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遙遙領先?用智駕平權吹響中國車市新一輪內卷號角
車有志 | 02-16
25453
2024年,比亞迪用“榮耀版”車型引領了中國車市的價格競爭,讓合資品牌感受到了來自自主品牌的壓力。來到2025年,當其他品牌還在用降價來吸引消費者的時候,比亞迪另辟蹊徑,發起了智駕平權,用更高端、更新穎的技術來吸引消費者,而非竭澤而漁式的降價。
以往智駕只是20萬以上車型的標配,甚至是一些30萬以上車型著重宣傳的賣點之一,但比亞迪一上來直接放大,宣布“高階智駕全產品覆蓋”,甚至連7萬多的海鷗都沒漏掉。這是繼比亞迪2023年推行“油電同價”和2024年推行“電比油低”之后的又一次大動作,無疑會對中國車市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2月10日晚間的發布會上,比亞迪宣布對旗下21款車型更新了“智駕版”,下至7萬多的海鷗,上至20萬以上的漢EV都將全面普及智駕。比全面覆蓋智駕更令友商膽寒的是,比亞迪“加量不加價”,新推出的智駕版價格基本不變。
比亞迪推行智駕平權將深刻影響中國車市的競爭格局。從技術角度來看,2025年中國車市將形成三大趨勢,一是智駕硬件分層,15萬以下車型主攻多攝像頭的純視覺方案,15萬以上的車型則逐漸普及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相輔助的融合方案;二是軟件算法將比硬件規格更加重要,城區NOA的開通率、接管頻次等將取代硬件規格成為消費者的主要考量指標,換句話說就是不看廣告看療效;三是數據閉環的構建速度將決定勝負,誰家銷量更好、數據采集更多,智駕的迭代速度、好用程度就將更加領先。
對傳統車企而言,智駕正在從“加分項”變成“入場券”,未來缺乏智能功能的車型可能會受到市場冷落。除此之外,比亞迪還將許多原本屬于豪華車的配置下放,比如FSD電磁懸掛,除了提升操控性之外,整車的行駛質感也有所提升。
資本市場顯然對比亞迪是持續看好的,2月14日比亞迪股價再創新高,達到354.38元每股,過去的8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近30%。而在2月10日“天神之眼”智駕發布后,比亞迪的市值重回萬億,成為A股汽車股中的領頭羊。
今年1月,比亞迪銷量合計約30萬輛,同比增長49.16%;2024年比亞迪銷量合計約427萬輛,同比增長41.26%。比亞迪的海鷗、秦PLUS、宋PLUS等車型持續熱銷,助力數百萬家庭圓了汽車夢。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88.9萬輛,據此計算,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的市占率高達33.7%。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近兩年智駕的風吹得很兇,但普及率并不高,2024年配備高階智駕的新車不到10%,堪稱“奢侈品”,而比亞迪打破了這種市場格局,將智駕打成“白菜價”,使市場競爭從單純的價格戰、配置戰轉變為智駕普及和性價比的競爭。
寫在最后: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比亞迪無疑吹響了新的競爭號角,汽車行業的淘汰賽進入了新的階段。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比亞迪推動的科技平權,將大大提高平價車型的舒適性、便利性以及安全性,絕對是好事一件。不過當前智駕還處于技術迭代期,能力有限,宣傳時需要把握尺度,避免消費者把它當成自動駕駛導致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