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年極氪被私有化,吉利找到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機
汽車網評 | 05-08
19443
最近極氪發生的大事一件接著一件過來,前不久才剛剛進行高層級別的人事調整,接著在5月7日,吉利汽車突然宣布計劃收購極氪公司已發行的全部股份,這意味著極氪將與吉利汽車實現完全合并實現私有化,并于美國紐交所退市。這一系列戰略性的調動,無疑讓業界為之轟動。
吉利汽車官方發布的公告顯示,吉利汽車建議以每股極氪股份2.566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5.66美元作為對極氪的估值,相較于美國存托股票于紐交所最后交易日的收市交易價,其溢價約13.6%。而大約一年前,極氪開盤時的每股價格大約為26美元,價格幾乎一致。由此看來,無論對于當時IPO投資者,還是對于持有極氪股權的管理層、員工,這次私有化的行動并沒有讓他們的利益受損。
上市不到一年,吉利選擇私有化極氪,讓極氪回歸吉利,這一出乎意料的大動作,自然也讓人產生各種聯想。近年來,美國在貿易方面針對中國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性的政策,尤其進入2025年后,國際大環境越發嚴峻,吉利此時的行動不排除具有規避風險的意義。
不過,據部分媒體從相關內部人士了解的消息,極氪回歸吉利的核心,還是吉利《臺州宣言》戰略的延續,和地緣政治無關。今年2月份,吉利正式宣布極氪與領克的戰略整合計劃,并成立極氪科技集團,同樣也是以《臺州宣言》為核心,在“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五大舉措當中,戰略整合和戰略協同確實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旨在減少重復投資,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從而降低運營成本。
當然,經過極氪近一年來的上市之路,對于極氪乃至于吉利也是有所收獲。通過IPO,極氪獲得大規模融資的機會,在內卷壓力較大的2024年,這一舉措可以一定程度增強對抗挑戰的底氣。而在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極氪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技術研發成果,也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通過上市也能輔助極氪的發展。
而“回歸一個吉利”,同樣也是時勢所需。早在2008年,吉利也曾經歷一輪擴張與發展,并打造出帝豪、英倫、全球鷹等品牌,直到2014年又重新整合,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后來,高端化的領克、開拓新能源市場的幾何、極氪等品牌相繼加入,吉利又進入新一輪轉型,從2014年42.58萬輛的年銷量,發展到2024年銷量達到217萬輛的體量。在擴張與整合之間,吉利總能找到寶貴的機遇。
從近期一次又一次的轟動性舉措來看,吉利或許已發現變革的時機,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適當作出戰略性的調整,不僅是為了規避風險,更是實現長遠發展必備的基本技能。吉利能一步一步發展壯大走到今天,必然是具有相應的實力。
汽車網評:當前國內不少車企也遇到各自不一樣的困境,也需要找到脫困的突破口。吉利私有化極氪的舉動,雖不至于成為各大車企借鑒的模版,但從《臺州宣言》的戰略精神當中,其實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具有參考意義的經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