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第八屆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暨“安亭指數”發布會圓滿召開

          汽車評價 | 03-24

          20896

          3月21日,由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人民政府指導、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在上海安亭鎮正式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智啟未來 ——AI 驅動汽車新革命” ,來自政、產、學、研的多位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共話汽車產業在AI時代如何持續創新,向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發展,重塑未來出行生態。

          與會嘉賓合影

          嘉定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魏曉棟、嘉定區投促中心主任黃歡、嘉定區安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邵剛、上海汽車城集團總經理潘曉紅、嘉定區投資促進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甘曉兵、嘉定區委人才辦副主任金立新、同濟科技園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榮文偉出席本次活動。

          嘉定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魏曉棟

          嘉定區投促中心主任 黃歡

          嘉定區安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邵剛

          上海汽車城集團總經理 潘曉紅

          嘉定區投資促進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甘曉兵

          嘉定區委人才辦副主任 金立新

          同濟科技園發展辦公室副主任 榮文偉

          出席本次活動的行業嘉賓有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文宏、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主席、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終身名譽主席趙福全、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明榮、全球汽車精英組織主席汪大總、汽車評價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發明協會獨角獸企業創新分會會長解樹江、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軍雷和中國汽車企業創新指數首席專家、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創新發展政策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發展戰略研究會企業創新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張赤東。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張文宏

          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主席、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 李慶文

          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朱明榮

          全球汽車精英組織主席 汪大總

          汽車評價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發明協會獨角獸企業創新分會會長 解樹江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王軍雷

          中國汽車企業創新指數首席專家、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創新發展政策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發展戰略研究會企業創新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張赤東

          此外,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史建鵬、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開陽實驗室CTO尚進、長安汽車前瞻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兼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吳學松、長城汽車AI LAB負責人王光甫、瑞立集團董事長張曉平、雷神等離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孔德華等出席活動。

          賽力斯集團副總裁 康波

          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建宇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 史建鵬

          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 俞經民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開陽實驗室CTO 尚進

          長安汽車前瞻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兼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吳學松

          長城汽車AI LAB負責人 王光甫

          雷神等離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孔德華

          隨著Deepseek的持續火爆,汽車企業紛紛接入AI大模型,AI 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是全方位、革命性的,為汽車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推動產業向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發展,重塑未來出行生態。

          汽車評價研究院堅信,企業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創新主體,企業的創新動力能夠帶動產業更新換代。自2017年起,汽車評價研究院舉辦“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發布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安亭指數”,有力推動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汽車開放創新生態形成。

          在人工智能技術顛覆性突破的浪潮下,這場行業盛會,匯聚政、產、學、研各界代表,發布中國汽車產業創新風向標,揭示AI時代中國汽車從“技術追趕”到“規則制定”的戰略轉型。

          嘉定區副區長魏曉棟:以 "三港兩園" 構建嘉定智能汽車創新生態

          上海市嘉定區副區長魏曉棟在致辭中表示,嘉定正通過 "三港兩園" 產業布局推動汽車產業智能化、電動化升級。作為國內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區,嘉定已建成 230.6 公里智能網聯道路、4000 余個 5G 基站及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公共數據中心,并集聚地平線、零束科技等 200 余家智能網聯企業,2024 年自動駕駛測試里程占上海全市 81%。

          上海市嘉定區副區長  魏曉棟

          魏曉棟指出,嘉定將持續優化 "氫能港、芯能港、創新港" 與 "智能汽車軟件園、汽車芯谷" 載體功能,打造從研發設計到規模化生產的全鏈條生態,歡迎全球汽車創新企業共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共同書寫 "智啟未來" 的產業新篇章。

          張文宏:以 AI 驅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構建開放創新生態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文宏在致辭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正全面重塑汽車產業格局,推動生產制造向“算法驅動”的智能工廠進化,并加速產品從“硬件競爭”向“軟硬協同生態”躍遷。他強調,中國汽車工業需以“三個堅持”破局:一是堅持技術攻堅,突破大模型輕量化、車規級算力平臺等關鍵技術,強化“數據閉環”能力;二是堅持生態共建,構建“車-路-云-網”一體化生態,深化跨行業協同;三是堅持人才為本,推動“新工科”教育與產業需求對接,培育兼具機械底蘊與數字素養的復合型人才。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張文宏

