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與中國五礦、明和產業成立合資公司 云儲斯蔚普落戶湖南
汽車簡報 | 05-09
12516
由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旗下湖南云儲循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五礦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明和產業(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湖南云儲斯蔚普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儲斯蔚普”)在長沙正式成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旨在打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的創新標桿,推動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
多方聚力 共啟綠色新征程
合資公司成立儀式在長沙舉行,豐田中國董事長上田達郎、長沙礦冶院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卓曉軍、五礦新能源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張臻、明和產業社長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辭。這一合作標志著中日企業在新能源產業鏈閉環建設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豐田中國董事長上田達郎在致辭中表示,豐田始終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戰略,致力于成為“當地最好的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履行環保責任。他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退役電池的規模化處理已成為行業關鍵課題。云儲斯蔚普的成立,將整合各方優勢資源,破解退役電池高效回收與梯次利用難題,為市場注入新動能。
長沙礦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卓曉軍強調,合資公司的成立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穩定中日關系重要指示的具體實踐。他提出三點發展路徑:
一是構建中日技術合作與標準互認的創新模式;
二是突破退役電池回收領域的“卡脖子”技術;
三是依托中國五礦“資源-材料-應用”全產業鏈優勢,打造“資源-材料-梯次利用-再生”的產業閉環,助力湖南省新能源產業升級,樹立中日經貿合作典范。
明和產業社長吉田毅對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前景充滿信心。他表示,明和產業將充分發揮其在環保技術與國際資源整合方面的經驗,與中方伙伴共建高效回收體系,推動產業生態健康發展。
錨定國家戰略 構建產業閉環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5000萬輛,動力電池退役高峰臨近。據行業預測,2025年后中國年均退役電池量將超50萬噸,如何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成為產業焦點。云儲斯蔚普的成立,正是響應國家《“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政策要求的重要舉措。
合資公司依托中國五礦在鋰、鈷、鎳等關鍵礦產資源開發、電池材料制造等領域的全鏈條布局,以及豐田在電池健康評估、低碳技術方面的積累,計劃構建覆蓋電池回收、檢測分選、梯次利用、再生提純的一體化體系。此舉不僅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降低原材料開采壓力,還將推動資源高效循環,減少新能源產業碳足跡。
深化中日合作 共繪低碳藍圖
云儲斯蔚普的成立被視為中日企業在新能源領域深化合作的里程碑。當前,中日兩國在電池回收標準、技術路徑等方面存在互補空間。通過聯合研發與資源共享,合資公司有望推動中日技術標準互認,為全球動力電池循環經濟提供示范。
豐田中國表示,未來將繼續與中國本土伙伴加強協作,探索更多低碳解決方案。卓曉軍則呼吁團隊“以創新驅動發展,將合資項目打造成新能源領域的‘金字招牌’”。
結語
湖南云儲斯蔚普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成立,不僅為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提供了跨國合作的新范式,更凸顯了中日企業共同應對氣候挑戰的責任擔當。在“雙碳”目標引領下,這一合作或將加速新能源產業從“綠色制造”向“制造綠色”的跨越,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東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