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缺席,上海車展流量被他們瓜分
汽車商業評論 | 04-25
25505
撰文 / 編輯部
設計 / shelly
在剛剛過去的上海車展新聞日兩天里,展館內人潮涌動,熱鬧非凡。200多場發布會及溝通會接連上演,各大主流車企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發布新車、展示新技術、闡述新戰略,試圖在這場汽車行業的年度盛會上發出最強音。
汽車圈網紅企業家的頂流——小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雷軍缺席絲毫沒有減弱車展的熱度,去年北京車展過于集中的流量現在被更多車圈大佬瓜分。
自主品牌:
技術創新與高端突破并進
另一大頂流,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為上汽集團站臺,他表示,鴻蒙智行原來有四界,問界、智界、享界、尊界,現在又和上汽有了尚界,這就像一個人的五根手指頭,握成拳頭,在一起非常有力量。而且五個界有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產品組合,大家可以一起形成合力,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好品質的產品。
吉利汽車高管在20分鐘發布會中連提61次安全,CEO淦家閱稱安全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安全成為本屆車展上一個關鍵詞。吉利旗下的極氪品牌首發了極氪超級電混的全新車型,并且極氪9X全球首秀,首發搭載極氪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H9方案,在全球首次搭載雙Thor芯片和5激光雷達,擁有行業領先的1400TOPS算力水平。
上汽集團發布海外戰略3.0——Glocal戰略,即“全球+本土”的組合戰略,積極打造本地化體系生態和全球汽車品牌。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表示,上汽要打造本地化體系生態,實現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從“產品輸出”轉向“標準輸出”,積極助力中國智造構建全球版圖。
榮威純電D6以限時一口價7.98萬元起上市,提出以技術平權重塑國民電動家轎價值標桿。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表示,當越來越多的車企喊出平權,有智能平權、科技平權、服務平權、設施平權。但榮威對平權的理解不是簡單地給用戶多一個配置,不是說把一個過去一些高端車上才有的配置下放下來就是對用戶的平權,而是讓用戶有更好的選擇,讓這個選擇真正進入用戶的用車場景,而且這個場景要考慮得比較完整。
比亞迪在車展上帶來了騰勢首款概念超跑、全新概念車Ocean-S、海獅06DM-i、海獅06EV等多款新車首發 ,同時仰望U8加長版也亮相展臺。
奇瑞同樣不甘示弱,發布了全新QQ(多米)純電微型車,還帶來最新發布的捷途旗艦車型全新山海L9、基于E0X純電平臺的2025款星途星紀元ET等車型。
小鵬汽車“AI改變世界”發布會上,機器人與新車聯袂亮相,而奇瑞智能化生態中的首款具身智能機器人,已進駐馬來西亞吉隆坡奇瑞4S店,以“智能銷售顧問”身份完成了海外首秀。
長城汽車攜旗下哈弗、魏牌、坦克、歐拉、長城炮及靈魂摩托六大品牌多款新車亮相。哈弗品牌展出搭載Hi4技術的二代哈弗梟龍MAX和哈弗猛龍車型;魏牌帶來全新高山MPV及藍山新色版本;歐拉品牌推出閃電貓旅行版車型;坦克品牌推出坦克300 3.0T硬橋車型;長城炮品牌開啟山海炮Hi4 - T的全球預售;靈魂摩托展出彩繪定制版車型。
廣汽傳祺發布與華為乾崑、寧德時代聯合開發的傳祺向往S9;廣汽埃安聯合滴滴自動駕駛推出具備L4功能的Robotaxi車型,以及首款具備全球化適應能力的前裝量產L4自動駕駛汽車,計劃2025年底量產交付;廣汽昊鉑全新獵裝概念車也在車展首發。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王傳福再訪奇瑞展臺,兩位自主品牌的領軍人物交流互動,也成為車展上的熱門話題,彰顯了中國汽車品牌攜手向上的態勢。
1
長安朱華榮:美國只是研究方向
提到海外規劃,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稱,此前就有“5+2”,指的是:5個領導到一個地方工作2個月,中間不準回來。高管們回來后,收獲100多個問題。
