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噸鋼卷也軋不垮車身,東風本田S7也太硬核了!
ams車評 | 04-21
21467
在汽車行業,談安全從不是一句口號。但如果你看到一輛車連續承受5次“5噸重鋼卷軋車”的硬核挑戰后,還能正常開門,那它的安全性能,確實不得了!
前不久,東風本田S7完成了一場行業罕見的“鋼卷軋車挑戰”,模擬5噸重鋼卷從貨車和叉車跌落。結果不禁讓人驚嘆,車身沒垮、車門能開、乘員艙保持完整。它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聊一聊。
這挑戰有多狠?說白了就是“被鋼卷撞”
5噸鋼卷是什么概念?相當于一頭成年亞洲象從高處滾落。東風本田S7接受了5輪真實撞擊測試,且每輪都毫不手軟。
正面撞擊:5噸重鋼卷從貨車上以15度角滾動至地面,并在地面上繼續滾動5米,正面撞擊對向以約30公里/小時行駛的東風本田S7車頭位置,通過圖片可以看到,車頭正常吸能潰縮,機器蓋隆起折彎,主副駕氣囊彈出,乘員艙完好,門把手彈出,SOS啟動。
正面極度偏置撞擊:同樣是5噸重鋼卷從貨車滾落以15度角滾動至地面,并在地面上繼續滾動5米,正面極度偏置撞擊對向以約30公里/小時行駛的東風本田S7撞擊主駕側,車身結構穩定,所有相關氣囊正常開啟。
側向撞擊:同樣是5噸重鋼卷從高1.8米的貨車上以15度角滾動至地面,在地面上繼續滾動了2米,可以看到鋼卷撞擊副駕B柱,車身未明顯變形,車門可正常開啟。
主駕A柱沖擊:這次是鋼卷從叉車上以約20公里/小時的速度沖向東風本田S7,并在主駕A柱處上方掉落,A柱僅被撞出了輕微凹痕,車門可正常開啟。
副駕A柱沖擊:最后一輪測試,同樣是叉車以約20公里/小時的速度沖向東風本田S7,這次副駕A柱也僅有輕微凹陷,乘員艙未受影響。
五輪測試下來,東風本田S7不僅“扛住了”,還能從容“走下戰場”。這背后靠的,可不是好運。
用料夠狠,底子夠硬,才是真正的安全底氣
能在極限測試中“生還”,靠的是東風本田S7從結構到配置的全方位硬核。
首先是車身用料:高強度鋼占比高達68%,其中25%為1500MPa熱成型鋼,相當于潛水艇耐壓艙級別的強度;車身扭轉剛度超過4萬牛·米/度,能抵抗強烈碰撞下的較大形變。此外,主被動安全系統全面覆蓋,氣囊響應迅速,SOS系統即時啟動,關鍵時刻一秒都不拖。
A柱的“黑科技”,關鍵時刻頂得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風本田S7的5層A柱結構,同級獨有。它包含了三層1500MPa熱成型鋼與一層980MPa高強度鋼,配合本田專利的電阻焊技術,確保車身結構極端碰撞下仍能保持完整形態。
在第4輪和第5輪測試中,5噸鋼卷直接砸向A柱位置,結果只是撞出了輕微凹痕,沒有侵入艙內。這根“頂梁柱”真的頂住了。
電池安全,同樣是“看不見的防護圈”
第三輪側撞測試中,撞擊波及到電池包區域,但東風本田S7幾乎毫發無傷,這歸功于,它采用了國內最大噸位1.2萬噸一體壓鑄鋁殼體,并配有15層硬核物理防護。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的分體隔離冷卻系統與雙高壓開關配置,將熱失控風險消滅于無形之中。這就是說,電池也有能力“自己保護自己”,不給整車添亂。
結構設計“以柔克剛”
挑戰結束后,有關專家也從物理視角解讀了東風本田S7的抗沖擊原理。通過三層遞進式傳力結構,東風本田S7能在沖擊發生的瞬間迅速分散撞擊能量:上層:引擎蓋折彎,緩沖初始沖擊;中層:蜂窩吸能盒吸收30%能量;下層:副車架剛性抵御沖擊侵入。加上A柱和防火墻形成的防線,整個車艙像個“安全堡壘”。所以說能量雖猛,但傳遞路徑精準,力的作用被有效化解,這才是真正的“以柔克剛”。
寫在最后
這一次鋼卷挑戰,東風本田S7不僅“活下來了”,還通過極限碰撞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它的安全基因。更別忘了,它還榮獲了“2024中國十佳車身”稱號,是實實在在的權威認可。在智能化、電動化不斷加速的今天,東風本田S7用一場硬核挑戰提醒我們:真正的豪華,是看不見但能救命的安全。所以,買車看配置、看續航沒錯,但別忘了,真正重要的,是關鍵時刻能保護你的那一層“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