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羨慕“米粉”狂熱,一汽-大眾“老友記”筑牢客戶關系護城河
水滴汽車 殷楠 | 08-14
107732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粉絲經濟”的風早已吹進了汽車圈。有多少車企羨慕小米汽車,有數億“米粉”的支持,銷量一騎絕塵。
誠然,具備互聯網基因的新勢力品牌,往往善于以高頻互動、話題制造和情感綁定,構建獨特的粉絲生態。相比之下,傳統車企更像理工男,不善表達,習慣用商品說話。
筆者認為,主機廠確實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擁抱客戶,但核心并非發展狂熱粉絲和促進粉絲變現,而是夯實已有的市場基盤,在為客戶提供真正價值的基礎上,建立起穩固深入的情感連接。

近日,一汽-大眾借6座/7座家庭旗艦SUV全新攬境煥新上市之機,正式發布了客戶品牌“大眾老友記”,用全方位的專屬權益回饋超2000萬大眾品牌客戶。
這種以“信任”為底色,以“陪伴”為紐帶的客戶關系,筑起了存量博弈下的品牌護城河——比起短暫的“粉絲狂熱”,“老友”般的長情陪伴才是品牌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
五大客戶權益體系,實現引領行業的“三重超越”
傳統車企的客戶關系,往往建立在銷售導向的邏輯之上,這讓背刺客戶的現象屢見不鮮,最典型的就是新車上市時承諾天花亂墜,交付后服務縮水;為沖銷量隨意降價,導致老車主資產減值;客戶反饋石沉大海,品牌與客戶始終保持“買方賣雙”的疏離感。
而“大眾老友記”構建的五大核心權益體系,實現了對行業常規的“三重超越”,讓“客戶價值”從口號變為實打實的收益和可感知的體驗。
第一重超越,打破“重銷售,輕服務”的行業慣性,通過三大價值主張,為客戶帶來全生命周期陪伴:首先是“實力守護”,確保交付到每一位客戶手中的商品都是貨真價實的“品質標桿好車”;其次是“安心托付”,不玩文字游戲,突破時空限制,全程守護客戶的安心;最后是“成長陪伴”,旨在將過去品牌與客戶的“交易關系”變為“伙伴關系”,助力客戶成就更好的自己。
第二重超越,撕掉“流量先行,權益縮水”的營銷套路,重新定義客戶服務的新標準。雖然現在有很多汽車品牌都打出了“整車質保”等權益吸引流量,但在實際執行中設置了諸多限制。相比之下,“大眾老友記”不僅是“無套路”的硬核承諾,更拓寬了服務的范圍。
其中的“老友服務”以行業首創的“雙終身質保”為核心,一方面將業內常規的“3年10萬公里”質保期限,拉長至“終身”,另一反面,還增加了原廠備件的承諾,保證商品品質始終在線,也有助于提升車輛的保值率。搭配覆蓋用車全程的“心喜之旅2.0”服務(含24小時道路救援、上門取送車等15項核心關懷),以及“車圈便利店”式的密集網點(全國90%的城市實現“15分鐘響應”),徹底打消了客戶的后顧之憂。
第三重超越,顛覆“汽車品牌=交通工具提供者”的固有認知,做客戶“一個戰壕里的兄弟”。一汽-大眾除了通過“老友歡聚”組織的各種活動與客戶玩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以實打實的價值回饋,感恩客戶的信任與支持。
比如,在“大眾老友記”的“老友關愛”權益體系中,一汽-大眾設置了專屬的客戶關愛基金,為忠實客戶事故送新車、慰問“滅火俠”“破冰俠”等,傳遞滿滿正能量。同時,一汽-大眾還打造了貫穿全年的老友關愛行動——“老友U禮遇超級星期三”。該行動打破業務邊界,整合全體系資源,以每月百萬級投入,打造每周三專屬節日,構建從線上創意互動到線下深度體驗,“到店即享、互動即獎”的創意禮遇矩陣。
“老友升值計劃”更是直擊車主“換車虧,推薦無回報”的痛點:5年內車齡的老客戶置換,在至高12000元基礎補貼外,可享額外翻倍補貼,至高24000元,遠超行業平均10000~15000元的置換力度;增購新車可獲1000~3000元階梯補貼;推薦親友購車,老客戶與新車主雙得積分,累計推薦5次以上還能優先參加品牌最高規格活動,主打一個“越早換,越升值;越擁有,越升值;越推薦,越升值”。