朱華榮稱,第一,他們出去的工作模式是在當地工作,與社會各界交流,走出去發現成效非常顯著。“目前第二套方案也出來了,就是要派五大區的總代表出去,來把握這個地區的戰略、策略、投資的節奏等等,還有一個就是防控風險。”
“當時說‘5+2’,現在有9個領導出去了,包括總會計師和首席人力資源官,他們要出去才知道這個地區是缺錢還是缺什么,效果非常好,我現在對5個海外大區基本情況掌握得更細更深。”朱華榮說。
他稱,將堅定加速推進全球化“海納百川”計劃。“最近我們有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要把長安當作成一個本地化公司來做,你在歐洲就是‘歐洲長安’,那‘中南美長安’該怎么做?這樣一下就把我們原來糾結的事情,突然都有解決方案了。”
“我們在不斷地修正,包括人力資源。”據朱華榮介紹,目前海外銷售已經占了20%,管理人員卻只有1.7%。“比較好的是海外人員,從原來100%中國人,現在變成了40%是中國國籍,60%是本地化了。人才能不能本地化,其實決定你未來的成本。”
朱華榮還認為,中美關系確實給汽車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目前盡管還在博弈當中,會給進出口增加成本,有企業可能有二三十億元成本的增加,這是一個面臨的困難,甚至根本就沒有商業模式,已經超過購買的極限。
但他稱對長安影響不大,“因為在我們的(海外)布局里面就沒有美國,美國是研究方向,是未來研究什么時候進入,只是做研究。另一個合作的福特,在整個集團里面占比只有百分之幾。總體而言有小的影響,沒有大的影響,從長遠發展的角度我又覺得它不是一個問題。”
2
嵐圖盧放:要聽得見不同的批評的聲音
上海國際車展上嵐圖汽車首搭華為乾崑智駕HUAWEI ADS 4和鴻蒙座艙HarmonySpace 5的嵐圖FREE+亮相,四座旗艦MPV——嵐圖夢想家山河正式開啟預訂,預售價70.99萬元。嵐圖汽車還發布了嵐圖服務品牌——“嵐圖服務VOYAH SERVICE”。
汽車商業評論向嵐圖汽車CEO盧放提問,嵐圖FREE這次卷土重來,這次煥新上市,發誓要做到細分市場前三名,對標的車型是什么?
“我不太贊同你說的卷土重來這個詞,因為這款一直都在,也永遠都在。”盧放很認真又好像是開玩笑說,現在最怕聽的就是“卷”這個字。
盧放介紹,這款產品實際上承載了嵐圖汽車新能源轉型的第一款車,“確實我們當時對智能化的理解,或者對新能源的理解,特別是對用戶的理解沒有更加進一步。但是在過去四年里面,我們不斷跟用戶溝通,目前已經能夠比較好去理解用戶更深層次的需求,我們在新能源技術方面、在整車智能化方面可以做到行業前列。”
“我們先不說去打誰,首先我們還是要做好我們自己,服務好我們的用戶,這是很關鍵的。中國市場里面雖然很卷,大家都憋著一口氣,還是要把中國市場做起來,別大家自己窩里斗了,不太健康,還是要做好一心一意的服務,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好。
盧放說,嵐圖有各種渠道去聽各種各樣用戶的聲音,聽他們的意見、反饋甚至是吐槽、抱怨,還有更激烈的批評。對于用戶所有的建議,還是要去聽,因為不可能所有人都說我們好,不聽意見,可能我們就迷失自我了,也容易出問題。
“作為一家用戶型科技企業,要聽得見用戶不同的聲音,要聽得見批評的聲音,這才是我們的動力源泉,我們才知道怎么改善。”盧放說。
3
北汽新能源張國富:流量是有價值觀的
升任北汽新能源董事長一月有余的的張國富在上海車展的媒體采訪中特意強調了他的另一個身份——極狐極結號主理人。
這是張國富給極狐帶來的最大變化之一,品牌傳播上更貼近消費者、更接地氣、聲量更大。再配合不斷升級的產品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讓極狐今年3月銷量突破1.3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0%。
張國富認為品牌傳播還遠未到爆發的程度,“這個問題已經糾纏我很久了。我和負責品牌的同事講,極狐的品牌聲量上不去是不行的,這就是我們做汽車行業的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為了提高聲量,我從零開始搭建賬號,日夜投入其中,還要堅持品牌調性。比如剛才開場介紹我時,極狐極結號主理人這個身份,不管粉絲量多少都要認真對待——其實粉絲量并不少,前兩天剛統計過數據,甚至比一些同行還高。這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還在長期探索,等待爆發的時機。”
