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健旭擁抱余承東背后,強調只有榮威MG智己真正屬于上汽?
樂逗汽車 | 05-07
20390
文 |滬上聰少 編輯 | 小丸子
引言:“真正屬于我們的是榮威和MG,還有智己,這是在我心中永遠不會變!”賈健旭的這句話沒毛病,但細品,只能放到內部會議室,終歸搬不上臺面。不然前腳剛剛跟華為余承東,舞臺上“秀恩愛”罕見來了個二度擁抱,后腳不得讓雙方團隊心生間隙啊。
“真正屬于我們的是榮威和MG,還有智己,這是在我心中永遠不會變!”
火急火了,從拒絕排斥到“跪”求擁抱,上汽與華為的故事,在2024年底、2025年初,猛然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
樂逗汽車注意到,在上汽集團前任掌門人陳虹退休不到半年后,陳虹一手扶持和跳級提拔重用的“上汽集團史上最年輕”總裁——賈健旭,用行動和實力迅速打了老領導的臉。
不僅將老領導的面子和“靈魂論”拋之腦后,帶領上汽集團火速轉投了華為智選車的陣營,還不止一次公開對內對外發表爭議性觀點,強調上汽人要學會“跪著做人”,要以跪著學習的謙遜積極擁抱華為等造車新勢力。
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左)與華為余承東
很顯然,1978年出生的上汽集團新總裁賈健旭,不僅年齡比陳虹為代表的老一輩上汽領導年輕了一大圈,思想上也更加的開放、識時務、與時俱進。
正所謂,打不過就加入,錯了要承認態度要誠懇!
況且需要指出的是,且不說受限于年齡、大環境等多維度客觀因素的影響,即便是放到今天來看,我們也不能一味盲目的人為,幾年前上汽集團前任掌門人陳虹的“靈魂論”就一定是錯的。
一方面,幾年前陳虹帶領下的上汽集團,公開拒絕和排斥,加入到華為合作造車的“朋友圈”,很重要的一個現實背景在于:
當時上汽集團無論是銷量還是利潤,依舊位居“中國第一車企”,而華為賦能的“華系造車朋友圈”,還并沒有出現一個非常搶眼和能打的。
位置決定姿態,這再正常不過,陳虹當時的判斷與決策無可厚非。
事實上,首家加入華為“智選車”業務的賽力斯(當時還叫重慶小康股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恰恰在于自身比較弱,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加速被邊緣化、肉眼可見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所以才孤注一擲全力“押寶”華為。
商業競爭千變萬化,市場格局此一時彼一時,我們不能僅僅站在今天的時間節點,來俯視和批判昨天的決策與判斷。
賽力斯張興海與華為余承東
另一方面,按照賈健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說法,老領導陳虹當年之所以很排斥上汽融入到華為的朋友圈,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現實考量:
彼時習慣了三十年合資造車“躺著賺錢”的上汽,甚至連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集中式”電子電器架構都沒有,自己沒有掌握的技術,猛然全都交給華為這樣的第三方供應商,肯定沒有安全感。
陳虹的“靈魂論”一說由此而來,只不過放到今天來看,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問題。
圍繞“靈魂論”這個話題,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公開強調:
幾年前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技術,無疑稱得上是“靈魂”,但經過幾年的發展與擴散,時至今日對于任何一家主流大廠而言,或早或晚已經都搞出了自己的“智能化”技術,所以再談什么靈魂論無疑有些夸大其詞和自己嚇自己的韻味了。
對了,即便是幾年前提出“靈魂論”的前任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經過這幾年的市場實戰和認知提升,他老人家如今在看待與華為合作的這件事情上,也已經非常的開放和與時俱進了。
“我在老領導家,客套話都說完了,還不走。他說,你這次來,是干什么?我說還有最后一件事,我想跟華為合作,你怎么看?”
在接受媒體采訪過程中,賈健旭透露了這樣的細節,其在正式與華為洽談合作事宜之前,有先行去拜訪老領導陳虹并征求其意見。
上汽集團前任董事長陳虹
陳非但沒有反對,而且很是支持,強調華為現在的勢能很大,上汽應該選擇與華為攜手。
有意思的是,陳虹居然還詢問賈健旭,還來不來得及(畢竟最佳加入時機已過,華為已經相繼與多家車企達成了合作),賈向老領導表示,努把力沒有問題。
賈健旭的自信源自何處?賈公開如此表態:
“我明確告訴他們(華為):我們是帶著嫁妝來的。我們有體系能力,有整車經驗,也有成本控制能力,能幫華為把他們的智能化能力裝進20萬以下的車型,這就是我們能貢獻的地方。”
一句話,上汽需要華為,華為也需要上汽,哪怕到了2024、2025年,上汽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基礎前提依舊還在,彼此都有對方需要的東西!
上汽需要華為就無需多言了。
過去幾年的實戰+實踐已然表明,燃油車時代的“大哥大”上汽集團,近幾年的現實處境是一年不如一年;
量價齊跌利潤更是急轉直下,比亞迪為首的國產品牌已經頗有些“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架勢,把上汽從“一哥”的位置上斬落馬下。
合資板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統統都面臨極大的下行+轉型壓力,自主板塊榮威MG不溫不火,飛凡慘敗收場,智己同樣雷聲大雨點小出師不利……
華為需不需要上汽呢?
樂逗汽車認為,當然需要,事實上過去這幾年別看華為智選車業務風生水起、扭虧為盈,但放眼現有的“四界”,真真正正起勢了的效果比較明顯的,也還是僅有賽力斯的問界系列,其它的什么智界、享界、尊界,要么不溫不火要么還在蓄勢狀態當中。
20萬以內基盤最大、市場潛力最大的中低端大眾化細分市場,華為現有的幾個界還沒有涉足!
如果攜手曾經燃油車時代的“大哥大”上汽集團,憑借規模化和成本控制體系優勢,將“尚界”干成電動化智能化時代的“新神車大眾”,那么華為智選車在汽車行業的根基和地位,才算是真正的穩了。
只是上汽集團內部派系錯綜復雜,上汽人骨子里的一些傳統和先天氣質決定:
賈健旭口口聲聲所強調的“跪著學習”的姿態,大概率只會停留在PPT和口頭上,要想真正落實和落地到日常工作中,恐怕挑戰巨大非一日之功。
你看,如文章開頭所言,口上強調要跪著學習、真心擁抱華為的賈健旭,在被媒體問及如何看待和分配上汽自主乘用車板塊之間的關系、及資源分配這個現實敏感話題時,也不假思索的吐真言——
“真正屬于我們的是榮威和MG,還有智己,這是在我心中永遠不會變!”
是的,賈健旭的這句話沒毛病,但細品,只能放到內部會議室,終歸搬不上臺面。不然前腳剛剛跟華為余承東舞臺上“秀恩愛”罕見來了個熱情擁抱,后腳不得讓雙方團隊心生間隙啊。
上汽轉型真的很難,跳過一眾元老和同級別幾位副總裁有力競爭者、被陳虹一路扶上總裁高位的賈健旭,面臨的處境和壓力,更是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