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還保質,廣豐推出“一口價”新玩法,消費者的痛點又被懂完了
DearAuto | 02-05
24826
“現在買車總覺得會虧,還是再等等吧。”
半年前,身邊一位朋友興致勃勃地計劃要換車,還請我幫忙參謀參謀。可最近當我再問起這事時,卻得到了這樣的答復。
“現在的車價一天一個樣,說不定今天買明天就降價,那豈不是虧大發了?而且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現在車價這么便宜,誰知道有沒有偷工減料呢?”在我的追問下,朋友無奈地解釋道。
盲目的“價格戰”之下,汽車行業內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情況都將不可避免地發生,最終的受害者還是消費者。
朋友的顧慮,其實也是當下許多消費者的顧慮——什么時候價格才“觸底”?降價的背后會不會有其他隱藏的消費套路?品質有沒有隨著降價而下降?……正因為在這些問題上得不到來自車企的信心和承諾,于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要么擱置了換車的計劃,要么直接打消了買車的念頭。
為了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在新春開工第一天,廣汽豐田就針對這些買車痛點來了一次“重拳出擊”。
“一口價”+三保,鋒蘭達&威蘭達直接閉眼入!
2月5日,廣汽豐田就針對旗下兩款爆款SUV車型官宣了一個好消息:威蘭達全系一口價12.98萬元起,比之前的起售價降了整整4.4萬元;而鋒蘭達則全系一口價8.98萬元起。
“一口價”的玩法雖然不是廣汽豐田第一個提出的,但廣豐的這個“一口價”卻比過去行業里的任何一個“一口價”都要更顯誠意。
過去,不少類似的優惠政策會對銷售區域、可選車型、售后服務等方面加以諸多限制,層層套路下來,“一口價”未必是最低價,優惠的車型也未必是你想買的,這樣的“騷操作”不僅無形中增加了消費者買車篩選的時間成本,更會敗壞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
而廣豐式的“一口價”,在承諾“一價到底”的同時還承諾“一保到底”——“一價到底”很好理解,即廣豐承諾這次發布的價格就是“抄底價”,以后會不會反彈不知道,但絕不背刺用戶,不搞車型版本區別對待,全透明0套路,全國各地想買鋒蘭達/威蘭達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完全不需要擔心買貴。
“一保到底”則指鋒蘭達/威蘭達全系車型發動機、變速器、雙擎混動電池三大核心部件均率先享受終身質保(以下簡稱“三保”),這樣的質保范圍和力度在全行業都是獨一份。這個“三保”的含金量有多高?我報幾個價格大家就能明白了:以威蘭達雙擎為例,更換發動機至少3.7萬,大修也要1.8萬;更換變速器大約需要2.4萬,大修需要1萬;更換電池費用約2.1萬,大修8000元。隨著“三保”政策推出,這些支出都將不再有機會出現在你的維修賬單上——對了,“三保”中對混動電池的終身質保更是同步適用于廣汽豐田旗下全系雙擎車型哦!
在價格“觸底”的情況下,還提供領先行業的“三保”政策,考慮買鋒蘭達/威蘭達的朋友這一次真的可以無腦沖、閉眼入了!