從經營效果看,極狐已經開始享受流量紅利,但張國富談到更多的是對流量的思考與警惕,“必須強調,我們做這件事的核心邏輯是:流量是有價值觀的。沒有價值觀的流量,哪怕再紅我們也不要。有人說‘黑紅也是紅’,但這對品牌只有傷害。我們的用戶需要健康、價值觀向上的品牌,需要正向的流量。所以我們很累,這個圈子就是這樣——只有把基礎工作做扎實,才能走得穩。”
他舉例,極狐的所有新媒體運營、品牌活動都務必真實,“之前去天門山跑99道彎,我穿著賽車服、戴著頭盔和眼鏡,在悶熱的環境里一點點完成挑戰。跑完后我覺得這車性能真的很棒,路邊老鄉還給我鼓掌,這種成就感帶來的精神愉悅,能抵消身體的疲憊。我們做品牌,就是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和策略,吸引有正能量、價值觀契合的流量,讓每一位車主都有身份感和尊貴感。”
4
零跑朱江明:今年目標是進入世界新能源前十
上海車展上,零跑汽車攜全系熱銷車型參展,零跑B01首秀。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朱江明在被問及零跑汽車在3月銷量得了造車新勢力第一名,怎么能保住時表示,零跑的目標是希望今年或者未來的幾個季度都能夠保持相對領先,能夠保證頭部,他對此還是有把握的。
汽車商業評論向朱江明提問,造車新勢力中,杭州只剩下一家了,浙江也只剩下一家了,可能長三角(也會)只剩下一兩家,零跑怎么能保證永遠在這個賽道上不倒下?
朱江明回答, 零跑是一個長跑型選手,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一路向前,不斷地成長,超越一個一個競爭對手。“去年,我們的銷售,在全球車企以集團為單位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是第11位,我們也希望今年能夠前進2名,每年進步一點點,希望能夠做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前幾名。”朱江明說。
5
蔚來秦力洪:樂道做得不好,蔚來盈利無從談起
此次上海車展,樂道展臺發布了純電大三排SUV L90,這款車的最大特點是前備艙,有一個830mm的開口,打開前機艙蓋后可以坐兩人。
樂道L90同時強調其空間性,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溝通會上說“市場上的大型三排座SUV很多,但是既坐得下人、又裝得下足夠多行李的產品的確實沒有,這是一個痛點,L90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從技術角度來講,只有高壓純電技術路線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4月23日,樂道總裁沈斐作為樂道負責人這一新身份后首次亮相在溝通會上。
從負責能源轉到樂道總裁,沈斐在回答如何面對樂道的挑戰時說:“大家不要太期待哪些動作一下子煥然一新,我更多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推動樂道慢慢去做改變。”
在日常所有工作當中,樂道可以改變的東西很多,我可能會更多關注。第一,讓這個團隊重拾起勇氣和信心。樂道L60這款車非常棒,很有競爭力,所以,希望團隊能夠重拾勇氣和信心,能夠打贏一些短期的勝仗。
第二,還是要把底層能力推動,做一些完善。樂道是一個單獨品牌,但并非一個完全孤立的獨立品牌,它擁有蔚來十年技術、智能制造、市場服務支撐的品牌,所以有些環節能跟蔚來的平臺社區,該打通要打通,該互動互動,該聯動聯動,大家還是要更緊密一些,之后我會推動做一些小的調整。
我們對樂道團隊是非常有信心的。在這個團隊,有很多人對這個品牌充滿了認同感,都投入非常多的熱情和精力。我們可能走得慢了一點,但我們走得很穩健,這就我們想看到、也正在堅持的路。”
關于樂道將在今年蔚來公司層面所要做出的盈利貢獻時,秦力洪回答:“今年四季度,我們要追求蔚來公司層面的盈利,是我們自己定下的目標。樂道要做多大貢獻,當下很難有一個量化的數字。
不過,樂道會在里面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如果樂道做得不好,整個公司的盈利無從談起,樂道必須要把自己的銷售服務、新產品的成本、供應鏈方方面面做到一個非常好的水平。
到今年底,可能大家會發掘蔚來是個大品牌,樂道是一個正在成長的新品牌。到年底,大家來看蔚來和樂道是兩個體量相當的品牌,它們雖然定位不同,發展軌跡也不太一樣,但是體量貢獻應該也要有所相當,這是我們的一個規劃。”
