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下載

          logo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資訊詳情

          網上沒贏過,現實沒輸過——豐田在華60年經歷了哪些?

          車叫獸 | 2024-12-25

          22861

          可能很多人都聽到過“豐田要倒閉”或者“氫燃料電池車=移動炸彈”之類的新聞。而在這些吸睛的標題下,往往還有著不少正兒八經、有理有據的論據作為支撐。恰逢豐田入華60周年,今天我們就順著這些黑料扒一扒,“式微”的豐田究竟在忙些啥,悶聲不響的它難道真的廉頗老矣了?在大環境的下行和國內新勢力在網絡中占領上風的背景下,“豐田面臨倒閉”的新聞確有幾分令人信服的味道。如何驗證?最直觀的方式當然就是看銷量和財報。

          2023年,豐田全球銷量達到了1049萬輛,穩坐全球銷量冠軍寶座,排在其后的則是大眾、以及如日中天的特斯拉等強勁對手。而在中國市場,豐田2023年銷量接近180萬輛,同樣穩居外資品牌前列。2023財年,豐田的凈利潤為約 2.8萬億日元(約合 200億美元),這個數字在全球汽車行業都是領先的。在事實數據的支撐下,豐田“倒閉”的新聞不攻自破。明明銷量、利潤、市場份額都沒有顯示出衰退的跡象,豐田又是在哪些方面“招黑”了呢?

          創新不忘本——豐田的新能源轉型

          在新勢力品牌動輒“一年三更”的襯托下,豐田等傳統合資品牌的轉型速度在現階段看來確實不占優勢,但豐田的“慢”真的是因為無能或滯后嗎?豐田在全球汽車市場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它的產品研發不僅僅考慮當前市場的熱點,還要兼顧全球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以及未來技術的持續投入。所以,豐田的戰略雖然不如一些新勢力那樣,靠短期內迅速推出新車來吸引眼球,但多元化的技術儲備和穩健的市場戰略或許會讓其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此外,豐田轉型新能源其實并不晚,早在20世紀90年代,豐田就已經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量產混合動力車普銳斯,開創了新能源車的先河。在如今競爭激烈的BEV領域,隨著e-TNGA平臺的問世,豐田也向世人展現了龐大的產品矩陣。然而,除了當下主流的混動和純電方案,豐田其實一直在另一個或許更接近未來的領域下著一盤大棋——氫燃料電池技術。說到氫燃料電池,這也是豐田被黑最多的點之一。很多人覺得氫能只是一個噱頭,甚至放出氫燃料車就是移動炸彈的言論。我認為科技的進步總是伴隨著意外和驚喜,如果因為一些不穩定因素而止步不前,無異于因噎廢食。畢竟,BEV當前依然存在不少難以解決的痛點,而在固態電池完善之前,豐田已經在氫能源汽車領域做出了一些成績。

          豐田Mirai作為氫燃料電池車的代表,僅需幾分鐘的補能,即可獲得超650公里的續航。而在環保方面,氫氣燃燒后只會產生水,且具有較高可再生性,相比需要先發電再充能的純電車,也會更友好。可能你會說,既然氫能源那么好,為什么沒有廣泛鋪開?這其中確實涉及到技術成熟度或補能便利性等等問題,但實際上氫能在普通消費者視野之外的領域已經有所應用,比如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豐田的氫燃料電池大巴就曾擔任過賽事交通保障成員之一。搭載豐田第二代氫燃料電池技術的FC大巴為全球觀眾展示了什么叫真正的綠色低碳,也證明了氫能作為清潔能源的潛力不可估量,將成為推動社會低碳轉型的重要力量。

          傳承不守舊——豐田的智能化創新之路

          豐田的智能化戰略在bZ系列車型中得到了全面體現。搭載了最新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的bZ系列提供預碰撞安全、車道保持輔助和自適應巡航等功能,并能夠通過OTA升級保持常用常新。此外,車輛也具備實時動態調整能力,如在復雜路況中自動優化行駛模式,確保安全與舒適性。

