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電安全技術峰會落幕:權威驗證體系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環球汽車網 | 04-23
14415
2025年4月22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主辦的"新能源汽車電安全技術發布暨交流會"在上海圓滿落幕。本次峰會匯聚行業專家、車企代表及權威媒體等80余位嘉賓,圍繞電磁安全、充電技術創新、熱管理優化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為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行業權威標準引領技術革新
會上首次發布的《新能源汽車電安全技術年度報告(2025)》引發高度關注。《報告》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新技術發展迅速,全場景的充分驗證可有效提高復雜場景潛在安全風險控制水平。基于此,中汽中心創新推出NESTA六維電安全驗證體系,從充電安全、電磁防護到消防安全構建全方位評價標準,首批9款車型通過嚴苛測試獲得認證。
在認證車型中,星艦7、問界M8增程版等車型憑借卓越表現榮膺"六邊形戰士"稱號。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評價突破傳統合規性檢測,引入用戶真實使用場景模擬,測試標準嚴于國際通行規范。例如在電磁安全領域,創新構建覆蓋輔助駕駛安全、整車電磁穩定、人體健康防護的三維評價模型,實測場強達140V/m的復雜電磁環境,遠超現行30V/m行業標準。
二、細分領域技術突破成效顯著
針對行業痛點,峰會重點展示了四大專項驗證成果:
1. 電磁安全領域:建立EMTA智慧防護體系,破解復雜路況下電磁干擾難題
2. 充電技術領域:推出CCTA與Premium Charge雙軌驗證,覆蓋基礎安全到極限工況
3. 熱管理領域:首創PITMS四維評價方案,兼顧極端工況安全與駕乘舒適體驗
4. 保險創新領域:聯合險企開發"組合輔助駕駛險",構建風險防控新模式
在充電技術驗證中,極氪001、比亞迪漢L等車型通過新國標驗證,華為、永貴等企業的8款充電設備獲得高品質認證。熱管理方面,零跑B10車型憑借全場景能耗優化表現成為該領域標桿。
三、全球布局構建產業新生態
為助力中國智造出海,中汽中心與德國萊茵TüV達成戰略合作,啟動全球首個電安全技術跨國互認計劃。通過"一測雙證"機制,車企可同步獲得中歐市場準入資格,認證效率提升40%。同時,與星途汽車等企業聯合開發的專項保險產品,開創了"技術驗證+風險保障"的新型服務模式。
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總經理高繼東強調:"我們正推動行業從被動合規向主動提質轉型,未來將持續迭代智能網聯、超充技術等前沿領域的驗證標準。"據悉,該中心計劃在2026年前建成覆蓋15個技術領域的驗證矩陣,建立超過200個真實場景的測試數據庫。
本次峰會不僅展現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領域的領先實力,更通過構建"標準制定-技術驗證-產業協同"的創新生態,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安全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隨著驗證體系的不斷完善,中國智造的國際競爭力有望實現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