6
理想劉杰:不要迷信護城河
理想這次在上海車展發布了兩款車型,一款是MEGA的家庭特別版,另一款是L6智能煥新版。
MEGA家庭特別版代表了理想對多成員大家庭用車場景的思考,車內配備了支持旋轉和零重力功能的座椅。理想L6智能煥新版全系標配ATL全天候激光雷達,AD Pro輔助駕駛升級地平線征程?6M芯片,AD Max高級輔助駕駛升級英偉達NVIDIA Thor-U芯片。
面對當下整個市場都在涌入大型SUV、增程以及冰箱大沙發時,理想如何保持產品的差異化的問題時,理想汽車產品線總裁劉杰表示:“如果只關注競爭,那么基本上我們會變成自己討厭的企業。當一位產品經理或產品線總裁工作時,每天思考的都是競品的對比,像各項配置和參數、各項新的功能,這是一種狀態,但還有一種狀態是真正走到用戶中間,問他們現階段需求是什么,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
這兩種狀態在后續工作推進中,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效果。今天的理想MEGA Home、理想L6智能煥新版,都是在第二種狀態下出來的產品。
他說:“我們內部也經常有人問下一步的護城河是什么?本質上我們認為不要迷信護城河,消費者不會因為理想有這方面的護城河而選擇理想,消費者看的是你這款產品對他們來講有沒有價值。
我們最近發現當新能源滲透率過了50%后,用戶購買習慣會產生一些變化,現在用戶選擇一款產品,基本上會經歷三層,是一個漏斗過程:考慮圈、對比圈和購買決策圈。”
他強調:“如果在考慮圈就出現某些問題,那根本產品不會進入到用戶的對比圈。考慮圈里,我們發現不是某款車具體的產品力,而是用戶的認知和印象。在用戶心中,每款產品這一層層都要過關斬將,所以競爭的本質還是贏得消費者。我們除了關注產品外,還有企業全方位的能力。
核心是企業到底有沒有扎實地在積累能力,能力是慢慢積累出來的,不存在‘認定某個優勢是護城河,它就是護城河’。”
當被問及L6 Pro智能煥新版標配激光雷達后,是否會對AD Max版本的銷量產生影響時,理想汽車第三產品線總裁李昕旸回答:“這次智能升級很大一部分是安全性的升級,這個功能對用戶都是有價值的。理想L6銷量中Pro版占比更高,既然大家買Pro版,我們就把Pro版的體驗也做好,我認為激光雷達是這樣的存在。我們希望隨著Max能力的提升,把價值做得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用戶愿意去升級,而不是通過把Pro版做得更差而強迫他們去升級。”
7
北汽羅偉基:極狐的獨特性到底在哪里
加盟半年的北汽集團全球設計副總裁、首席設計官羅偉基在上海車展上拿出了第一個作品,ARCFOX 77°概念車。
羅偉基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北汽在設計領域的變化,“我認為我們最需要的,是定義自己的設計哲學,如今這么多汽車品牌,屬于極狐自己的獨特性在哪里?這是我比較關注的。”
他為北汽注入的是ARC-FLOW(極致源流)設計哲學,羅偉基介紹,這套設計哲學由4個核心支柱組成。
第一個支柱叫做PHYGITAL,是PHYSICAL和DIGITAL兩個英文單詞的組合,中文名稱“智感無界”。主要是把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相融合,在操控車輛的過程中為用戶帶來虛實結合的體驗。
第二個支柱叫做HYPERFICIENT,也是兩個英文單詞的組合,HYPER和EFFICIENT,級智效能。它不止于減少成本,更關鍵的是讓車輛在做到高性能的同時,實現更少的能耗,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就需要在車體上采用大量輕量化的材質。
8
廣汽領程張志勇:皮卡先出口,再內銷
4月23日,廣汽集團商用車板塊宣布:“廣汽日野”正式更名為“廣汽領程商用公車有限公司”,發布其首款全球化概念皮卡,以及即將量產的新能源重卡T9。
這些變動顯示了廣汽集團將全面主導商用車業務發展,以及用新能源技術、全球化布局和生態協同重塑商用車板塊。
廣汽領程總經理張志勇在接受采訪時稱,去年完成了股轉,接下來廣汽領程將按照廣汽商用車“135”戰略規劃推進。該戰略主要涉及智能制造、產業聯盟、用戶生態三方面。
張志勇稱,在智能制造方面,年初就規劃了廣汽商用車T9,爭取在今年6月份小規模試銷,8月份正式量產,這是今年產品最重要的工作。