          張文宏高度評價“安亭指數”作為衡量企業創新“鐵三角”的價值,呼吁車企聚焦AI芯片、車路協同等領域加大投入,通過開放生態合作實現從“制造優勢”向“技術定義權”的跨越,共同書寫中國汽車工業的嶄新篇章。

          李慶文:以 “探索思維” 重構汽車產業創新邏輯 構建開放生態

          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主席、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在演講中指出,中國汽車產業已實現從“大國”向“強國特征顯著”的歷史性跨越,呈現十大標志性特征: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70%,民營車企取代國有車企成為龍頭,供應鏈全面自主化,出口主導權轉向中國品牌,標準體系實現自主化,本土人才成為創新主力,汽車文化本土化轉型,政策導向從準入轉向扶持。他強調,中國已成為全球汽車創新中心,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崛起標志著中國汽車正從跟隨者變為引領者,AI技術的突破將加速這一進程。

          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主席、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

          面對人工智能革命,李慶文呼吁車企摒棄“追趕思維”與“超車思路”,轉向“探索思維”與“引領思路”。他指出,AI技術推動汽車從“功能疊加”向“自主進化”升級,需突破大模型輕量化、車規級算力等關鍵技術,并構建“車-路-云-網”生態。李慶文以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為例,說明跨界融合與技術平權(如“智駕大眾化”)將重塑產業格局,建議車企以數據閉環能力為核心,加速AI與汽車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他強調,中國汽車需以開放姿態整合全球資源,強化車載軟件平臺標準化,深化與科技企業、高校的協同創新,突破車規級芯片等“卡脖子”技術,最終實現從“制造優勢”向“技術定義權”的跨越。

          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主席、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發言

          趙福全:生態化創新重構汽車產業格局、中國需把握“技術定義權”

          隨著Deepseek的持續火爆,AI 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是全方位、革命性的,如何面對AI?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終身名譽主席趙福全教授給出了五條觀點:積極擁抱、深化認知、努力實踐、合理管控、全力挖潛。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終身名譽主席趙福全線上發布主旨演講

          趙福全指出,AI 技術正推動汽車產業從 "信息智能" 向 "物理智能" 再向 "認知智能" 跨越,汽車已從代步工具演變為可自進化的智能移動生活空間。他提出 "新汽車" 需融合交通、信息、能源三網,構建包含智能駕駛、座艙、平臺、能源、制造的五大智能體及八大技術引擎,通過具身智能體的共情能力、前瞻預判能力、自適應能力實現車路云一體化。趙福全強調,AI 時代的創新是生態化創新,需多主體協同共創,車企應聚焦算法、算力、數據底座建設,突破數據成本、算法可靠性等卡點,通過端云協同與融合創新實現從 "集成創新" 到 "化學反應式創新" 的躍遷。他呼吁行業以開放姿態擁抱 AI,構建 "1+N+X" 產業分工體系,推動汽車從 "功能疊加" 向 "自主進化" 升級,最終成為萬物互聯時代最大的母生態載體。

          2024安亭指數發布,自主力量全面崛起

          本次大會正式發布了2024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安亭指數”,比亞迪汽車、吉利控股集團、長城汽車等20家乘用車企業榮獲“中國汽車(乘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20”,一汽解放、宇通客車、東風商用車等10家商用車企業榮獲“中國汽車(商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10”。大會同時評選出中國汽車(商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卡車TOP5、客車TOP5、新銳汽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10等。

          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右一)、嘉定區投促中心主任黃歡(左一)為中國汽車(乘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20獲獎企業頒獎

          嘉定區安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邵剛(右一)、全球汽車精英組織主席汪大總(左一)為中國汽車(乘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之自主企業TOP10獲獎企業頒獎

          上海汽車城集團總經理潘曉紅(右一)、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明榮(左一)為中國汽車(商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10獲獎企業頒獎

          嘉定區投資促進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甘曉兵(右一)為中國汽車(商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卡車TOP5獲獎企業頒獎

          嘉定區委人才辦副主任金立新(右一)為中國汽車(商用車)企業創新排行榜客車TOP5獲獎企業頒獎

          同濟科技園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榮文偉(右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軍雷(左一)為新銳汽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10獲獎企業頒獎

          中國科學院中國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赤東在發布會上指出,本屆指數凸顯中國汽車產業四大核心趨勢:

          自主品牌主導地位持續強化,新能源轉型成效顯著。2023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占率升至56%,新能源產品占比近半,市場份額持續向自主品牌集中;比亞迪、吉利、長城等頭部企業依托全產業鏈布局(如電池、芯片、整車)和技術迭代(如刀片電池、SEA架構),推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900萬輛,滲透率達31.6%,連續9年領跑全球。

          技術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智能網聯與電動化齊頭并進。動力電池技術突破顯著,比亞迪刀片電池、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實現能量密度與安全性雙提升,中國企業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占6席;智能網聯技術快速落地,車路協同、高階輔助駕駛普及,行業從電動化向智能化全面升級,智能座艙滲透率超90%,L2+級智能駕駛滲透率達55.7%。

          自主企業研發投入與專利數量遠超合資,技術創新能力領跑。自主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為合資企業1.34倍,研發人員投入為3.3倍,比亞迪、長城等企業年研發投入超百億;發明專利擁有量占比超86%,奇瑞、長安等企業專利布局領先,新能源與智能網聯領域專利公開量同比增長9.35%,技術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為市場競爭力。

          新能源技術路線多元化突破。商用車企業加速布局純電、氫燃料、換電等技術路徑,以適配城市配送、中長途運輸等多元場景;氫能源貨車在城際物流中嶄露頭角,換電重卡成為多式聯運主力,電動輕卡則主導城市配送市場;政策層面,“雙碳”目標與“以舊換新”補貼推動老舊柴油車淘汰,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預計突破百萬輛,滲透率超30%。

          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安亭指數”首席專家、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創新發展政策所副所長、研究員 張赤東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獲評“中國汽車年度創新人物”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憑借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布局與創新實踐,榮獲 “2024 中國汽車年度創新人物” 稱號。

          作為中國民營汽車工業的領軍者,張興海帶領賽力斯完成三次創業轉型,從零部件制造到整車研發,再到智能電動化突破,始終以“技術平權”為核心理念,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作為全國政協常委,張興海在2025年兩會上提出“培育全鏈條人才”提案,呼吁強化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他強調,中國汽車產業需以“軟件定義汽車”為路徑,構建開放生態體系,推動AI技術普惠化。賽力斯通過投資入股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公司,深化“業務+股權”合作,計劃三年內實現年產銷百萬量級目標,助力中國汽車從“制造優勢”向“技術話語權”跨越。

          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魏曉棟(左)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文宏(右)為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先生頒獎,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中)代表張興海先生受獎

          AI落地催生產業新物種 助力汽車產業創新不斷

          圍繞“AI 驅動汽車新革命”主題,大會設置主旨講演,多家企業負責人各自分享AI技術在產品研發、應用場景的實踐經驗。

          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分享了賽力斯汽車近幾年在智能化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突破與實踐。他認為,車企不僅要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聚焦用戶的需求及體驗,讓AI更好地為人服務,打造企業創新力,為用戶提供更智能、更安全、更舒適的全新出行解決方案。

          賽力斯集團副總裁 康波

          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宇受邀發表了題為《矢志創新 向智而行》的主題演講,圍繞一汽解放的創新歷程、創新成就、創新探索等進行簡要介紹,并就車企如何“用好AI”進行了詳細分享,加速了商用車企業對AI應用的全新思考。王建宇表示,面對商用車行業需求不振、結構深度調整以及“價格戰”異常慘烈等諸多挑戰,只有堅定不移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創新驅動強力引擎,才能在時代的轉型大潮中屹立不倒、再攀新高。王建宇指出,創新永無止境,全世界都在通過創新改變未來。一汽解放作為AI賦能車企的積極實踐者,早在2022年便啟動大語言模型應用探索,“用好AI”,既要找準應用場景,又要解決核心卡點。

          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建宇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史建鵬AI技術正推動智能駕駛從“重地圖”向“重感知”再到“端云一體化”演進,L2.9級滲透率已超12%。他提出,智能汽車需構建“三網融合”(交通網、信息網、能源網)的智能體,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平臺、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五大智能體及八大技術引擎支撐。史建鵬強調具身智能體的三大核心技術——共情能力、前瞻預判能力、自適應能力,并以東風為例,展示其在高階智能駕駛、高算力芯片、智能線控底盤等領域的突破。

