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周報】時隔14年,TA還是那個“像風一樣的少年”
大俠上車 | 02-25
40468
2025年2月16日,球員麥克朗在NBA扣籃大賽中,憑借飛躍汽車扣籃等四個獲得滿分成績的高難度動作,奪得扣籃大賽冠軍。看到這里,很多粉絲就會疑惑:“汽車媒體轉行到體育界了?”。那倒不是,正所謂三句話不離老本行,之所以今天會提到NBA扣籃大賽,聚焦點并不在球員們上演的各種勁爆扣籃,而是比賽中被扣籃冠軍飛躍的那輛汽車——起亞K5。
把時間倒回至14年前的2011年,這一年的NBA扣籃大賽,奪得冠軍的球員格里芬,同樣上演了飛躍汽車的精彩扣籃,被飛躍的那輛汽車,也是14年后的“當事車”——起亞K5。作為扣籃大賽的冠軍,格里芬在領獎時的第一句話,也很懂事地對這個NBA最長終身合作伙伴之一表示了崇高的敬意:“Thanks KIA”。
時隔14年進退幾何?
在長達14年的時間跨度中,飛躍起亞K5完成精彩扣籃的兩位球員,都捧起了冠軍獎杯,作為冠軍見證者的起亞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實力,又進退幾何呢?
2011年,起亞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年度銷量達到248萬輛。
2024年,起亞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年度銷量達到308萬輛,同比增長0.1%;年銷售額同比增長7.7%,達到107.45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12.67萬億韓元(約為642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率達到驚人的11.8%。
僅從乏味的數據層面,相信很多人并沒有感知到起亞汽車有多強,要知道作為2024年度全球銷量第一的豐田汽車,其年營收利潤率僅比起亞高了0.1%,本田、日產的年營收利潤率更是僅分別為6.8%和4.5%。哪怕是如日中天的特斯拉,年度營業利潤率也沒有超過10%,這些都足以驗證起亞汽車的硬核實力。
如果往更深層次追溯到產品層面,大家知道2024年度全球賣得最好的SUV有哪些嗎?
除了那幾款耳熟能詳的傳奇車型以外,起亞汽車推出的獅鉑拓界Sportage,憑借出色的高顏值外觀、優越大空間和領先配置等多項產品優勢,僅2024年度就在全球暢銷超58萬輛,可以說是非常恐怖的一個數字。
把目光轉移到中國市場,當很多人認為起亞汽車仍未在國內市場走出低谷期時,它卻交出了一份驚掉人下巴的成績單:起亞汽車在華全年銷量超24萬輛,同比增長49.2%,成為2024年度銷量增幅最大的合資品牌。同時,2024年悅達起亞累計整車出口銷量穩居車企前十,排名合資車企第一,“悅達起亞”牌發動機出口累計也已超30萬臺,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
小富即安or加大投入
之所以要鋪墊這么多的數據,只是為了證明一點:當下,起亞汽車的品牌實力,無論是在全球汽車市場,還是中國汽車市場,均位列行業前茅!有了這句話,接下來也就能好好地去探討起亞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畢竟沒有強硬實力作為背書的車企,也就沒有所謂的發展前景可言。
與目前其他不少合資車企相同,起亞汽車在席卷整個中國車市的新能源浪潮中,選擇了更為保守的觀望狀態,哪怕它推出了幾款擁有不錯產品力和性價比的純電車型,但是對于中國市場或者自身體量來說,都屬于是試探深淺程度的小打小鬧,因此這也就延伸出一個問題:起亞汽車在未來幾年是選擇小富即安,還是加大投入呢?
要知道相較于遙遠的德國、美國,韓國與中國的距離之近如同跨省出游,這也就意味著現代起亞集團對于中國發展態勢的感知程度,要遠比德國、美國甚至于日本還要更為敏銳。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目前韓系車型在智能化層面的表現,無論是智艙,還是智駕,體驗過的消費者們應該也會有一個清晰的感知:功能更豐富,體驗感更佳。
那么問題來了,起亞汽車具備打造高品質智能純電汽車的實力嗎?
答案是肯定的,要知道起亞汽車有著豐富的電動汽車制造經驗,其在2024年度在全球共售出超63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10.9%,占公司總銷量的21.4%。其中,混動車型銷量為367000輛,同比增長20%;純電動汽車銷量為201000輛,同比增長10.2%。
在技術層面,以基于E-GMP電動全球模塊化平臺打造的起亞EV6為例,其采用的800V高壓平臺,使得車輛從10%補能至80%僅需18分鐘,該車也憑借穿越美國的旅程中以最短的充電時間,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
由此可見,起亞汽車在打造高品質智能純電汽車方面,既不缺乏技術實力、資金實力,又有著充足的制造經驗和用戶基礎,后續如果起亞汽車選擇在中國市場進行加碼,擁有“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一優勢的它,依托中國本土強大的新能源產業鏈和領先的產品研發思維,不說能對我們的本土一流車企造成多大威脅,最起碼想要打敗那些合資老對手,并在新能源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完全不存在任何難度。
大俠車談:站在全球視角來看,作為全球TOP3車企的起亞汽車,既不存在經營壓力、資金壓力,又有著豐富的技術儲備和研發經驗,再加上數量龐大的用戶基礎,這也就意味著哪怕在單一市場的表現不再如往日般輝煌,只要它想參與到競爭之中,就仍具備重回王座的王者實力,只不過就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起亞汽車似乎也抱有著如同其他合資車企一樣的想法:穩住燃油車的基本盤,沉住氣等待戰局相對穩定、對手逐步減少,再一擊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