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華為乾崑智駕還要用那么多的傳感器?
齊宇時間 | 09-15
129896
最近一段時間各大車企都在力推自己的駕駛輔助系統。這原本是件好事,畢竟有競爭才有進步嘛。但我的鄰居老張卻犯起了愁,他說有些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
其實老張的需求很簡單,就是要一臺大六座混動SUV,但駕駛輔助功能必須要靠譜。
華為乾崑智駕,省心

選車這件事就如同所有事物一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了解了老張的需求后,這結果就好辦了。既然是混動大六座SUV,那就一定要看看最新上市的首批搭載華為乾崑ADS 4的深藍S09,純電續航可以行駛310公里,日常城市通勤基本一周充一次就可以了。而且5C超充的時間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了,例如電量從30%充到80%,只需要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增加160公里以上的純電續航能力,真正省時又省心。
華為乾崑智駕,省心更安全

而說到省心,那就不得不說深藍S09的駕駛輔助系統了。誠然,目前的駕駛輔助系統還是僅限于輔助駕駛員的地位,但不同駕駛輔助系統的助力水平卻是千差萬別的。例如大家都知道華為乾崑智駕好用,而目前深藍S09所搭載就是最新版本的華為乾崑ADS 4駕駛輔助系統。像是別人家還在追求的車位到車位功能,在這臺車上已經升級到了2.0版本,不僅支持高速ETC,即便是跨城通勤也可以實現“0”干預。

尤其是對于體型相對龐大的大六座SUV來說,最讓人頭疼的停車難題,也有了終極破解方案。深藍S09支持泊車輔助APA、遙控泊車RPA、離車泊入EPA、代客泊車AVP功能,而且巡泊一體的體驗也進行了升級,可以直接導航到目標車位,一鍵抵達地庫、園區,在3D地圖界面就能選定要停泊的車位。

其實選車就如同選股票,不能光看它現在的基本面表現怎么樣,還要看其未來的走勢如何。深藍S09有著多種且數量眾多的環境感知硬件,其依托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多維感知系統,遠超人類的感知范圍。那么深藍S09為什么不采用成本更低的純視覺方案呢?其實從邏輯上不難理解,如果是純視覺駕駛輔助方案,在系統內整合單一來源的信息對于車企來說確實難度更低,但純視覺方案帶來的問題是需要大量且不停地視覺學習,做到“認識”物體后才能進行感知和避讓,面對不停增加的龐大數據,純視覺方案的“學無止境”在面對突發狀況確實會不穩定。因此把目標放到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華為乾崑智駕的融合感知路線才是正確的道路。

在2025深藍汽車秋季新品全球發布會現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靳總就有著非常詳盡的解釋:純視覺方案只是被動感光,需要學習無窮多的知識才能應對。而激光雷達是主動感知元件,只要發現障礙物就可以了,從而規避了純視覺方案可能“沒學過”的弊端。因此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多維感知系統一定會比純視覺方案更安全。

除此之外,深藍S09還引入了全新的WEWA技術架構,從而徹底重構了自動駕駛學習與決策的模式,開始向著從“類人”到“超人”的方向在逐步跨越。在應對各類復雜停車場景的同時,全維防碰撞系統CAS 4.0也在提供著全向的防碰撞輔助功能。

就以最新發布的華為乾崑8月出行報告為例:截止到2025年8月31日,華為乾崑車位到車位功能累計使用了330萬次,輔助駕駛里程5.97億公里,其中城區輔助駕駛就占了1.61億公里。整個8月里,華為乾崑智駕的輔助駕駛活躍用戶數足足有著82.1萬人之多,環比也增加了7.3%。這在業內已經不是第一梯隊了,妥妥就是個實實在在的地表最強王者地位了。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乾崑智駕在整個8月中,還避免了17.3萬次可能發生的碰撞事故。有著如此之高的海量數據作為基礎,這套系統在未來自然而然就會變得越用越順手,越用越值得信賴了。
結語

在選車的過程中,我和老張也深入探討了目前市面上所流行的駕駛輔助系統在不同技術路線上的爭議。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輔助駕駛硬件確實在系統決策時沒有很大的“話語權”,僅僅是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但老張也認可我的觀點:正是因此,如果是以“安全優先”為第一原則,激光雷達則是萬萬不能被取消掉的。雖然華為乾崑智駕目前所選擇的這條路很難,但難而正確,才是通向未來的唯一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