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年度前瞻 如何抓住智駕技術大躍遷下的機遇

          汽車評價 | 2024-12-26

          20784

          12月12日,由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的“地平線杯”第六屆世界十佳智能汽車評價結果發布暨世界智能汽車品牌論壇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吸引了政、產、學、研等多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 2024 年度智能化領域的熱點話題。

          在論壇的“圓桌論壇”環節,數位專家聚焦“智能駕駛技術品牌大躍遷下的機遇與挑戰”這一核心議題,各抒己見,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且氣氛熱烈的思想碰撞,其觀點也在現場引發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第六屆世界智能汽車品牌論壇圓桌討論環節

          在智能汽車品牌建設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向陽表示,只有共融共存的環境才能夠形成生態。如何才能共融共存?首先,上游企業愛護下游企業,下游企業能夠對上游企業提供幫助;其次,企業自身創新能力強,能為生態做貢獻;最后,要有一個法治、公平的競爭環境。

          “我覺得世界著名智能汽車品牌應該有三個最基本的特征:第一,供應商要能給世界知名汽車企業供貨;第二,車企與零部件供應商要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定市場占有率,擁有較高的市場地位;第三,企業要在所從事的細分領域中擁有持續創新和引領的能力。”徐向陽說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徐向陽

          毋庸置疑,智能汽車生態體系的構建與品牌形象的塑造,其根基在于技術的深度耕耘與產品的持續創新。在當下的技術探索征程中,行業內部對于技術路線的抉擇存在著多元的爭議與思辨。究竟何種方式能讓大模型在智能汽車領域大放異彩?是純視覺路線,還是借助“攝像頭+激光雷達”的多元感知融合?更為引人深思的是,AI 技術是否能夠跨越冰冷的數據與代碼,深入觸及用戶的情感世界,賦予汽車獨特的情緒價值?在本次圓桌論壇的思想交鋒與智慧交融中,這些問題正逐漸在熱烈的討論與深度的剖析中,顯露出其答案的輪廓。

          兩段式大模型是當前路徑 一段式大模型是終極目標

          今年,城市NOA功能大爆發,端到端大模型大規模應用功不可沒。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表示,城市NOA的高歌猛進與大模型技術的應用息息相關。大模型打通了原來智駕系統4-5個AI模塊,避免了模塊在組裝過程中的信息丟失,并且可以進行全局優化,提升智駕系統預訓練的效率。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 朱西產

          北汽新能源商創中心解決方案業務總監梁耕龍也表示,端到端大模型的優點是更類人。第一代智駕系統基于算法和高精地圖,執行決策比較流暢,但深度學習能力還較弱。端到端大模型的學習能力很強,能夠應付更多的使用場景。

          北汽新能源商創中心解決方案業務總監 梁耕龍

          當前,大模型賦能智駕產業已經形成了業內共識,但對于大模型應用還存在爭論。到底是一段式好還是兩段式好?

          “我認為這兩種形式各有其優點,不過從長遠來看,終極模式應該是一段式的。這是因為基于控制器的原理,若單一控制器就能實現良好的控制效果,便無需采用兩個,畢竟兩個控制器之間必然存在數據傳輸耗時的問題。” 梁耕龍說道。

          在北京理工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教授龔建偉看來,要綜合場景和成本來進行考慮。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的成本非常高,因為它需要大算力投入。分段式端到端大模型目前投入的成本比較低。從穩定性來看,可能分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更加符合人類的預期。

          北京理工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教授 龔建偉

          “從大模型的角度來說,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是終極目標,需要很長時間的發展和積累;從人的預期來說,獲取更多類人數據來制定更好、更豐富、更穩定的智駕方案,也是汽車行業的終極目標。”龔建偉說。

          與龔建偉觀點一致,朱西產也認為,今年國內車企還不具備做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的數據能力和訓練平臺的算力。目前上市的所有車型應用的應該還是兩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準則模型應該還沒有拿掉。

          AI技術不斷拉高智能汽車上限

          在AI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的當下,智能汽車給人們的想象空間也越來越大。在語言大模型、行業大模型等AI技術的賦能下,智能汽車的上限正不斷被拉高。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秘書長馬楠指出,對智能座艙而言,語言大模型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現在很多企業關注這方面的技術發展,如:如何抓取用戶的行為,構建基于語言大模型的用戶行為庫,從而提高車企對用戶行為的實時獲取和分析,以此提高用戶駕駛體驗。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秘書長 馬楠

          英雄所見略同。小鵬汽車智能座艙產品總監王斌也認為,大模型對智能座艙的作用非常明顯。第一,在大模型時代,AI真正變成智能體而不是智障體,它真的能與用戶做自然語言交流。用戶的一些指令能夠觸及到車輛所有原子化層面的內容。在不同的場景、不同人的偏好會產生不同的訴求,AI能夠理解并給出決策,這意味著人類的控車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控制車的上限也同步提升。

          第二,車對人主動服務的能力。隨著大模型的介入,車內外成百上千的傳感感知點,讓汽車對車輛本身和環境都能夠有更好的感知和理解。再加上視覺技術的支持,車輛對座艙、乘客、司機、車外環境和天氣的更具象的感知,最后調用車輛成百上千的原子化能力,實現車對人的主動服務能力上限的突破。

          小鵬汽車智能座艙產品總監 王斌

          除了賦能產品和技術,更類人的大模型還被寄予加深品牌與用戶情感鏈接的厚望。但王斌對此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說:“目前還不敢說已經呈現出很明顯正向促進作用,但是我們在對下一代車的規劃和大模型的探索中會思考這一課題。未來,大模型的優勢本質上還是體現在其對于人的使用偏好和個性化訴求的理解上,并主動學習用戶,讓車輛越來越懂客戶。”

          在感知技術路線的爭議上,圖達通中國區總裁Larry Chen認為,從安全角度來看,激光雷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高性能激光雷達和安全帶一樣是智能汽車的必備。當前智駕場景中依舊存在安全痛點,像逆光、炫光、黑夜等低光照環境中,感知可靠度受到極大挑戰。高性能激光雷達通過紅外激光的主動收發,可不受這些因素的干擾,在雨雪霧等天氣也有著較好的表現。

          圖達通中國區總裁Larry Chen

          從助力算法的角度來看,高性能激光雷達提供的高質量結構化的點云數據,能有效減輕算法的運算負擔與決策壓力,幫助智駕系統快速且精準地做出反應,顯著提升安全性,推動高效、精準且安全的智駕。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