準備了兩年之后,廣汽領程推出了首款全球化皮卡概念車。張志勇說,今年還會繼續籌備,計劃在2027年正式推出這款產品,銷售首先面對海外,后續擇機回國。此外,還有輕卡和van也在規劃當中。
三電方面,廣汽領程和因湃發布了商用車版彈匣電池,第二步準備在電驅橋、商用車整車控制和熱管理以及自動駕駛領域發力。“自動駕駛現在有多種路線選擇,預計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夠有信心給用戶帶來好的收益。”張志勇介紹道。
張志勇特別提及,廣汽領程的特點一個是資本化運作,“對每一份錢非常節省,別人十幾億二十幾億才能研發成的產品,我們希望以別人三分之一的價格來研發產品。同時生產不一定全棧自研,有可能采取新的合作模式,把社會上富余的產能結合在一起,打造一款讓人一見傾心、 再見傾情、愿意買,同時品質過硬、帶有中國特色的好的皮卡產品,希望讓全球用戶聽到中國的聲音。”
9
東風風神鄧留超:不大折騰,不瞎折騰
“從1月旺季的5000多輛、2月6000多輛,原本3月能到7000輛,但是出了一點問題,這個月到7000多輛,我說的是國內的銷量,海外一個月還有兩三千臺的銷量。”東風風神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鄧留超告訴汽車商業評論。
談及原因,這位履新剛90天的東風風神新營銷悍將說:“以前怎么做,現在還要怎么做,肯定不行了。現在一定是,我做得到底怎么樣,在行業內處于什么樣的水準,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鄧留超說,如何干?第一是看他怎么做,要把優秀經驗提煉起來,看經銷商誰更有效。第二要教他做,要把這些經驗推廣,應該怎么做是有效的。第三是帶他做,所有的人員跟經銷商一起去做,而不是發一個政策,發一個通知,做一個宣講,做一個培訓就完了。
對內部員工來講,可能有些人不適應,“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會覺得這樣做起來更舒服,人的成長感會更強,這是心態或者是狀態上的轉變。因為,銷量還是在增長的。大家看得到。
談及不瞎折騰,鄧留超說,不要天天寫PPT論證一些事情,不做自己能力不及的事情,舉例說,“團隊說要給我打造流量,我說,我的流量打造不起來,第一個長得不夠帥,第二個流量不是花錢就能打造的,第三個我也沒那個能力,要去做我們能力范圍內能做的事情,不去做品牌做不了的事情。”
合資品牌:
積極轉型,尋求新突破
在合資品牌陣營中,大眾集團開啟新紀元。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在2025大眾集團媒體之夜表示:“在中國,為中國”戰略交付期,要用中國速度,在中國開放,為中國打造領先的技術,快速地交付,這是對中國、對每個客戶的承諾。
豐田同樣動作頻頻,廣汽豐田鉑智7正式亮相,官方宣傳其擁有鴻蒙座艙并定位于D級車,車身長度達到5米,車內配備華為鴻蒙座艙,還裝配了激光雷達系統,預計新車的中高配車型將提供高階智駕功能。
鉑智7是由中國工程師主導研發的全新產品。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修惠表示,只要開放合作,合資就不會掉隊,一汽豐田與行業領先的軟件公司Momenta攜手,通過搭載Momenta5.0城區輔助駕駛系統,ToyotaPilot智能駕駛輔助實現了全面的進階,并且在座艙打造上,與華為、騰訊、百度等國內頂級的科技企業強強聯合。
別克GL8陸尚正式上市(24.99萬元起),定位低于GL8陸尊,與GL8陸尊形成高低呼應。它采用家族式設計元素,內飾造型比較商務,采用插電混動系統,純電續航為142公里,綜合續航可達1370公里。
長安馬自達EZ-60基于馬自達最新的概念車“ARATA創”的設計理念打造,內飾布局頗為前衛,26.45英寸的中控大屏,配合兩側的電子后視鏡顯示屏,整車架構來自長安的EPA平臺,將提供增程/純電兩種動力模式,增程版可提供200公里純電續航,純電版續航達550/720公里。
1
馬自達毛籠勝弘:最大限度地擴大市占率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社長兼CEO 毛籠勝弘表示,現在的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這四次來中國帶給他最大的感受就是電動化、智能化在一直不停地向前推進。
他坦言,馬自達全球大概銷量在130萬輛左右,這其中北美市場貢獻突出,而最近在亞洲,比如中國、東亞等地發展不是特別好。
