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發動機,本田何以安放 “靈魂”
汽車門網 | 03-20
22090
近日,據《日經新聞》報道,本田決定將位于廣州的東風本田發動機工廠的52萬臺產能減少50%,相當于本田中國市場燃油車銷量的三成。
報道稱,在中國市場,由于本土企業的攻勢,純電動汽車正在迅速普及。本田正陷入苦戰,將加快結構改革。
本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在華累計只交付了852269輛新車,同比大跌31%的同時,創下了十年來在華銷量的新低。
2020年達到銷量頂峰后,本田中國市場的銷量一直出于下滑之中。四年之后,本田在華銷量跌去了近一半。
銷量下滑之下,本田的產能利用率不斷降低。于是,本田開始調整中國的產線。在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執行役常務中國本部長、本田中國總經理、本田技研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五十嵐雅行看來,“本田會急速采取措施去應對環境的變化。”
五十嵐雅行表示,“從經營層的角度來看,現在本田有兩個策略,第一個是必須快速應對新能源車市場份額擴大的現狀;第二個是現在燃油車銷量降幅很大,我們會考慮是否在生產力方面做調整。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也是需要去解決的兩個問題。”
去年7月,本田宣布,將通過關閉工廠等舉措,削減中國市場約三成燃油車產能,相當于本田全球產量的一成左右。
去年10月,產能5萬輛的廣汽本田第四生產線關閉。11月,產能24萬輛的東風本田第二生產線停產修業。今年1月,廣汽本田一家工廠停產。三個工廠停產后,本田在中國的汽車總產能由149萬輛減少至96萬輛。
據悉,除了縮減發動機汽車的生產體制之外,本田今后還計劃減少燃油車的車型數量。未來,本田在華將積極推進向純電動汽車轉型。本田中國本部長五十嵐雅行表示,2025年,本田在中國上市的新車中80%為能源汽車。本田計劃,到2035年將在中國市場實現純電動車銷售占比100%的目標。
去年4月,本田中國正式發布了全新電動品牌“燁”,并規劃了燁S7、燁P7和燁GT CONCEPT三款車型。本田中國計劃在2027年推出6款燁品牌的新車型。
去年9月和11月,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新能源汽車工廠相繼投產,建立了24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
不久前,東風本田燁S7以本田S7身份投放市場,廣汽本田P7、燁GT CONCEPT也將與中國消費者見面。
另外,本田還將于今年4月在中國成立負責汽車智能化相關策劃和軟件開發的“智能化統括部”,加快軟件開發的速度。同時,本田也將提高駕駛輔助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娛樂功能,并引入華為、科大訊飛等中國車企的相關技術,以提高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
不可否認,本田中國電動化戰略很明確,也有著清晰的規劃。不過目前來看,加速電動化的本田在華仍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當前,中國本土車企的電動化起步更好,發展更快,尤其是智能網聯等技術更先進。比亞迪、吉利等中國一線汽車制造商和小鵬、零跑、小米等造車新勢力都有很強的市場話語權。相比之下,本田在華電動化起步更晚,技術也不占優市場地位處于弱勢。
本田電動車的市場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
公開數據顯示,上市至今兩年多來,本田e:N系列所有車型單月最高合計銷量只有2000多輛。2024年全年,e:N全系只賣出了不到7000輛,單月平均銷量不足600輛。這樣的表現還不及比亞迪秦、宋等車型單車一周的銷量。這已經反映出了目前本田的純電動車存在感。
更應指出的是,近兩年來,中國車市的“價格戰”不斷升級。《日經新聞》指出,中國企業正在展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車的降價競爭,需求減少的發動機汽車的價格降幅巨大。應對價格競爭也是本田一個沉重的負擔。
而本田,似乎還沒完全做好準備。
3月6日上市的本田S7,將指導價定在了25.99萬-30.99萬元。消息一出,立即引來了如潮的評論。
很多人沒想到,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增配降價聲中,東風本田給本田S7定了個高價。
作為全球最“擁擠”的電動車市場,當前的國內中型純電SUV市場上強手如云。特斯拉Model Y、極氪7X、智界R7都是市場上的熱門選擇,備受青睞的小米YU7也即將入市。論智能化、論市場熱度,本田S7都要略遜一籌。
這其中,該細分市場公認的標桿車型——特斯拉Model Y起售價已經下探到了24.99萬;智界R7起售價24.98萬元,極氪7X指導價22.99萬-26.99萬。從坊間輿論來看,即將入市的小米YU7起售價也大概率低于25萬。
但本田S7需要面對的潛在競品遠不止以上幾個。
產品定位更高的新款小鵬G9,起售價大幅下探到了24.99萬元;與小鵬G9同級的零跑C11純電版起售價只要15.18萬。而與本田S7同級的深藍S07純電版,終端起售價更是下探到了13.99萬。本田S7價格貴了一倍。
再說兩句,垂直平臺公開信息顯示,寶馬iX3的終端綜合優惠價已經下探到了26.7萬;奔馳EQE SUV的終端報價30出頭。
一句話,25.99萬—30.99萬價格區間,無論同級車型還是級別更高的車型,選擇太多。本田S7的價格沒有任何優勢。
日前網傳一張聊天截屏顯示,本田S7開售36小時只收到 20個大定訂單已經說明了其市場青睞度。
當然,作為一輛傳統合資純電SUV,本田S7先天的品牌號召力一定程度上印象了市場表現。但也要看到,與本田S7同一天上市的廣汽豐田鉑智3X,上市僅1小時訂單就突破了1萬個。說到底,市場還是認為本田S7的價格高了。
看到本田S7的價格后,有媒體直言,東風本田不愿脫下長衫。而這,也給本田中國市場的表現蒙上了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