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巨虧82億、超6萬司機無證,曹操出行“帶病”沖刺港股IPO
IT三劍客 | 05-04
21061
在網約車市場風起云涌的今天,曹操出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曹操出行”)作為吉利集團孵化的網約車平臺,本應憑借其強大的背景和資源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然而,現實卻如同一盆冷水,無情地澆滅了外界對其的期待。
4月18日,證監會網站發布關于曹操出行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該公司擬發行不超過約1.92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遞交招股書近一年后,曹操出行終于迎來了港股IPO的新進展,但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令人堪憂的問題。
4月30日,曹操出行在港交所遞交更新后的上市申請書。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曹操出行的財務狀況堪憂。在報告期內(2021年—2023年及2024年),曹操出行連續四年處于虧損狀態,報告期各期分別虧損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和12.46億元,累計虧損額為82.41億元。這一數字不僅令人咋舌,更凸顯了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嚴重不足。與此同時,公司的負債總額也在持續攀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的負債總額為112.83億元,流動負債凈額為81.46億元。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樣的財務狀況,無疑給曹操出行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除了財務困境,曹操出行還面臨著業務模式上的重大挑戰。公司高度依賴聚合平臺獲取訂單,2022年—2024年,曹操出行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分別占GTV的49.9%、73.2%及85.4%,同時分別占訂單量的51.4%、74.1%及85.7%。這種過度依賴不僅削弱了曹操出行的自主定價權和市場競爭力,還使其在面對聚合平臺政策調整時顯得尤為脆弱。一旦聚合平臺減少合作或提高抽成比例,曹操出行的業務將受到直接沖擊,甚至可能陷入生存危機。
在合規方面,曹操出行更是漏洞百出。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各期,曹操出行旗下均有大量活躍車輛和司機未取得相應的運輸證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于2022年及2023年12月以及2024年10月,曹操出行品牌旗下分別有216,159輛、307,303輛及592,346輛活躍車輛,其中34,153輛、48,247輛及50,942輛活躍車輛尚未取得運輸證,分別占活躍車輛總數的15.8%、15.7%及8.60%。同期,曹操出行品牌旗下分別有213,515名、305,068名及590,583名活躍司機,其中38,433名、47,896名及65,555名活躍司機尚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分別占活躍司機總數的18.0%、15.7%及11.1%。這一數據不僅令人震驚,更暴露了公司在合規管理上的嚴重缺失。
近年來,曹操出行因無證問題屢次被罰,不僅損害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引發了乘客和司機的廣泛不滿。例如,2024年8月,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曹操出行運營主體杭州優行因提供服務的駕駛人員未取得從業資格證被處罰款1萬元;同月,杭州優行上海分公司因提供服務車輛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被上海市嘉定區交通委員會執法大隊罰款3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曹操出行運營主體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機構近年來累計受到行政處罰3000余次,其中絕大多數涉及“平臺提供服務的車輛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
此外,曹操出行不僅被乘客投訴,還遭到自家平臺司機的“吐槽”。黑貓投訴平臺顯示,共有1萬多條投訴中包含搜索詞曹操出行,相關內容包括亂收乘車費、平臺對司機惡意罰款、判責不合理等。
曹操出行的困境不僅體現在財務和合規方面,更在于其與司機和乘客之間的緊張關系。對于司機而言,曹操出行平臺的高額抽成和不合理判責讓他們苦不堪言;而對于乘客來說,亂收乘車費、服務體驗差等問題則讓他們對曹操出行失去了信任。這種雙輸的局面,無疑讓曹操出行的未來發展雪上加霜。
綜上所述,曹操出行目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巨額虧損、負債高企、業務模式單一、合規問題頻發以及司機乘客雙不滿等問題,共同構成了其難以逾越的障礙。在這樣的背景下,曹操出行的港股IPO之路注定充滿坎坷。未來,曹操出行能否成功擺脫困境、實現逆襲,仍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