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陷“寶華韋健”音響風波,誰該為消費者信任“買單”?
汽車維基 | 02-24
38664
“安全不只關乎鋼鐵之軀,更在于對承諾的永恒堅守。”
這場始于信任危機的風暴,或許終將成為沃爾沃重塑行業標準的里程碑。
2025年初,一場由“寶華韋健音響疑似造假”引發的輿論風暴,將沃爾沃這個以安全著稱的北歐豪華品牌推上風口浪尖。當#多名沃爾沃車主懷疑4S店裝配山寨音響#的話題登上熱搜,公眾的質疑如同鋒利的冰錐,刺破了汽車行業長期存在的“廠商-經銷商”責任模糊地帶。
在這場風波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起產品質量爭議,更是一場關于品牌信任體系能否經受住利益誘惑拷問的考題。
值得深思的是:當消費者權益受損時,責任究竟該由誰來承擔?經銷商的不規范操作是否等同于品牌價值觀的崩塌?
廠商與經銷商的“楚河漢界”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沃爾沃車主反饋在4S店購車時,所獲贈送的“寶華韋健”音響及水晶擋把,被網友指出“寶華韋健”的“Bowers & Wilkins”的“W”中間存在間隔,變成了“VV”,與正品標識不符。
隨后在2月12日,沃爾沃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發文回應,沃爾沃表示,高度重視近期部分客戶反映的“新車銷售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問題,事件發生后,沃爾沃汽車第一時間展開專項調查。沃爾沃稱對原廠配件實行嚴格的全鏈路溯源管理制度,每一件原廠配件均符合全球統一的質量標準,為客戶提供安心、無憂的用車體驗。
在筆者看來,這件事其實并不復雜,涉事的“寶華韋健”音響作為沃爾沃車型的選裝配置,其采購、安裝本應在品牌方監管體系內完成。但涉事4S店可能通過某些方式突破監管:利用信息不對稱以“專車專用配件”名義替換非原廠產品;在售后加裝環節使用非官方渠道配件。簡單來說,就是經銷商行為,讓品牌方背鍋了。
而這次事件的核心矛盾就在于,授權經銷商對原廠服務承諾的背離。
根據沃爾沃官方聲明,原廠配件需符合全球統一質量標準,且全鏈路可溯源。在聲明中清晰劃定了品牌方與經銷商的責任邊界:沃爾沃作為生產商,負責制定標準并輸出合規配件;而4S店作為服務終端,應嚴格執行服務流程。
這種越界行為本質上是經銷商對沃爾沃“安全、透明”品牌價值觀的背叛。
正如沃爾沃在聲明中強調的“加強對授權經銷商的監督管理”,其應對措施已直指問題根源——廠商與經銷商并非利益共同體,而是互為質量防火墻的監督者。歷史案例也反復印證:經銷商管理失序,才是豪華車市場最大的“灰犀牛”。
其實汽車行業中“廠商強管控、經銷商弱執行”的問題存在已久,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受理的投訴中,34.7%的售后糾紛源于經銷商私自更換非原廠配件。
從行業視角看,汽車品牌與經銷商的關系猶如“共生體”——廠商依賴經銷商拓展市場觸角,經銷商則依托品牌溢價獲取利潤。但這種模式的脆弱性在于,經銷商可能為追求短期利益而突破規則。當經銷商的短期利益與品牌長期價值沖突時,部分4S店會選擇鋌而走險。
沃爾沃的“安全基因”與制度護城河
至于這件事究竟是否該沃爾沃品牌方負責,從法律層面看,《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經銷商、售后服務商銷售或者提供配件應當如實標明原廠配件、質量相當配件、再制造件、回用件等,明示生產商(進口產品為進口商)、生產日期、適配車型等信息,向消費者銷售或者提供原廠配件以外的其他配件時,應當予以提醒和說明。”
該條款直接將“配件真實性告知義務”鎖定在經銷商和售后服務商層面。沃爾沃作為供應商的法定責任,僅限于向授權渠道提供符合標準的原廠配件,并確保配件流通可追溯。
沃爾沃在聲明中強調“零件終身保僅適用于原廠配件”,實際上已盡到告知義務。品牌方與經銷商的關系本質上是標準輸出方與執行方的契約關系——沃爾沃制定質量規則,4S店承諾遵守規則。更深層的行業邏輯在于:沃爾沃從未從配件造假中獲益。
所以結論也顯而易見,這次寶華“偽”健音響事件,完完全全是經銷商自己的責任,與沃爾沃品牌并無關系。
盡管如此,沃爾沃品牌方仍然迅速響應、真誠致歉,并采取公開透明、嚴格質控、強化監管等措施。在企業責任感上,沃爾沃是值得被信任的。
其實從品牌基因看,這家誕生于1927年的車企,早就將“安全”二字刻入骨髓——從發明三點式安全帶無償開放專利,到首創孕婦碰撞假人研發體系,其商業邏輯始終圍繞“長期主義”展開。這種價值觀投射到售后服務領域,便催生出極具行業標桿意義的制度設計。
沃爾沃的“零件終身保”政策更是堪稱破局之舉:自2020年起,車主在當地任意授權經銷商處購買并安裝原廠指定零件后,即可享受終身保修(非外力損壞)。這一政策背后是驚人的成本投入,單個配件終身維保成本會大幅提升。但沃爾沃仍堅持推行,因為其深知售后服務不是成本中心,而是品牌信任的放大器。
在數字化服務層面,沃爾沃更構建起透明的“養修旅程7步驟”體系。從預約到調研,每個環節均實現數據留痕與實時同步。
以車主更換剎車片的經歷為例:系統自動推送施工進度照片、舊件處置視頻,甚至展示配件溯源碼對應的瑞典工廠生產線錄像。這種“玻璃房式服務”徹底顛覆傳統汽修行業的黑箱操作,將信任建立在技術賦能的確定性之上。
當然,“透明”不應是企業的加分項,而該成為汽車后市場的及格線。縱然再嚴密的制度設計,也需直面人性的利益博弈。但值得肯定的是,沃爾沃在此次事件中展現了百年品牌的擔當——不推諉、不護短。
信任重建沒有快捷鍵,但甚至“安全無法平替,服務亦無捷徑”的沃爾沃品牌卻在鋪設與消費者之間的柏油路。經銷商的一時貪婪,更不應成為埋葬品牌信譽的推手。
結語
對沃爾沃而言,這場風波反而成為檢驗品牌成色的試金石。用“零件終身保”對抗行業潛規則,用“養修旅程7步驟”打破信息不對稱,用“服務透明指數”重建質量共識,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被動防守的品牌,而是一個主動重構行業標準的革新者。
正如其“讓安全,更周全”的服務理念所昭示的——真正的安全從不局限于鋼板厚度,更在于制度設計能否守護信任的每一道裂縫。在這個萬物皆可“平替”的時代,沃爾沃的選擇證明:有些價值無法妥協,因為信任一旦破碎,再精湛的工藝也黏合不起用戶心中的裂痕。
而這,正是所有渴望基業長青的車企應有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