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封鎖到全民標配:比亞迪如何改寫智駕游戲規則?
車魔王 | 02-18
22935
在汽車智能化浪潮中,比亞迪再次以一場戰略發布會掀起行業波瀾。2月10日,比亞迪正式發布全民智駕戰略,其核心載體"天神之眼技術矩陣"以"發布即量產、加配不加價"的硬核姿態登場,不僅將高階智駕功能覆蓋至7萬級車型,更喊出"讓智駕從高配變標配"的宣言。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戰略發布會引發的智能化沖擊波仍在持續擴散——隨著"天神之眼"技術矩陣的熱度指數級攀升,公眾對其技術實現路徑與商業邏輯的探討愈發深入。面對"比亞迪如何突破成本與技術雙重壁壘""智能化布局將如何重構市場格局"等核心追問,我們通過對官方技術白皮書及產業鏈信息的深度解析,帶您穿透行業迷霧,看清比亞迪智能駕駛技術背后的創新實力與戰略布局。
直擊網友三問:比亞迪天神之眼是“真量產”還是“畫大餅”?
自天神之眼發布以來,圍繞其量產進度、價格策略與真實能力的討論持續升溫。針對消費者最關心的三大疑問,我們一一來看:
1、量產進度:發布即上車,到店即可試駕
天神之眼C:首批21款車型(含海鷗等7萬級車型)已同步上市,用戶可即刻到店體驗;
天神之眼A/B:已搭載于仰望U8、騰勢Z9GT及比亞迪漢/唐高配版等車型,實現高階智駕功能落地。
2、價格策略:全系“加配不加價”,技術普惠成真比亞迪通過全棧自研與垂直整合能力,將天神之眼C的“5R12V12U”多傳感器方案(5毫米波雷達+12攝像頭+12超聲波雷達)以零增配成本植入全系車型,徹底打破“智駕必高價”的行業定律。
3、真實實力:全域場景驗證,泊車能力跨代領先從“長江智行5000里”長測全程0接管,到全球首創易四方泊車(車身原地旋轉入庫)、易三方泊車(狹窄車位精準泊入),天神之眼的技術突破已通過復雜路況實戰檢驗。更關鍵的是,其基于璇璣架構的端到端大模型,讓系統具備持續進化能力——25年底將OTA推送城市記憶領航功能(MNOA)。
天神之眼A/B/C方案解析:從技術頂配到全民普惠的三級跳
比亞迪以“精準刀法”劃分天神之眼三大方案,實現從極致性能到全民覆蓋的無縫銜接:
天神之眼A(DiPilot 600):搭載于仰望品牌,以3激光雷達+雙OrinX芯片構建“智駕天花板”,支持城區/高速領航及極限場景泊車,重新定義百萬級豪車的智能化標準;
天神之眼B(DiPilot 300):騰勢Z9GT/比亞迪旗艦車型專屬,以1-2顆激光雷達實現行業第一梯隊智駕水平,滿足中高端用戶對城市NOA與高快路場景的深度需求;
天神之眼C(DiPilot 100):覆蓋7-20萬級主流市場,獨創前視三目方案實現高快領航、代客泊車等高階功能下放,讓海鷗車主也能享受“老司機”般的智駕體驗。
技術普惠的本質,在于比亞迪用規模化優勢將傳感器、算法、數據三大成本中心轉化為效率引擎——當行業還在為“激光雷達是否必要”爭論時,比亞迪已用5R12V12U方案證明:沒有激光雷達,依然能靠多傳感器融合與數據閉環實現全民智駕平權。
三大底氣解碼:比亞迪為何敢開“全民智駕”第一槍?
比亞迪的宣言絕非空談,其底氣源自電動化時代積累的三大核心優勢:
1、數據生態優勢:440萬L2級車輛組成的“移動數據工廠”,每日新增7200萬公里訓練里程,構建中國最大車云數據庫;
2、全棧自研實力:11萬工程師+5000人智駕團隊組成的“技術特戰隊”,實現從芯片到算法的全棧自研閉環;
3、規模化制造能力:全球最大新能源生產體系帶來的成本控制能力,讓智駕硬件成本下降速度遠超行業預期。
正如比亞迪在電動化時代用“油電同價”改寫市場規則,如今其正以“智駕平權”重構智能化競爭邏輯——當友商還在糾結“高端車型能否回本”時,比亞迪已用規模化攤薄邊際成本,讓技術普惠成為可能。
結語:
從“電比油便宜”到“智駕零溢價”,比亞迪天神之眼技術矩陣的發布,標志著汽車行業進入“智能化規模效應”新紀元。通過垂直整合能力將高階智駕從“奢侈品”變為“日用品”,比亞迪正在復刻其在電動化領域的成功路徑。這場變革的終極意義,或許正如其所述:“讓智駕從高配變標配,不是技術的降級,而是人類出行自由的升級。” 當7萬級海鷗也能實現代客泊車時,一個真正全民智駕的時代已然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