          在智能網聯方面,bZ系列配備了全新一代智聯車機系統,支持語音識別、在線導航及遠程控制等多項便捷功能。車主可以通過App遠程操作充電或空調設置,體驗更加智能化的用車生活。豐田在bZ系列中融入了接近L2-L3級別的駕駛輔助功能,如全速域自適應巡航和智能泊車系統,可在多場景下輔助駕駛者高效操作。未來,豐田計劃推出適應城市交通的更高階自動駕駛技術,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通過引入OTA遠程升級功能,豐田為bZ系列提供了長期進化的可能,從功能優化到新增應用場景,持續滿足用戶需求。豐田的目標是讓技術真正服務用戶,打造安全、便捷、舒適的智能出行體驗。

          出行的“眾生平等”——豐田的社會責任

          在做好產品和技術創新之外,對一家車企而言還有哪些重要的事?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宣傳,畢竟一款好的產品,沒有遙遙領先式的宣發,或許也很難獲得亮眼的成績。然而豐田貌似選擇了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方案——承擔社會責任。豐田想要改變的并不僅僅是個體的用車體驗,而是給整個社會層面帶來改善和進步。豐田的“Mobility for All”概念,讓我們不僅看到豐田的產品創新,更看到了它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這個概念的目標是通過創新的出行解決方案,實現讓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移動的世界。

          比如,豐田專為行動不便人群設計并推出的福祉車系列。無障礙的上下車功能,給予那些行動不便的朋友離夢想更進一步的機會。豐田通過這個系列展示了它對社會責任的深刻理解——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交通工具的進步和發展所帶來的便利。目前,豐田在國內已經擁有賽那、格瑞維亞、海艾士、柯斯達的福祉版車型。以及即將推出的bZ3福祉改裝版,其是豐田在國內第一款通過安全測試,并取得正式公告的副駕駛位旋轉座椅的純電動福祉改裝車,未來還將通過網約車和租賃模式,為更多人提供優質的出行服務。

          豐田未來的本土化戰略與創新產品

          對未來有宏圖大志固然是好事,但一步一個腳印走好當下也很重要。有人可能會覺得,豐田之所以在國內互聯網上“沒贏過”,與其在中國本土化戰略有關。隨著入華60周年的節點到來,豐田也調整了市場戰略,從“For China”轉變為“With China”。首先,是開展與本土企業的合作,例如與比亞迪的合作。早在2020年,雙方就成立了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鉑智3就是一臺由豐田和比亞迪聯合開發,采用弗迪電池,由豐田制造的車型。除此之外,豐田全球車型智能駕駛方案也將采用豐田+華為+Momenta三方聯合方案模式。未來,豐田全球車型將采用華為提供的硬件,Momenta提供的軟件算法,以此快速追近智駕輔助的前列。

          合資廠商這邊也開啟了中國自研時代,通過全面自立化的當地產品研發體質,基于豐田深厚的造車經驗,借用國內先進技術與本土化團隊的經驗,更好地滿足中國用戶的喜好和要求。今年廣州車展亮相的bZ3C和鉑智3X便是最新成果。

          除了在家用車領域的發力,文化推廣也被提上日程。從今年開始頻繁出現的GR活動就不難看出,豐田已經開始著力用性能車來增強消費者的品牌認同感。GR Supra、GR Yaris在中國市場的出現讓很多日系車迷倍感滿足,未來,豐田也計劃進一步拓展GR系列產品線,特別是針對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推出更多富有運動氣息的車型。

          寫在最后

          從電動化到氫能,從智能化到社會責任,豐田正通過一系列創新技術和前瞻性戰略,展現出它作為全球汽車巨頭的雄心壯志。網絡上的 “黑料”無法掩蓋豐田的光芒,但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恰恰是豐田如何在挑戰面前應變、在創新中超越自己。正如豐田一貫的精神——在未來的道路上,豐田將繼續走在行業的前沿,始終做“汽車界的常勝將軍”。

          水滴汽車公眾號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汽車資訊
          水滴汽車
          掃碼下載水滴汽車APP

          熱門評論(0)

          加載更多

          熱門車系資訊

          更多 >

          D7 DMH

          12.58-14.58萬元

          雅閣

          17.98-25.98萬元

          奧迪 e-tron

          54.68-64.88萬元

          杰德

          12.99-18.38萬元

          思域

          11.99-16.99萬元

          1. 北京水滴交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水滴汽車 京ICP備17030485號-2 京公網備 110101020036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