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拿來秀的還是用的?有人給出了答案
水滴 徐再冉 | 01-18
440045
新技術是拿來秀的還是拿來用的?這個問題放在兩年前還會有爭論。如今,市場和用戶早已給出答案。
站在2025年的節點回顧2024年,你會發現,汽車行業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車企與用戶雙雙將目光從技術 “秀場” 轉向了 “實戰”。
買方市場下,消費者不再迷信“技術名詞”,而是關注實用指標,如電池安全、能耗和極端環境穩定性。車企的應對策略也在變化:前兩年,汽車行業的打法還是用技術堆砌產品;現在,智駕,不再迷信激光雷達;電池,不再一味提升限定條件很多的充電倍率;增程,開始提升饋電效率;插混,則是回歸能耗和可靠性。
從自主品牌到合資巨頭,再到新勢力,所有玩家都面臨同一個命題:當“車市紅利”逐漸耗盡,傳統營銷手段漸漸失靈,主機廠要靠什么撐起未來?
存量時代下,車企吸引用戶的邏輯變了
“存量競爭”中,一些車企憑借創始人流量在市場嶄露頭角,多數車企沒有自帶明星光環的創始人,就只能圍繞產品這個“釘子”去尋求破局。
當然,圍繞產品的玩法也有很多講究:快速響應、按照用戶需求測試產品是新勢力的專屬風格。但是,過渡聚焦短期的市場反饋,缺乏戰略定力、難以持續投入研發,導致技術深度不夠,產品競爭力只停留在表面,也是新勢力的一大痛點。如果你留意大廠旗下自主品牌的近兩年動作,會發現它們的技術實力已經開始甩開新勢力。以上汽集團旗下品牌榮威為例,自2010年開始布局混動技術領域,2013年發布首款插混產品至今,榮威在插混領域已經有了十余年的技術積淀和產品迭代。
目前,上汽榮威已然實現技術價值到產品價值的完美轉化。去年,在多家車企“卷續航”的時候,榮威D7 DMH參與第三方機構舉行的“極熱馬拉松·2000km插混續航大挑戰”,一舉斬獲中日插混續航挑戰賽第一,成為超級“反向虛標王”。
不僅是在夏季測試中表現卓越,榮威在冬季新能源汽車的試煉場中,同樣展現出了非凡的實力。
隨著冬季的悄然降臨,新能源汽車迎來了一年中最為嚴峻的考驗,用戶用車痛點愈發凸顯,如啟動困難、充電效率銳減以及續航掉電過快等棘手問題接踵而至。鑒于此,不少機構也會開啟冬季測試,以印證誰家的新能源產品更為靠譜,為消費者冬季選購新能源汽車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
在今年冬測的浪潮中,榮威派出了上市不久的榮威iMAX8 DMH新陸尊進行首測,率先開啟“內卷”模式。
這場測試選在被大山環繞的張家口崇禮,冬季最低氣溫接近零下30攝氏度,在這樣極寒的環境下,不同品牌新能源技術水平的差距將被進一步放大。技術實力雄厚的品牌,能夠通過先進的電池熱管理系統、高效的能量回收技術等手段,盡可能降低低溫對車輛性能的影響;而技術相對薄弱的品牌,車輛在極寒環境下的表現則會差強人意,啟動困難、充電效率低和續航銳減等問題會更加突出。
從實測結果來看,在用戶最關心的冬季續航上,榮威iMAX8 DMH以72.50%的CLTC純電續航達成率脫穎而出,同級家用MPV傳祺E8 新能源的續航達成率為63.30%。作為參考,參加懂車帝冬測的新能源MPV別克GL8 PHEV 續航達成率為48.6%,騰勢D9續航達成率為30%,續航達成率均在50%以下;對于冬季用車舒適性的重要考量指標之一——空調制熱效率上,從-4℃升溫至20℃,榮威iMAX8 DMH用時17分31秒,作為對比,傳祺E8 新能源用時為18分04秒。
可見iMAX8 技術功底之扎實。究其原因,榮威背靠上汽集團,有著“國家隊”的技術實力和品質實力背書,這是其他很多車企都不具備的優勢。
技術打底的“場景適應力”,才是榮威吸粉的關鍵
榮威給外界的印象始終是一家專注于技術研發的車企,默默在幕后耕耘。但是,這一次冬測卻讓我們看到,榮威已將技術實力延展到具體可感的場景,來構建用戶信任。
很多人知道,2024年是混動技術集中爆發的一年,更多車企達成共識,加入了P1P3+單擋混動變速箱這一的混動陣營。其實早在2010年,榮威就已經開始用簡單可靠的構型去實現更低的能耗和更長的續航,經過多年技術進化便成為今天的榮威DMH超級混動系統。
DMH超級混動技術的核心優勢是“超級融合”,通過對硬件和軟件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握,“軟硬兼施”實現混合動力的最優解。該系統創新性提出整車“能量域”管理理念,擁有行業首創的動力域控制器PICU、發動機+P1電機同軸結構等多項獨創領先技術,以軟件算法為核心,匹配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變速箱、長續航電池等專用硬件,解決了用戶對于能耗、續航以及駕駛體驗的實際需求。
