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高層辭職!北汽藍谷頻繁變動堪比大換血!
汽車網評 | 03-21
21441
近期,北汽集團高層人事大變動引發行業內外廣泛關注,此次變動堪比“大換血”。作為北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先鋒者,擁有三大電動汽車品牌的北汽藍谷更是短時間內迎來董事長代康偉、經理張國富及董事會秘書長趙翼的辭職,而辭職原因均是工作調整,值得一提的是,接任北汽藍谷董事長的代康偉僅過去8個月,這一系列變動究竟是怎樣的原因?
業績重壓,高層變動或成破局嘗試
前日,北汽藍谷召開董事會,隨后張國富升任北汽藍谷董事長,劉觀橋出任總經理,這些“操作”很大可能與業績相關。
北汽藍谷近年來業績表現并不樂觀,自2020年以來,公司已連續多年虧損,且虧損額度巨大。2020-2023年,北汽藍谷的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64.82億元、52.44億元、54.65億元和54億元,據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司去年預計虧損65億元至69.5億元,近5年來累計虧損或將超290億元。
而且也是北汽藍谷自上市以來第六次更換董事長,第七次更換總經理,這一系列頻繁更換董事長與總經理的操作,與公司長期經營以來的業績勢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持續虧損的壓力,北汽藍谷急需尋找破局之道。高層變動或許是嘗試改變現狀的重要舉措。
而新上任的張國富與劉觀橋,這最佳的二人組在過去幾個月展現出一定能力,自2024年7月二人搭檔后,極狐銷量從8月起連續5個月破萬,12月更是達1.2萬臺,刷新銷售記錄,全年極狐總銷量8.1萬臺,同比增長170%,也拉動北汽藍谷全年實現銷量11.38萬臺,從成績上,這或許是讓二人接任的原因吧,這像極了公司里3個月的實習生,看能力轉正。
戰略調整 強化營銷
北汽藍谷此次管理層的調整,看出公司對營銷戰略的進一步強化。說明北汽藍谷在過去品牌推廣和市場銷售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導致產品的市場認可度不高,盡管擁有極狐這樣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以及與華為合作的享界,與同為華為智選車的問界、智界等車型銷量差距明顯,在市場競爭中并未取得理想的份額。
新領導班子的組建,體現對北汽藍谷營銷的重視,如劉觀橋在銷售管理上經驗豐富,曾在東南汽車、北京現代等企業從事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此次升任總經理,有望將其營銷經驗與創新思維進一步提升北汽藍谷的市場競爭力。
“千億豪賭與三年躍升”的生死時速
看來北汽集團的“三年躍升”計劃,北汽藍谷將推向轉型前線,這也加劇了管理層壓力,北汽計劃未來三年投入千億發展自主品牌,極狐被列為“一號工程”,但2025年銷量目標為60萬輛(與前年銷僅11.38萬輛)近乎天方夜譚。
新任管理層均為70末、80后,擅長營銷與成本管控,但缺乏新能源核心技術積累,張國富提出“常識的事情要打快,本質的事情要打透”,但如何平衡短期銷量與長期的技術投入仍然是個難題。
汽車網評:
最后,北京汽車也于3月14日完成董事長變更,由王昊接任董事長一職。緊接著北汽藍谷的高層震蕩,本質是傳統國企在新能源轉型中的縮影,頻繁換帥或許能暫緩危機,但核心問題不能得到解決(技術缺失、品牌定位模糊等),即便有集團千億輸血,也難逃“賠錢賺吆喝”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