“馬自達并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品牌,但我們想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擴大市占率。”毛籠勝弘說道。
馬自達中國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島徹反思了公司在中國銷售中遇到的問題,他表示, 2024年在中國可能一半以上的產品都已經是新能源,比較遺憾的是日系品牌只剩1%。
他坦言,EZ-6在去年發售之后沒有完全達到公司的期待值。“我們感受到現在的大環境下,能夠馬上立刻改善現狀也是不太可能的,我們的一個大方向,一是更多向之前燃油車的保有客戶進行宣傳推廣,二是在日系銷量比較強的一些地區集中進行廣宣。在相對比較強一點的地區,會針對他們的銷售、待客方面,會有跟燃油車不一樣的獨特的銷售方式進行培訓、提高。”中島徹說道。
面向2030年在全球電動化戰略轉型的背景,毛籠勝弘表示,到2030年,中國市場長安馬自達會繼續投入新能源車,可能到六成、七成;在北美,因為環境法規嚴格、新能源車的銷售目標略高、消費者置換新能源車意愿較弱等原因,還是以效率更高的混動車型為主。“但是作為另一個戰略來說,我們也會準備新能源車去滿足有這方面需求的消費者,這是我們現在采取的多元化解決方案。”
在提及馬自達與長安的合作時,毛籠勝弘說,長安跟馬自達已經合作了20年,對于馬自達來說長安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他透露,去年發布的EZ-6,包括車展上發布的EZ-60,兩款車型今后會出口到其他國家。同時,會跟長安汽車繼續積極地研討各種可以合作的領域。
2
smart佟湘北:在浮躁的環境中堅持為識貨的人做好東西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在交流伊始時就表示,歡迎各種新產品加入,一起參與競爭,讓細分市場能吸引更多的關注度是好事情。
在采訪中他指出,借助于國家的政策,現在整個供應鏈搭建得非常完善,任何想造車的人都可以很方便的采購,然后組裝出一個車,這個叫做技術平權,汽車市場準入的門檻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低。
在這樣的局面下,大家已經沒有辦法像燃油車時代一樣用各自獨有的技術進行競爭,于是就拼配置、拼成本、拼價格,也就造成了今天的“卷”。
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獨特的競爭力、品牌力?
smart品牌全球公司CMO張明霞表示,一是做好自己,二是借好外力。做好自己,就是堅定smart 內核,做好差異化;借好外力,指的是奔馳與吉利對品牌在全球分銷體系、供應鏈和技術儲備等方面的支持與賦能。
“無論大車小車,回歸用戶場景和選擇,smart在市場中有自己的堅持和答案。”她說道。
佟湘北表示,截止到目前,smart已經進入了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37個市場,今年海外市場的拓展目標是希望達到10個甚至更多。
“焦慮肯定有,但更多是堅持戰略定力的焦慮——相信什么是對的,在浮躁浮夸的環境中,堅持為識貨的人做好東西。”佟湘北在交流的最后說道。
3
東風本田潘建新:堅定沿著中國電動化智能化道路走下去
東風本田是最早在合資公司里面做新能源、純電動技術研發的探路先鋒之一,這期間像諸多合資公司一樣走了一些彎路,如何能盡快縮短彎路,在逆風中爬起來?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潘建新告訴汽車商業評論,東風本田這兩年在電動化道路上不斷探索,也發布了幾款純電車型,一路走來,從最早的油改電到現在的純電平臺,不斷加快推進智能化去接近主流市場。
他表示,東風本田關于電動化、智能化的探索一直不會改變,會堅定地走下去。基于純電平臺也會推出更加安全和優秀駕駛性能的新車型,實際上,從東風本田S7已經開始了。
關于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潘建新表示,東風本田將導入更多符合中國用戶使用需求,滿足中國客戶期待,和符合主流市場的新技術,來加強東風本田的電動化產品競爭力,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潘建新表示,在現階段,一是要強化東風本田的智能化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二是在目前的階段做好市場的穩定和平衡,并做好新能源市場的深耕。東風本田會堅定沿著中國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上走下去。
