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工廠內電池產線起火?官方澄清了,并請車主放心使用
車宇世界 | 11-24
18884
11月23日,小米公司官方發言人對近期網絡流傳的“小米汽車工廠內電池產線起火”傳聞發布嚴正聲明,詳細說明了事件真相——2024年電池車間調試期間因操作失誤導致的極小火情,并強調并非電池本身設計缺陷。
小米
車宇世界認為,這份及時發布的聲明,不僅回應了謠言,也向公眾展示了汽車生產調試期的真實情況。
據了解,近期,網絡上傳出關于“小米汽車工廠內電池產線起火”的內容,這引發較為廣泛的關注。
相關傳言直指新能源汽車安全的核心——電池安全,這在當前新能源汽車普及的時代,如果處理不當,可能觸動潛在車主最敏感的神經。
同時,另一則關于 “電池車間事件墻展示” 的視頻也在網絡傳播,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公眾疑慮。
小米汽車官方澄清網絡傳言
視頻中展示了所謂的問題管理看板,若被斷章取義地解讀,極易誤導公眾認為小米電池存在質量隱患。
好在面對不斷發酵的網絡傳言,小米公司選擇了公開透明的方式回應。11月23日,小米公司發言人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詳細聲明,對事件進行了全面澄清。
聲明指出,所謂“起火”事件實際發生在2024年,是小米汽車工廠電池車間的生產設備在調試優化過程中發生的小意外。
當時,操作人員在手動模式下調試操作失誤,使得AGV(自動導引車)上托運的電池包與設備發生磕碰,電芯被劃傷,從而造成該電池包短路引起明火。
小米SU7,非涉事車輛,僅配圖展示
小米特別強調,此次火情極小,車間迅速啟動處理預案后火情被迅速撲滅,未波及其他生產區域,也沒有造成人員受傷。
同時,小米在聲明中明確指出了最關鍵的一點:“此次事件確實是生產流程調試工作中的偏差,但并不是電池本身存在設計缺陷、材料問題或制造瑕疵”。
這一明確結論,直擊傳言核心。對于網絡流傳的“電池車間事件墻展示”視頻,小米也給予了正面回應。
相關圖片系2024年初電池車間相關設備在 “最初調試”期間的檢測驗證問題管理看板,且所有問題在量產階段之前均已解決。
小米SU7,非涉事車輛,僅配圖展示
小米進一步解釋,工業生產領域在新產線、新設備安裝調試初期進行大量測試、驗證和磨合是正常且必要的流程。
從汽車制造業角度看,新產線調試期發現并解決問題正是制造業的標準流程。小米方面表示,“正是通過不斷解決這些問題,才使得設備驗證、產線磨合達到成熟狀態,再投入正式生產”。
應該說,動力電池作為高度復雜的產品,其生產過程中的調試和驗證尤為重要。電池包的機械結構、熱管理系統、電芯一致性等都需要在調試階段反復驗證。
事實上,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國家相關部門也意識到電池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正在制定《鋰離子電池生產質量管理》系列標準,以規范行業發展。
小米YU7,非涉事車輛,僅配圖展示
小米在聲明中特別向消費者保證:“小米汽車所有車型電池包均堅持超高標準開發,小米SU7、小米YU7電池均滿足電池國標相關要求,請廣大車主放心”。
顯然,從小米汽車的回應來看,從技術角度分析,此次事件中的火情是由外力導致電芯被劃傷所致,與電池本身的設計和制造質量無關。
在量產階段,電池包生產線會配備X光檢測、電芯一致性分選系統、結構件螺栓扭矩監測等多種檢測手段,確保產品質量。
就在辟謠同一天,小米汽車宣布迎來第50萬輛汽車下線。自2024年3月28日正式發布小米SU7以來,小米汽車用不足20個月的時間刷新了全球新能源車企50萬輛下線的最快紀錄。
小米YU7,非涉事車輛,僅配圖展示
小米董事長雷軍表示,“今天下線的第50萬輛,對于小米汽車來說,僅僅是站上了新起點”。
在業務表現方面,小米集團三季度財報顯示,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經營收益達到7億元。
同時,小米汽車預計本周將完成今年35萬臺交付目標,全年預計交付將超過40萬輛。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網傳相關事件,小米汽車官方已經進行了回應和澄清,具體以官方回應為準。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不信謠、不傳謠。
本文聲明:
本文為車宇世界原創文章,總第11968期,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