          史建鵬呼吁車企深度應用AI大模型,解決數據成本、算法可靠性、信息安全等卡點,通過端云協同與生態共建,推動智能汽車從“功能疊加”向“自主進化”躍遷,最終實現車路云一體化與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副院長 史建鵬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開陽實驗室CTO尚進強調,AI 技術正重塑汽車產業格局,推動從自動駕駛到智能座艙的全鏈條變革。他指出,奇瑞通過構建 “數據 + 算力 + 算法” 三位一體的技術底座,實現端到端大模型與多傳感器融合,將智能駕駛能力下沉至 6 萬元級車型,踐行 “技術平權” 理念。開陽實驗室作為奇瑞全生態鏈研發體系,正加速 AI 技術與整車架構的深度整合,通過跨行業合作推動車路云協同、智能座艙等技術落地,計劃 2025 年實現高階智駕功能量產。

          針對行業挑戰,尚進呼吁車企強化車載軟件平臺標準化建設,深化與科技企業的生態協同,打造 “沒有圍墻的研究院”,助力中國汽車從 “制造優勢” 向 “技術定義權” 跨越。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開陽實驗室CTO 尚進

          長安汽車前瞻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兼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吳學松在演講中提出,AI正推動汽車產業從“信息智能”向“物理智能”“認知智能”演進,長安通過“一體兩翼”戰略(AI基礎設施+產品/運營賦能)加速布局。他強調,AI汽車的核心是打造可自進化的“超級智能體”,AI汽車需構建“計算、通訊、控制”三位一體的電子電氣架構,實現端云協同與軟硬解耦,并通過算力保障、組織創新(千人AI團隊)及安全方舟平臺確保技術可控。

          長安汽車前瞻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兼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吳學松

          長城汽車AI Lab負責人王光甫提出,大模型技術推動汽車向具身智能發展,長城構建 “端云協同” 架構,云端算法中樞整合自研與第三方能力,車端通過 Agent 框架組合原子功能,覆蓋智能座艙、駕駛及企業端全鏈條。針對大模型應用,采用分層策略:L0 通用模型調用第三方 API,L1 垂域模型聯合學術機構研發,L2 通過微調實現場景化定制。已落地主動服務、多模態交互及 Coffee VLM 大模型,通過座艙 AIOS 系統適配多平臺芯片,未來將持續優化算法架構,以端云協同與生態合作為核心,推動 AI 在汽車領域的全域創新。

          長城汽車AI Lab負責人 王光甫

          雷神等離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孔德華向大會介紹了自研AI智能空氣管理系統,利用等離子技術實時監測并降解車內甲醛、VOC及病毒,實驗證明對新冠病毒滅活率達96.7%。該技術已應用于醫療、公共空間等領域,正探索與車企合作,打造健康智能的車內環境,目前正開發適配汽車的小型化設備(可安裝于手套箱),計劃與車企合作測試,旨在通過 AI 算法與物理凈化結合,為車內提供森林級清新空氣體驗。

          雷神等離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孔德華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軍雷則在分享中警示中國車企海外知識產權風險,指出標準必要專利訴訟對出口的威脅。建議車企加強專利布局、組建專業團隊,并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通過費率訴、無效、反壟斷等手段應對NPE訴訟,維護全球市場權益。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王軍雷

          AI時代 中國汽車正發生新產業協同與價值重構

          AI技術的深度滲透,正在重塑汽車產業的價值邏輯。從智能座艙到自動駕駛,從智慧工廠到車路云協同,技術創新已超越單一領域突破,演變為多產業融合的生態革命。面對全球供應鏈重構與消費升級需求,中國車企需跳出“零和博弈”思維,以開放協同構建創新生態:通過跨行業技術整合、產業鏈資源共享,推動AI技術從“炫技”向“普惠”轉化;以用戶價值為核心,將智能化創新轉化為可感知、可體驗的出行服務。唯有如此,方能在AI驅動的新賽道上,實現從“技術跟隨”到“生態引領”的歷史性跨越,讓中國汽車真正成為全球產業變革的“定義者”。

          作為中國首個聚焦汽車創新的權威評價體系,“安亭指數”通過量化分析企業在AI芯片、大模型、車路云協同等領域的投入與成果,揭示了技術創新的深層規律,正扮演著關鍵的“風向標”與“催化劑”角色,不僅是創新的‘體檢表’,更是生態共建的‘導航圖’。在全球汽車創新中心向中國轉移的進程中,“安亭指數”正以數據力量重塑行業認知,助力中國車企在AI時代的規則制定權爭奪戰中占據主動,為產業變革提供“中國方案”。

          附:本屆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安亭指數”排行榜部分榜單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