4
日產中國馬智欣:讓中國業務重回正軌
日產2025上海車展中釋放的重磅信號就是:加大研發投入,充分授權本地化團隊,提高研發和投放速度,成為合資新勢力中的佼佼者,并且將中國生產的產品輸出全球。
上海車展期間,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馬智欣稱,日產中國到2027年夏季之前,將投放市場的新能源車型的數量,從原本的8款提升到10款,10款之中有9款都是日產品牌的車型。
本次車展,日產展出了N7與全球首款插混皮卡 Frontier Pro PHEV,前者由東風日產主導和生產,后者由鄭州日產生產,是日產首款在中國設計、研發和生產的全球皮卡車型。
馬智欣稱,在日產工作了近30年時間,作為華人、中國人,這次回歸中國市場,為的是盡其所能,讓日產的中國業務能夠重回正軌,也可以將中國的好產品、科技帶給全球,這也是日產在中國的主要發展戰略。
日產在中國的戰略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就是必須要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車型。上海車展展出的兩款車型都會出口全球,在中國本土市場和海外市場同時銷售,“這是我們對‘在中國、為中國、向全球’戰略的一個成果兌現。”
除了上市10款新能源車型之外,日產中國還有更多車型計劃。未來3年,日產汽車在華合資企業東風日產計劃投入100億元用于新能源研發,并擴建技術中心以容納4000名員工。
馬智欣說,從上次參加上海車展,意識到了在中國,必須要保持中國節奏,已經把產品研發的周期縮短至24個月內,確保產品持續超越客戶的期待。
“我們在‘中國速度’上采取了很多創新的方法,我們高度認可本地研發團隊的能力,充分授權本地研發團隊主導車型開發。我們不會犧牲安全,‘中國速度’是建立在日產質量安全標準之下實現的突破。我們對研發周期和研發成本的控制是全球領先的水平。”他對汽車商業評論說,當然,定價策略也將非常“符合國情”。
5
鄭州日產孫延偉:加速向“越野化、新能源化、國際化”轉型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延偉采訪中明確了“硬派越野 皮卡玩家”的品牌主張,表示將在皮卡和越野兩大市場做精做細,加快駛向全球。
他說,2025年鄭州日產將以“星核”全球多元越野平臺和全場景電混科技為源動力,構建覆蓋PU、SUV、CDV的多元產品車系,實現“越野化、新能源化、國際化”品牌形象和產品布局。
他透露道,車展最新亮相的Frontier Pro PHEV是一款在中國研發、中國制造、中國首發的車型,不僅填補了日產在高端皮卡與越野領域的空白,填補了在插混車型和電動皮卡領域的空白,還將推動鄭州日產加速向“越野化、新能源化、國際化”轉型。
他指出,鄭州日產將遵循CBU整車出口、KD工廠、海外公司、技術合作的四步走戰略,加大海外產品、渠道商務、品牌廣宣、售后服務等體系出海的投入,完成出海2.0的整體落地。
后續,其將推出更多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產品,開啟“中國造 供全球”的新范式,賦能日產的全球化戰略。
豪華品牌:
科技與豪華融合,強化品牌競爭力
梅賽德斯-奔馳的Vision V概念車及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迎來全球首秀,后者是MMA平臺打造的首款國產車型,也是首款搭載MB.OS全新架構和L2++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的奔馳車型。
在車展現場,奔馳集團董事長康林松現身鴻蒙智行尊界S800展臺,與工作人員交流設計理念與座艙構思,引發車圈集體圍觀。
寶馬集團帶來包含30余款車型的產品陣容,“巨幕影院”大小的BMW新世代智艙迎來中國首秀,“駕控超級大腦”巔峰性能概念車也登陸展臺,其新世代駕趣概念車全球首發,所采用的“駕控超級大腦”,將動力傳動系統與駕駛動態功能進行深度融合和集成,實現不到1毫秒的精準響應,預判駕駛意圖。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介紹,近期寶馬與中國伙伴的合作進入新階段,共同致力于智能出行的創新,人工智能是未來雙方合作的關鍵領域之一。