具體來看,同軸結構帶來傳動效率的顯著提升。一方面,電池充電效率大幅提高,為用戶節省了寶貴的充電時間;另一方面,車內的靜謐性也得到極大改善,同時運行更加平順。而扁線設計則賦予了P3電機敏捷的響應速度,電機最大功率可達150kW,電機響應時間僅0.2秒,動力隨踩隨有,且始終澎湃。每一次駕駛,都能讓用戶暢享電感化帶來的極致體驗。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榮威自主研發的PICU發動機控制單元,更是打破了博世、大陸等國際巨頭的長期技術壟斷,同時實現了發動機軟件自主研發并將其運用至混動系統,為自主品牌贏得了寶貴的話語權。
目前,DMH混動專用發動機全系熱效率超過43%,且搭載DMH技術的車型能在啟動階段迅速升溫,快速達到最佳工作溫度,進一步壓縮高油耗階段,降低整體燃油消耗。不僅如此,高熱效率還能保障低溫下動力輸出的穩定,為冬季出行提供可靠保障。同時,高熱效率也意味著發動機產生的廢熱相對減少,車輛的散熱系統負擔減輕。有利于維持發動機和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溫度,進一步提高車輛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淘汰賽”下,摒棄虛招 錨定用戶長期價值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又競爭激烈的當下,對技術創新的堅持、對產品品質的把控,以及對用戶需求的洞察與響應,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它們相輔相成,共同構筑起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石。
榮威敏銳捕捉到新能源汽車用戶對車輛安全,尤其是電池自燃風險的深切擔憂,迅速做出有力回應,推出“零自燃三電終身質保”政策。
“零自燃三電終身質保”權益,重點是質保跟車不跟人,無論是購新車還是二手車流轉都有保障,降低了消費者的使用成本和風險。更絕的是,上汽榮威對年行駛里程也沒限制,不管你一年開多少公里,都有廠商的兜底保障。而且是終身質保,這就意味著在一個完整的車輛使用周期范圍內,都無需擔心車輛出現質量問題。
辯證地看,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和質保政策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上汽榮威的“零自燃承諾”和“三電終身質保”無疑是能夠提升行業信心的殺手锏。正是基于強大的技術支撐和完善的質保政策,榮威D7 EV在《2024年11月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中,在15-20萬級自主純電中型車細分市場中一馬當先,以63.1%的1年保值率榮登榜首。
從行業視角來看,這一舉措無疑彰顯了榮威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內核,有望在推動自身品牌發展的同時,為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提供全生命周期質保政策之外,榮威近日還為消費者帶來了“新春大禮包”。
2025年開年之際,上汽榮威與華為強強聯合,重磅發布新年購車福利:1月1日至 1 月 31 日,購置榮威 DMH 全系車型,消費者將至高獲得華為三折屏非凡大師、1 萬元的全品牌置換補貼以及三年 8 折保值回購等一系列超值好禮。科技圈與汽車界的緊密聯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行業趨勢。榮威與華為同為國貨之光,有著為用戶提供優質體驗的共同愿景,在品牌精神上高度一致。而此次攜手為用戶送福利,極有可能是后續更多深度合作的起點。
從打破保值率格局到跨界合作,榮威這家大家熟悉的大廠正在釋放一個積極的信號:它變得更敏銳于捕捉市場變化,更懂得如何將自身技術長板轉化為實際優勢,進而贏得用戶信任。
寫在最后:
以技術為筆,繪就用戶價值藍圖。過去幾年,汽車行業經歷了快速發展,也見證了不少炫目技術的曇花一現。然而,隨著市場逐漸冷靜,消費者與車企都意識到,技術的價值最終要回歸到實際使用場景。榮威通過在電動化、智能化等多方面的技術創新,以及對用戶反饋的高度重視,真正做到了從用戶角度出發,用技術普惠用戶。顯然,榮威在混動技術領域更快地從“秀”的階段進入到了“用”的階段,而快速的躍進來自于榮威多年來深厚扎實的技術積累,以及對技術創新長期主義的態度。
立于時代潮頭,榮威將肩負起引領汽車行業發展的重任。通過創新實踐,為整個汽車行業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借鑒,助力行業突破傳統束縛,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邁向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