
依賴電動微型車●
如今的一汽奔騰將重心放在了新能源上。2024年,一汽奔騰正式啟動“全面向新”行動,All in新能源。產品端方面,未來三年將會在主流大眾價區投放超過六款全新產品,根據用戶使用場景需求提供純電、混動等多種選擇。
2024年5月,奔騰小馬上市,開啟了一汽奔騰在微型電動車賽道的布局。數據顯示,僅2024年,奔騰小馬就貢獻了57863輛的銷量,這一年,一汽奔騰整體銷量15.1萬輛,同比增長25%。由此計算,奔騰小馬為一汽奔騰帶來了近4成的銷量。
微型車的市場規模確實能帶來銷量增長。根據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2024年,A00級轎車批發量達到125.57萬臺,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41%;國內零售數量125.79萬臺,零售累計增幅32%。
但微型車售價低、利潤薄已是行業共識。曾有研報表示,五菱宏光MINI EV的毛利率只有2%-3%左右;歐拉也因虧損問題停產歐拉黑貓、白貓兩款爆款車型。而奔騰小馬目前售價為2.49-5.39萬,對一汽奔騰的利潤貢獻不高——2024年,一汽奔騰的凈利潤虧損從前一年的29.58億元擴大至43.47億元。
除奔騰小馬外,一汽奔騰目前在售新能源車型有SUV車型奔騰E01,2024年僅售出1輛;MPV車型奔騰NAT,2024年銷量有18717輛,此車型主要是面向出租、網約車等B端市場;以及2025年3月上市的SUV車型悅意03,上市指導價9.79萬元-12.29萬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其銷量達459輛。
在4月的上海車展上,一汽奔騰還展出了SUV車型悅意07、轎車悅意08。
資料顯示,奔騰悅意序列是一汽奔騰打造的全新新能源產品序列,將在2年內打造6款全新新能源產品,構建E、P、R三個產品矩陣,覆蓋A0級至B+級,純電、混動、增程等多種能源形式,充分滿足消費者多元購車需求。
但從目前的銷量來看,一汽奔騰在新能源領域依賴奔騰小馬,悅意系列能否為一汽奔騰帶來更多銷量也需要時間證明。從現有車型來看,一汽奔騰在產品競爭上的優勢并不明顯。一汽奔騰也需要加快布局速度,完成新能源轉型的目標。
作者丨衛河
來源丨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