寶馬展臺成為了車展“頂流”網紅打卡地,奔馳段建軍、奔馳唐仕凱、寧德時代曾毓群、長城魏建軍等一眾行業關鍵人物紛紛打卡,段建軍對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格外關注,唐仕凱和寶馬高層相談甚歡,曾毓群和戴鶴軒的交談或許會為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和性能帶來新突破,魏建軍看齊普策展示的skytop和新世代駕趣概念車,雙方交流間也許藏著傳統車企在新時代的變革思路。
奧迪A5L引入國內,由一汽奧迪和上汽奧迪做出產品差異化,上汽奧迪版本的A5L高配車型搭載了激光雷達,并接入了華為的智駕方案,預計將支持道路NOA功能,兩款奧迪A5L還將搭載第五代EA888 2.0T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后期還會提供插電混動版本和四驅版本。
1
蓮花馮擎峰:操控不僅是樂趣,還是安全
蓮花在2025上海車展宣布了兩項重要舉措:1. 底盤技術開源;2. 蓮花安全駕馭訓練營計劃,旨在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同時提升全民駕控安全意識。
蓮花集團CEO馮擎峰說,兩項都是公益性、不收費的,一個從車本身,一個從人本身,最終要達到人車合一。
真正的駕駛樂趣必須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之上。國內因駕駛發生的多起事故表明,很多駕駛者只追求樂趣,對安全缺乏敬畏之心和基本常識。
“當你有了千匹馬力,當你說我是性能車的時候,實際上你叫大馬力車,不叫性能車。千匹馬力推高的不僅僅是馬力極限,還有其他性能的極限,比如說操控,比如說抓地力,比如說制動等等,這些都要推高上去,才能夠稱之為性能車、才能夠駕馭好。”馮擎峰在發布會后的訪談中說,“操控不僅僅是樂趣,更主要的是一種安全的保障。”
這些事故有車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蓮花的兩項舉措就是分別針對車和人。
尤其是后者,馮擎峰認為,“很多事故往往是處理不當造成的,尤其是面對這種性能車的時候。你很難處理的更好,因為它的動力太大了,它的速度太快了,你駕馭不了它。所以我們更愿意做一些公益活動,讓以往大家需要交2萬、3萬、5萬、8萬學費才能學到的,現在可以免費學。并且是全民不限,不僅僅蓮花的用戶。”
“通過我們的訓練營,能夠讓大家獲得更高級的駕駛,這個是一種普惠性質。你只要有駕照,就可以來參加到我們培訓當中來,由我們職業的教官來告訴你如何駕馭這種性能車。”
2
奧迪宋斐明:希望通過新品牌AUDI吸引新的消費者
奧迪全新獨立子品牌“AUDI”旗下新車AUDI E5 Sportback在上海車展亮相。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在車展上談到了這個新品牌與奧迪的關系和使命。
“新AUDI品牌與奧迪四環品牌一樣,都承載著奧迪品牌的核心精神:突破科技、啟迪未來,都代表了品牌標志性的進取精神。不同之處在于,我們服務的目標用戶更具科技感知力——可以說,奧迪四環品牌和新AUDI品牌是同一品牌大家族中的兩位兄弟,一脈相承,同時各有側重。”
“新AUDI品牌面向新一代追求科技體驗的年輕受眾群體。而奧迪四環品牌為全球市場打造,是全球范圍內久負盛名的豪華汽車品牌,兩者都承載著奧迪在全球積淀的工程實力與豪華底蘊。”
“我們并不是希望消費者從四環奧迪品牌遷移到新AUDI字母標品牌,我們希望原來四環奧迪的客戶依然能夠選擇四環奧迪,我們希望通過新品牌能夠吸引到一些新的消費者。所以我們的目標客戶群體是不一樣的。”
AUDI產品由中德雙方團隊合作完成,“德國團隊擅長精細規劃,有明確的時間節點——例如去年11月7日品牌正式亮相,今年夏季末正式上市,我們之間的銜接都在嚴格控制。而中國團隊則擅長靈活落地、貼近消費者,我們本地團隊將主導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溝通策略,他們深知如何以中國消費者熟悉的方式講述好一個新品牌。”宋斐明介紹兩個合作伙伴各自的強項和分工。
“簡而言之,我們將以全球標準、在地策略,全力推動上市準備工作,打造屬于中國市場的AUDI節奏。”
在這場沒有雷軍的上海車展中,各大車企通過新車發布、技術展示和高管發聲,讓人們看到了汽車行業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的蓬勃發展與激烈競爭,也讓觀眾對未來汽車的發展充滿了期待 。
隨著車展對專業觀眾和公眾開放,這些新車和新技術將接受更多人的檢驗,而車企們的聲音也將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