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電動化不講概念只拼效率,廣汽領程T9上市
水滴 吳優 | 11-21
34465
2025廣州車展上,廣汽領程發布了新能源重卡T9,起售價43.99萬元。這臺車的出現,并沒有刻意走“參數轟炸”路線,而是更清晰地圍繞一個核心問題展開:新能源重卡,能不能真正適配高強度運營場景。

T9主要面向港口、礦區、鋼廠等固定線路、高頻運輸環境,這些場景對車輛的要求其實非常直接:能耗要低、自重要輕、穩定性要高。也正因如此,廣汽領程沒有選擇“油改電”,而是從零開始進行正向研發,從平臺結構層面重新定義電動重卡的技術邏輯。這種路線周期更長、成本更高,但換來的,是更適配電動化需求的底盤結構和整體效率。

在能耗方面,T9搭載自研三電系統,整車綜合電耗控制在1.1kWh/km左右,這一數據的意義,并不在于“好不好看”,而是直接影響車隊運營賬本的真實成本。重卡每天高頻跑車,哪怕每公里節省一點電,長期累積都是可觀的差距。

另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虧噸”。新能源重卡因電池系統普遍偏重,往往會壓縮載貨空間。T9通過輕量化設計,將整車自重控制在8.9噸左右,比不少同級車型更輕,這在實際運營中意味著更大的有效載重空間,也是司機和車隊更能直觀感受到的變化。
在設計層面,T9并沒有過多強調視覺沖擊,而是采用低風阻車身結構,風阻系數降至0.4Cd,這類設計更多服務于能耗表現和穩定性,而不是單純的“外觀表達”。

智能化方面,T9的重點并非炫技,而是圍繞運營管理展開,例如能耗分析、遠程監控、路線優化及車輛狀態管理等功能,更多是為車隊管理者提供工具,而非強調駕駛層面的“智能體驗”。這種思路也更符合商用車的實際屬性。
補能體系同樣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廣汽領程與華為合作推進兆瓦級超充網絡,目標將補能時間壓縮到20分鐘以內,目前正優先覆蓋大灣區物流干線。但從現實角度看,補能網絡的成熟度仍需要時間,這依然是新能源重卡能否大規模普及的關鍵變量。

從整體來看,T9并不是一款試圖“制造話題”的產品,而更像是一次偏務實的產品表達。它沒有刻意渲染“顛覆”,而是用能耗、載重、結構優化這些看似冷靜的數據,回應行業真實存在的使用痛點。
在新能源重卡從“概念導入期”走向“效率驗證期”的過程中,T9更像是一個信號:市場正在從看熱鬧,轉向算細賬。誰能真正跑得省、用得穩,誰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競爭中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