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10萬級車配29枚傳感器:重塑智駕標桿
方塊玩車 | 04-29
20747
4月26日,濟南雪野湖畔的比亞迪“全民智換 王朝智行中國體驗營”中,10萬級秦L EV與15萬級宋L成為焦點。秦L EV全系標配29枚高精度傳感器(12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宋L則在試駕中演示了精準識別僅比車身寬20厘米的狹窄車位并完成自動泊車,為用戶帶來“老司機級”智駕體驗,直擊新手駕駛與停車痛點。
搭載天神之眼C系統的王朝網車型,憑借純視覺感知體系與超400萬輛用戶數據訓練的算法,實現30余項功能全場景覆蓋。高速試駕中,車輛可提前200米識別彎道并自動調整車速,面對加塞車輛時減速時機精準度堪比資深駕駛員;泊車環節,系統僅需28秒即可完成兩側間距不足20厘米的側方位泊車,覆蓋超300種泊車場景,讓自動泊車從“偶爾可用”變為“日常依賴”。
比亞迪通過天神之眼C系統,將智能駕駛功能普及至大眾市場。15萬級宋L支持跨樓層代客泊車,讓豪華品牌萬元選裝配置成為主流車型標配。中汽研評價其“重新定義L2+級智駕標準”,背后是規模化量產帶來的成本優勢——單套系統成本較行業平均降低60%。以元PLUS為例,升級天神之眼C系統后新增自動泊車、高速領航等6項核心功能,僅需8000元增量成本,實現“分層覆蓋、全域普惠”。
在技術定位上,比亞迪明確天神之眼系統為L2級輔助駕駛,強調“駕駛員是駕駛主體”。試駕中,系統對雙手離方向盤監測嚴格:15秒未接管即啟動聲光提醒,持續無反饋則自動退出并減速。安全冗余設計同樣亮眼:模擬前車急剎時,車輛在距離1.5米處平穩停住,反應速度比人類快0.3秒;團霧天氣中,多傳感器融合提前50米識別限速標志,補足視覺盲區,聚焦高頻場景的安全與實用。
比亞迪釋放的30億元智駕生態建設計劃,標志著技術野心的進一步落地。基于無圖化技術路線的城市領航功能(CNOA)已在2024年12月推送首批車型,可實時識別紅綠燈讀秒、自主通過復雜路口及環島,覆蓋95%以上城市路況。區別于依賴高精地圖的傳統方案,其依靠實時傳感器數據與本地算力,快速適配全國縣市道路。目前,440萬輛L2級智駕車型每天貢獻80萬公里路測數據,推動“數據采集-算法迭代-體驗優化”閉環,如針對濟南電動車混行場景,系統識別率從85%提升至97%。
從體驗營可見,比亞迪拒絕追逐“期貨功能”,而是將高速跟車、自動泊車等高頻場景做到極致,并通過規模化量產讓技術惠及更多用戶。當10萬級秦L EV能穩定高速跟車,15萬級宋L可在復雜地庫自動泊車,這種“接地氣”的智駕體驗,正憑借本土化適配與成本優勢打動消費者。
最后問題來了,一款標配29枚傳感器、覆蓋300+泊車場景、價格與合資品牌入門車型相當的比亞迪王朝網車型,這樣真正把技術紅利轉化為用戶體驗的智能座駕,你心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