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2025年,我為何買了輛“老舊燃油車”?

          阿川說車 | 05-07

          17868

          在我剛進入這一行的時候,帶我的老編輯問我:“你覺得會不會有電動汽車取代燃油汽車的那天?”在《三體》、《星際穿越》這些文學作品的熏陶下,我當時堅定地認為純電動汽車會在2030年左右完全取代內燃機汽車。

          現在離2030年只有五年了,越是臨近未來我們越會發現:真正的未來,其實與我們之前設想的未來還差很遠。

          眼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飛速發展。不用我擺數據,大家僅僅是通過肉眼觀察,就會發現馬路上的綠牌車正在持續變多,隨便打個網約車,基本上都是新能源車。

          但是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我做了一個倒反天罡的決定——入手一臺燃油車。

          當很多人都在反對買燃油車這件事的時候,我自己其實認識到一個問題:燃油車未來有三種結局,但這些結局注定不會讓燃油車或者說燃油時代的造車理念消亡。

          我為什么會買燃油車?

          5月2號當天,我定了一臺來自日本品牌、采用1.5T燃油動力、擁有兩廂結構、提供手動擋的燃油車。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我為什么會定這款車。

          操控、樂趣,這是最核心的兩個答案。其實從興趣愛好的角度出發,即便很多新能源車把零百加速做到了三秒甚至兩秒,但燃油車所能帶來的感受仍然是新能源車無法相比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新能源車就像是用蘋果手機拍照,電腦幫你設定好一切,你只需要把景物框進去就行。但燃油車特別是手動擋的燃油車不同,它們更像是傳統的單反相機,想拍出好的照片,你除了找準位置外,還需要調ISO、調快慢門速度和白平衡參數。

          現在很多新能源車刷圈的確很快,但我想要的并不是最終的圈速成績,而是用跟趾動作征服每一個彎道的樂趣。這種樂趣就像玩GTAOL一樣,如果你一開始就刷了金幣在游戲里享受退休生活,這種并不快樂;但如果你能夠和朋友們一起去做任務、存金幣,就會獲得很多倍的快樂。

          所以從玩樂的立場來說,我認為燃油車仍然有存在的意義,也有被大家認可的基礎。從駕駛愛好者的取向出發,燃油車的第一個結局,就是成為玩家車型。包括性能取向的玩具車,如豐田GR YARIS、本田CIVIC Type R等好玩的兩廂車,也有坦克300、福特烈馬這樣的純粹越野車。

          燃油車的第二種結局,是和普通人做朋友

          我為什么推薦普通家庭去購買燃油車?

          還是用我真正經歷到的體驗來說吧,在五一逛4S店買車的時候,也去看了幾家合資品牌的純電車型。其間,和不少銷售都聊到了一個問題:“我現在這輛車開了十年,下一輛車想買質量好一點的,準備開個十五年,電車靠譜還是油車靠譜?”

          幾乎所有銷售的答案都很明確:長年限用車,還是油車靠譜。

          在不換電、考慮到日歷壽命的基礎上,燃油車在十幾年的用車年限中大都技術穩定,發變系統不會出什么大問題。但電動車的三電質保政策普遍在8年16萬公里左右,即便是終身質保也有每年里程限制。

          其實對于很多家用群體來說,花十幾二十萬買車并不是一件小事。十幾二十萬都花出去了,肯定希望一輛車能用得久一點。

          出于這種最樸素的“省錢理念”,燃油車其實會很有市場。特別是那些油耗又低、質量又可靠的車型,更理應成為家庭用戶的首選。

          就拿豐田卡羅拉雙擎來說,這款十萬級家轎的百公里平均油耗是4L左右,每公里費用約為0.3元。按照16萬公里來計算,它的總計油費約為4.8萬元,疊加保養維修費用的話,16萬公里用車周期的總費用不到6萬元。對比更換或維修電池的成本,經濟型燃油轎車的總計使用成本確實會更低一些,而且在這一成本核算中,我們還沒有疊加車輛的保值率。

          用某位4S店銷售的話來說,“普通人買車不要只看每公里的成本,更要看十年以上的成本。”

          我想再添加一句,汽車并非快消品,而是長期耐用品。如果在未來固態電池技術能夠真正做到二十年耐用、百萬公里無大修并且能把制造成本快速壓縮,那么彼時的新能源汽車可能會真正切斷燃油車在家用市場的后路。

          新能源車的老師是誰?

          今年四月底到五月初的上海車展,有新能源車爭奇斗艷,也有全新的燃油車讓人眼前一亮。

          大眾第五代EA888發動機技術、長城4.0T V8發動機技術,讓我感知到一個問題:新能源時代,并非燃油末法時代。

          大眾家的VTG可變截面渦輪技術、長城的雙渦輪增壓技術以及比亞迪的水平對置發動機技術,讓人大呼過癮,也讓燃油車迷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其實在我看來,這些傳統大型車企對燃油技術的堅持,也是在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反哺或者說借鑒與參考。

          在新能源車大潮尚未來臨的時代,人們對汽車安全最為關注的問題是車身結構的堅固性、氣囊個數。但在如今,面對新能源汽車起火、因駕駛輔助技術不成熟而導致事故的問題,消費者的痛點反而更多了。

          我們不可否認,隨著汽車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監管層面的優化,未來新能源汽車會更加安全,但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燃油車的開發模式其實更值得借鑒與學習。

          相較于新能源車“半年小改款、三年大換代”的產品更新模式而言,燃油車的更新換代周期要慢很多。沃爾沃燃油車系列的換代周期差不多是十年,豐田、大眾等品牌的燃油車換代周期在六到八年左右。

          更長的換代周期,意味著更長的研發周期。在漫長的研發周期里,車企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并加以解決。但在節奏明顯過快的新能源時代,很多車都會處于一種“先上市,再公測,后改進”的狀態。

          這兩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背刺”消費者的案例數不勝數。歸根結底,還是新能源行業太卷,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車企希望快速搶占高地,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研發周期不足、產品不夠成熟。最終導致的問題,是引發用戶和車企的共同焦慮。

          其實很多車企在新能源行業里,都希望能夠像燃油時代一樣慢下來搞研發、用以往的長期主義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這樣,無論是對于用戶體驗還是對于車企的口碑,都有利無弊。

          在這個時候,燃油車的第三種結局也就來了。燃油車背后的開發經驗,可以被新能源汽車行業借鑒、復制。我們認為當新能源汽車能夠做足開發驗證的準備工作之后,新能源汽車們才能真正回歸到長期耐用品的行列當中。

          結語:

          所以,無論如何,燃油車都不應該被時代放棄。內燃發動機的技術越來越強、效率越來越高,這一技術的頑強屬性超乎了我們的預料。而更為深刻的問題,是燃油車無論是技術穩定性還是開發的嚴謹性,其實都可以為消費者帶來一個更可靠的用車體驗,對于秉承著“買大件就得好用耐用”這一理念的用戶而言,燃油車在現階段以及未來仍然會有著重要的地位。

          所以大家現在回過頭來看,還覺得燃油車會被淘汰嗎?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