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推倒了桎梏智電新物種覺醒的“墻”
水滴汽車 殷楠 | 04-23
25413
終于,桎梏智電新物種覺醒的“墻”被推倒了。
4月21日,全球新能源科技巨頭寧德時代在“邊界·覺醒”超級科技日上,發布了三款硬核產品——寧德時代驍遙雙核電池、寧德時代鈉新電池、寧德時代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不僅將“充電效率”、“低溫性能”、“能量密度”、“安全”等動力電池關鍵參數提升至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讓外界驚嘆,“能超越寧王的只有寧王”;更重要的是,寧德時代以“六代機”式的顛覆性創新,夯實了新能源產業的技術基座,為智電汽車的全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邊界·覺醒”的關鍵:鈉新電池改寫“唯鋰獨大”現狀
當前汽車在各種智能黑科技的加持下,正在向具備無限可能的新物種進化。但隨著嘗鮮期過去,人們愈發認識到,決定智電汽車普及速度的不是智,而是電。就像人,必須有強大的心臟持續向全身輸送血液,大腦才有迸發奇思妙想的可能。對于智電汽車來說,無論是2秒級零百加速的驚人動力,還是超人的AI智駕智艙能力,都要以“電”為前提,“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
寧德時代一直致力于為智電新物種打造強大心臟,每一次發布新產品,都是對動力電池關鍵指標的全面刷新。比如寧德時代的重磅產品神行超充電池,直擊“充電不如加油快”的用戶核心痛點,一經發布便成為技術標桿,開啟了業界對充電效率的“軍備競賽”。很多人認為,不久前友商的10C電池就是天花板了,誰知今天寧德時代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又一次打破超充上限,成為全球首款峰值12C兼具800公里純電續航的磷酸鐵鋰電池,5分鐘充好,10分鐘充飽,從此電車用戶再也不用羨慕燃油車。
但千萬不要認為寧德時代只是在卷參數,此次寧王三箭齊發,一箭比一箭更狠。如果說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讓外界看到“能超越寧王的只有寧王”,那么鈉新電池彰顯的,則是寧德時代變不可能為可能,重塑產業格局的能力。
我們理想中的動力電池,要在能量密度、充電效率、低溫性能、循環壽命、安全性、成本這六大方面均有優異表現。但現實中,這些要素往往相互制約,形成了多個“不可能三角”。想要魚和熊掌兼得難如登天,既須破解涉及多學科的系統性難題,又要符合車規級的苛刻標準,所以目前能走通的路并不多。
也正因為此,動力電池技術上的每一次重大技術突破,對整個行業和市場的影響都是非同小可的。像寧德時代此次發布的鈉新電池,不僅兼顧性能、安全和成本,實現了驚人的“鋸斷不起火”、峰值5C快充、175Wh/kg全球鈉電最高能量密度、-40℃環境下90%可用電量,更改變了動力電池“唯鋰獨大”的現狀,解決了能源“卡脖子”難題。
要知道,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鈉離子電池就因原材料資源豐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優勢,幾乎與鋰離子電池同步啟動研發,但其循環壽命低、充放電速率低等缺陷也非常明顯,業界久攻不下,遲遲無法應用。如今寧德時代是全球首個實現大規模化量產鈉電池的廠商,背后的含金量可想而知——鈉性能邊界的突破,正是“邊界·覺醒”的關鍵。
一款斷代式產品,兩個顛覆性技術,打造動力電池最優解
需要指出的是,寧德時代的“邊界·覺醒”并非單點而是多維覺醒,除了在鋰電之外開辟全新的鈉賽道,寧德時代更上一層樓,推出了驍遙雙核電池,用“雙核架構”打破單一化學體系邊界,從電池的化學體系、能量管理、安全冗余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度整合與協同創新,實現全場景需求覆蓋,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多核時代”。
筆者了解到,寧德時代驍遙雙核電池擁有兩項顛覆性技術,一是“雙核架構”,將一個電池包分成兩個獨立能量區,從而實現五大雙核功能,包括高壓雙核、低壓雙核、結構雙核、熱管理雙核以及熱失控安全防護雙核;二是自生成負極技術,通過讓元素以金屬的形式沉積在集流體上,代替了傳統的石墨負極材料,實現能量密度的躍升,可在同樣的電池包空間內配置超雙倍的電量,支撐起更長的續航。
別小看“一分為二”的操作,首先,多一個核,是為安全再上了一層“金鐘罩”。隨著輔助駕駛技術的快速普及,人們愈發認識到冗余對于系統安全的重要意義。作為智電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系統更需要上個“雙保險”。
寧德時代驍遙雙核電池配合全新升級的BMS智能管理系統,將在未來L3、L4級輔助駕駛時代為整車提供更穩定可靠的供能保障。當駕駛過程中遇到動力系統問題急需切換備用動力時,可實現兩個能量艙之間的毫秒級切換,幫助新能源汽車從容應對行駛過程中的突發情況。
同時在日常駕駛中,這種開創性的“電電增程”技術,也能結合車輛的行駛狀態和用戶駕駛習慣,智能調控兩個能量區的分配策略。
其次,多一個核,也是多無數種智電選擇。目前,寧德時代已推出了4種跨化學體系的雙核解決方案。其中,鈉鐵雙核電池充分利用了鈉新電池的低溫性能,為用戶帶來“不止低溫更要遠航”的極致體驗;鐵鐵雙核電池由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與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搭配組成,可顯著提升續航和充電速度,讓每公里的通勤成本低至一毛錢,比地鐵還劃算;三元鐵雙核電池則由“三元體系電池+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組合而成,適合搭載在越野車、運動型車型上,更好地兼顧功率與續航,以及購車成本與使用體驗;此外,“三元電池+三元自生成負極電池”搭配的雙三元雙核電池更進一步,既能在賽道上釋放雷霆之力,又能在長途跋涉中穩如磐石,讓每一公里都成為極致駕駛體驗的一部分。
這還只是驍遙雙核電池“排列組合”的一小部分,未來,依托寧德時代在鈉離子、磷酸鐵鋰、M3P、三元鋰、凝聚態、硅碳體系、自生成負極技術等多種技術路線上的布局與沉淀,企業還能夠根據市場的不同需求,開發出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這對于深陷同質化競爭泥沼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無疑是巨大利好。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昂貴也最重要的零部件,長期以來卻受限于各項技術指標和成本之間的平衡,很難做出真正滿足消費者細分化需求的“六邊形”產品。
如今,寧德時代憑借鈉電池規模化應用和驍遙雙核電池創新系統,實現了全場景全能覆蓋,讓動力電池的“個性化定制”成為可能。這意味著車企可以充分發揮對消費者的理解與共情能力,打造不同特性的產品。一旦用戶的精細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消費潛能就會被徹底釋放,推動國內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
寫在最后:
寧德時代三大重磅產品發布后,筆者與多位內業專家及媒體同行交流后發現,大家普遍有兩個感受:一方面是被寧德時代的顛覆性創新能力所震撼,但細想之后也覺得順理成章。寧德時代是動力電池領域,屈指可數擁有全流程創新體系,以及研發測試數據+海量實車反饋閉環的企業,相比僅有單一技術優勢的供應商,處在更高的發展維度上,因此能夠率先從“技術疊加”邁入“場景重構”階段。
另一方面,寧德時代的斷代式領先,也讓我們對智電汽車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三大產品不僅改寫了動力電池“唯參數論”的內卷邏輯,為行業發展樹立了全新的技術標桿,更夯實了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的基礎,自此智電新物種能量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