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同智有高招 一汽奧迪轉型穩中求進丨壹觀察
車壹條 | 23小時前
9742

2025年的廣州車展似乎和去年有些不太一樣。往年是“新勢力”在前面領跑,傳統車企在后面追趕,而今年這種界限似乎變得模糊了。走進展館,你會發現大家都在談論同一件事:活下去,而且要有質量地活下去。
為了實現這一點,每個展臺都必須拿出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招”,而一汽奧迪展臺的答案化為了一款車:全新一汽奧迪A5L乾崑智駕版,起售價28.68萬元。
這大概是本屆車展最值得玩味的車型之一。或許也是目前合資品牌在燃油車領域能拿出的最務實、最激進的解決方案。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郭永鋒在發布會現場做了一段簡短的發言,核心思想只有一個:奧迪的油車,也要開始變得像電車一樣“聰明”了。
即使加裝華為,一汽奧迪也要“更純粹”
一汽奧迪A5L是全球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技術的燃油車。相比電動車型,在燃油車上做高階智駕難度呈指數級上升。這涉及到底層供電、熱管理以及機械結構與電子信號的延遲匹配等一系列工程難題。

所以,這次一汽奧迪A5L的看點,不僅僅在于它堆了多少料,雖然雙激光雷達、33個傳感器放在B級燃油車市場也確實找不到第二家,但平心而論,當下擁有“華為基因”的車型已經不少,奧迪想要脫穎而出,除了用好燃油車這個獨特身份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讓這款車更“奧迪”,保持、加深那些原有的品牌基因標簽
根據現場披露的技術細節,奧迪也的確是這么做的。它并沒有簡單地把華為的ADS系統“掛”在車上,而是利用VMM(車輛運動管理系統)來實現融合。具體而言,華為的乾崑智駕負責感知環境、做出決策(比如識別紅綠燈、判斷加塞),而VMM系統則負責將這些數字信號,毫秒級地轉化為剎車、轉向、懸掛的機械動作。

這其實是一種聰明的做法,既保留了奧迪百年來引以為傲的底盤調校和機械素質,又補齊了傳統豪華品牌在算法層面的短板。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不需要在“好開”和“好用”之間做選擇題。這種“德系硬件+中系軟件”的模式,如果市場反饋良好,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幾年合資品牌主流的生存法則。
PPC+PPE雙平臺亮相,一汽奧迪不做“偏科生”
除了備受矚目的一汽奧迪A5L之外,一汽奧迪這次在廣州車展展示的PPC(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豪華燃油智能平臺也同樣具有強大看點,它意味著一汽奧迪未來在燃油車領域的開發依然會不遺余力,推出更多燃油車型。

作為奧迪的看家技術,PPC平臺也從根源上解決了燃油車智能化的“水土不服”問題。比如為了支撐高算力智駕,PPC平臺引入了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甚至專門為電子元件設計了獨立的液冷回路和電壓補償機制。
當然,在新能源的課題上,此次一汽奧迪也帶來了它的答卷。與PPC對應的是同臺展出的PPE平臺首款轎車A6L e-tron。安德楷在介紹這款PPE平臺首款國產轎車時,拋出了一組極具說服力的數據,證明了奧迪在電動化時代依然具備的強大技術實力。
為了追求極致的能效,A6L e-tron對15個空氣動力學部件進行了打磨,實現了0.22的超低風阻系數,這不僅是數據的勝利,更是美學與功能的平衡;而全域800V高壓架構則帶來了“一杯咖啡時間補能302公里”的效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安德楷特別提到了車內的“數字舞臺”概念——通過電子外后視鏡與第二代數字OLED尾燈的智能交互,通過這一系列創新,奧迪正在嘗試用傳統的德系精工去重新定義智電時代的“人車交流”方式。
因此,從一汽奧迪帶來的產品中不難看出,相比激進地“All in”電動化或死守燃油車,奧迪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讓油車和電車共享同一套智能化體驗(油電同智)。無論是買Q6L e-tron還是買A5L,用戶得到的智能座艙體驗、智駕輔助能力都能在邏輯上打通,才是其核心優勢所在。

目前,一汽奧迪對于奪回市場話語權的決心已經十分明晰。據介紹,明年年初一汽奧迪將迎來品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第1000萬名用戶。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一汽奧迪需要更多爆款車型來提振士氣,穩住基盤,為下個千萬銷量打好基礎。
因此,在此次廣州車展上,一汽奧迪展臺以A5L和Q6L e-tron為代表的系列新車身上肩負著更“艱巨”的使命,既要驗證“燃油+智能”這條路到底走不走得通,也要驗證“傳統豪華+科技巨頭”的模式能否被主流用戶買單。
寫在最后:
即將過去的2025年無疑是一汽奧迪的“產品大年”,五款全新車型的密集上市為其市場表現提供了有力支撐,即便競爭依舊激烈,但其市場銷量也不負期望地呈現出了“前低后高”的U形曲線。而在奧迪A5L華為乾崑智駕版推出后,奧迪A6L e-tron也將于年底上市,全新 Q5L 也大概率會在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幫助一汽奧迪進一步完善“燃油加純電”的產品矩陣,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