降價還保質,廣豐展示大廠的魄力和自信
或許有人會心存疑慮:這兩款車之前在終端已經有不同幅度的優惠了,這次再推出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口價+三保”購車福利,真的沒有什么“貓膩”?在我看來,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鋒蘭達和威蘭達還有降價空間,很奇怪嗎?大家別忘了,無論是鋒蘭達還是威蘭達都是貨真價實的全球車型,并在世界范圍內長年熱銷——截至目前,威蘭達即海外的豐田RAV4,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1200萬臺,是名副其實的“全球SUV之王”;而在海外名為“Corolla Cross”的鋒蘭達,更是憑借超70萬臺的銷量榮登2023年全球最暢銷車型第五位。
在美國,2.5L汽油版RAV4起售價為28850美元(約合人民幣20.9萬元),2.0L汽油版Corolla Cross起售價為24035美元(約合人民幣17.4萬元),相比之下,“一口價”之后這兩款車簡直不能更香。
汽車行業是一個極其講求規模效應的行業,如此龐大的全球銷量,讓這兩款車擁有了同級車型所不具備的規模優勢,各項成本進一步得到了控制,這種優勢廣汽豐田一定也能被惠及到,自然就能騰出更多的降價空間。
此外,廣豐多年來一直堅持“育成式采購”,與供應商共同合作、成長,逐步提高從零部件到生產制造環節的良品率,有效減少了浪費——同樣的成本以前只能生產10輛達標的產品,現在能生產15輛,當然也是一種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
廣汽豐田的供應商團隊不好進,但一旦進了就是TOP級別的。目前廣汽豐田供應商僅307家,在同級別大廠里算少的,但依然能達成每百萬臺0.3件的超低不良率,造出可靠性碾壓對手的產品。
至于“三保”,其力度堪稱全行業之最。廣豐敢作出這種承諾,源于對豐田高品質的自信。
比如,在生產制造方面,作為豐田官方認證的“海外模范工廠”,廣汽豐田南沙工廠曾連續三年保持“零缺陷”的佳績,生產線一次合格率高達98.9%,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0%,品控能力在業界中是公認的領先。
對于混動電池的品質,廣汽豐田更是有真實數據作為信心支撐——得益于電池淺充淺放的管理策略,截至目前為止,豐田仍保持著全球超2600萬臺雙擎混動車型電池0起火、0爆炸、0泄漏的優良記錄。
青主的第六代凱美瑞混動至今已服役14年,從來沒有大修過,電池性能也幾乎沒有任何衰減,即使現在不常開了,但每次依然能做到隨時開隨時走,車況依然非常良好。
簡單粗暴地壓低價格、壓榨人力、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或許能在短期內以低價攫取一波市場流量,但最終一定會對品牌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在豐田的品牌哲學里,相較于銷量第一,品質第一和用戶滿意度第一才是他們始終追求的目標。既然在不犧牲品質的情況下有效降低了成本,那當然要把利潤用于提高用戶體驗上,讓用戶在享受更優惠價格的同時,還能收獲更勝從前的品質保障。以一己之力重新制定“一口價”的門檻,廣汽豐田再次向行業展示出了作為大廠的魄力和自信。
而這種造福用戶的方式,也終將成為廣汽豐田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更可持續且更高質量的“殺手锏”。
全行業應回歸理性,注重產品長期價值才是王道
廣汽豐田這次推出的“一口價”+“三保”政策,本質上也是對行業和消費者回歸理性的一次呼吁。
當下,產品同質化日益加劇,車輛的設計、配置、性能甚至安全性也在整體趨同,在這種市場情況下,普通用戶在選擇一臺家用車時,品質就變得非常重要。說到底,汽車的最本質屬性還是交通工具,而一件好的工具就必須做到可靠、耐用,畢竟誰都不想買臺車還給自己添堵,拿回家當爹來伺候。
因此,對于普通家用車用戶來說,買車時不要被低價沖昏了頭腦,更應該注重產品的長期價值,比如后續的維修成本/用車成本、車輛的可靠性、品牌的售后服務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最理性、最貼合自己需求的正確選擇。
春節假期從1月28日開始,甩鍋給春節假期是不成立的。1月份前19日銷量下滑的根本原因還是消費者因對市場不樂觀選擇持幣觀望所導致的“市場凍結”。
對于車企來說,守住品質底線就是守住自己的“生命線”。就在剛過去的1月份,國內車市就迎來“開門黑”——1月1-19日銷量同比下滑5%,環比下滑27%。市場低迷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消費者對汽車市場的預期越發不樂觀,每個人都生怕自己現在出手會“買錯了”。1月份的這波銷量下滑,就是市場長期低層次內卷所帶來的副作用的一次爆發。
“價格戰”發展到今天,行業內越來越多有識之士也開始意識到,只是一味簡單粗暴地“卷價格”,到最后都沒有贏家。只有持續提供更好的品質和服務,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
作為一個對用戶、對社會有擔當的汽車企業,應該主動從單純的“卷價格”中走出來,堅決向盲目低質的“價格戰”說不,以制造出價優物美的產品為目標去造福用戶。這一次,廣汽豐田給行業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