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2月銷量再創新高,智駕平權先行一步!
車評社 | 03-07
25100
如今的中國車市,正經歷向電動化、智能化邁進的快速發展期,新車多、品牌多、換代快,成為一段時間的車市常態。同時市場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消費者認可度,對終端銷量至關重要。
從今年的市場變化來看,已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以合資品牌為主,通過“一口價“策略,獻上價格誠意直達底價;另一類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主打智能化下放,將高階智駕賦能產品,升維打擊。
2月10日,比亞迪發布智能化戰略,宣布旗下全系21款車型搭載高階智駕,一舉將高階智駕下放到7萬元價格區間。18天后,2月銷量出爐。即使處于傳統銷售淡季疊加春節假期,比亞迪銷量仍再次創下新高,月銷突破32萬輛,智駕平權的產品魅力逐漸顯現。與此同時,比亞迪海外市場銷量2月份也達到了6.7萬輛新高,做到了連續兩個月出口第一。
消費者受益,高階智駕≠高價
毋庸置疑,智能化技術發展到今天,頭部的高階智駕輔助系統已經從可用升級到了易用。除了提升安全性,更大的意義是降低了日常使用的駕駛難度,為用車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只不過,之前炫酷的高階智駕功能往往是20萬以上的中高端車型專屬,做不到“飛入尋常百姓家“。“好技術,就應該人人可享“,當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此言一出,業界叫好聲一片。
比亞迪智駕平權的出現,讓高階智駕不再是高端車的配備,并且智駕版車型基本保持了平價,堪稱加料不加價,即使是最入門的天神之眼C版本,也具備高速NOA能力,而在10萬-20萬級別的車型上,許多車企大多只有基礎的ACC巡航功能。
數據顯示,2024年在國內售出的車輛中,僅有不到10%配備高階智駕技術。然而,汽車消費者中有高達70%的比例在購買20萬元以下的車型,這使得大多數消費者無法享受到智駕技術帶來的便捷與安全。
從 2 月銷量數據來看,比亞迪的智能駕駛產品無疑已成功贏得更多消費者青睞。這不僅是產品競爭力的增強,新能源“一哥“的號召力,也使得2025年成為全民智駕的起點。
海外份額擴大,打造世界級車企
除了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2 月海外市場銷量再創新高,達到 67025 臺,連續兩個月突破六萬臺,若算上皮卡的出口量,更是突破 7 萬大關。這一成績遠超新勢力蔚小理三家車企的總和,甚至能媲美其他大廠總銷量。在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市場,1 月份比亞迪銷量成功反超特斯拉,比亞迪在巴西、墨西哥等國榮膺純電和插混銷冠。海外銷量、口碑、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進一步鞏固了其全球新能源領導者的地位。
我們可以發現,面向海外市場,比亞迪其實已經做足了功課。產品層面,純電、插混的兩步走,拓寬了受眾群體。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400個城市。已在巴西、匈牙利、泰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建立乘用車生產基地。
比亞迪已建設滾裝船隊,并先后投放“開拓者一號”、“常州號”、“合肥號”。有了滾裝船隊的出海運力,以及海外工廠的加速布局,相信比亞迪海外市場銷量將持續提升。
小結:新年伊始,比亞迪連續出牌,把把王炸。
銷量的背后。核心就是技術領先、規模效應、前瞻布局等匯聚成的全面綜合實力。尤其是在市場競爭加碼之后,比亞迪的每一次改變和升級,都成為車市風向標引發跟隨,但比亞迪總能夠以更快速的技術投入筑起自己的護城河。
對于比亞迪來說,在國內市場穩居銷冠寶座之后,下一步就是要不斷擴充海外市場的份額,迎來新的銷量增長點。多點開花的戰略布局正在全球市場生根發芽,更代表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最終會淬煉出真正的世界級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