此外,一汽-大眾也非常珍視與客戶的每一次互動,認真傾聽“老友”的聲音。“大眾老友記”特別打造了“眾力值”成長激勵體系和“老友共創”體系,通過積分、禮遇、線下活動邀約等多元激勵,讓“老友”在互動中找到情感共鳴,為熱愛加溫,形成“信任-參與-歸屬感”的正向循環,最終與客戶建立利益共同體,用真心換真心,攜手共成長。
從“造好車”到“同心伴同行”,一汽-大眾經營理念全面進階
“大眾老友記”的發布,絕非簡單的權益整合,而是一汽-大眾經營理念全面轉型和進階——從“造好車”到“經營好與每一位客戶的關系”,從“產品導向”到“客戶導向”,這種轉型在行業普遍存在“一錘子買賣”“背刺老車主”的背景下,更顯其前瞻性與責任感。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單純的產品力比拼往往會陷入同質化困局。一汽-大眾憑借三十余年在技術與品質上的積淀,贏得了2000萬大眾品牌客戶的信賴,這是其獨特的優勢,但在新競爭環境下,品牌必須在商品之上構建“情感紐帶”——這是決勝未來的關鍵護城河。

從“大眾老友記”中,我們能窺見一汽-大眾的轉型邏輯。企業將豐富的客戶權益總結為五個字,“同心伴同行”:“同心”代表品牌與客戶在追求卓越商品品質上的理念共鳴,這是一汽-大眾與客戶建立牢固信任的基石;“同行”則意味著,品牌的承諾并非轉瞬即逝的營銷噱頭,而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支持和陪伴。“同心伴同行”的背后,體現的是一種“利他思維”和“長期主義”。
理解了一汽-大眾的轉型邏輯,也就能明白,“大眾老友記”的價值不在權益多少,更不是只面向車主的狹隘的售后政策。事實上,一汽-大眾除了為老客戶提供五大權益,用“呼新朋,喚老友”的整合營銷,為新客戶準備了誠意滿滿的見面禮,同步推出“新朋超值計劃”:包括靈活的金融權益(高階車型享3~5年0息金融政策)、和雙終身質保禮。既讓新客戶感受到“從一開始就是老友”的溫暖,也讓老客戶覺得“品牌沒忘記我”。

寫在最后:
當某些汽車品牌絞盡腦汁吸引粉絲時,一汽-大眾已用“大眾老友記”詮釋了客戶運營的本質。流量會褪去,狂熱會降溫,唯有長情的陪伴才能穿越周期。
“大眾老友記”重新定義了“客戶”二字的含義:客戶不是數字,而是“老友”;服務不是成本,而是“交情”;品牌不是冰冷的價簽和招牌,而是“有溫度的伙伴”。
對于傳統車企而言,這是一份值得借鑒的范例:不必羨慕新勢力的流量魔法,你的客戶基盤就是最寶貴的財富;不必焦慮如何制造話題,把每一次服務都變成“老友情誼”的積累就夠了。
對于客戶而言,“大眾老友記”帶來的啟示更簡單:真正值得信賴的品牌,不是那些喊得最響的,而是那些默默把“你的事”當成“自己事”的;不是那些承諾天花亂墜的,而是那些多年后還能笑著說“我還在”的。
汽車市場的內卷終有盡頭,但“老友”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