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不該成為“第二個特斯拉”
DearAuto | 02-06
22437
在信息量爆炸的新春開工第一天(2月5日),有一條消息尤其轟動,那就是雷克薩斯終于官宣要國產。
相關信息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許多媒體都抓住了“上海”、“獨資建廠”、“2027年投產”等關鍵詞爭相報道,奉即將在國內投產的雷克薩斯為“第二個特斯拉”,字里行間盡是一片形勢大好。
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市場設廠有利于各方資源的優化整合,雷克薩斯為推動品牌電動化進程選擇國產這一舉動當然值得叫好,但當我把目光聚焦在“純電動車”四個字上時,卻又不由得替雷克薩斯感到一絲擔憂。
國內純電動市場進入停滯期
早在2021年時,豐田就為雷克薩斯品牌繪制了一幅全新的發展藍圖——預計2030年,率先在中國、北美和歐洲實現銷量100%為純電動汽車,全球年銷量達到100萬輛;至2035年,在全球實現純電動化。
純電動化,對雷克薩斯來說勢在必行。然而,純電動車市場在中國市場正面臨著增長放緩的尷尬局面。
在剛過去的2024年,中國憑一己之力貢獻了全球70%的新能源車銷量。然而,即便在如此龐大的新能源車市場中,純電動車的增速已出現疲態——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國內純電動車(BEV)的銷量同比增速是插混車(PHEV)的4.7倍,到了2021年,這一比例已接近1:1。
2024年,包含增程在內的插混(零售量), 同比增幅是76.8%,是純電的3.3倍。具體到銷量,BEV和PHEV全年累計銷量比也從2020年的4.5倍縮小至2024年的1.37倍。按照這樣的態勢,隨著越來越多車企加入插混(含增程)的陣營,2025年PHEV銷量有望超越BEV。
BEV和PHEV市場之間的此消彼長,在以銷售新能源車為主的品牌身上體現得更加直觀。2024年,比亞迪集團的純電銷量占比約為41%,同比增速僅12.08%,而插混的增速(72.83%)約為純電的6倍。
在這種大環境下,雷克薩斯在中國如果依然只押寶純電,只會把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之路越走越窄。
純電無法高端
在國內增長放緩,也意味著BEV市場的體量已經逐漸接近天花板。2024年,在狹義乘用車零售量中BEV的占比為29%。可能有人會說,哪怕只有三成的市占率,放在中國市場那也是一塊不小的蛋糕啊!雷克薩斯就算只做純電,只要能在這其中分得一份不也挺可觀了嗎?
雷克薩斯乃至豐田品牌在全球純電動車市場的號召力都不高,在中國all in純電,風險之大不言而喻。
然而問題關鍵在于,相比起市場份額的日趨穩定,純電動無法高端化這個事實或許更加殘酷。
純電動車高端不起來這個話題,過去這些年在行業內已經被多次論證——注意了,這里說的“高端”是指“相對的高端”。
比如說,售價去到百萬級的Model S/X,在特斯拉品牌中屬于高端定位的車型,但隨著Model 3/Y的出現,如今Model S/X在特斯拉全球銷量中的占比已不到5%。
又比如,在蔚來的產品序列中,目前銷量最好的是起售價在30-35萬的ET5(T)、ES/EC6,而起售價在40萬以上的ES8、ET7、EC7等定位相對高端一點的車型,去年月均銷量不到1000臺。
你是不是想說保時捷Taycan賣得還可以?別忘了,Taycan剛推出時起售價為114.8萬元,照樣賣不動。后來推出了起售價90萬元內的車型,銷量才稍有起色,但這個價位的產品放在保時捷的品牌里看,也早已與高端無關了。
保時捷都帶不動高端純電市場,更遑論BBA了。所以,終端賣15.9萬元的寶馬i3、賣30萬元不到的奔馳EQE、店頭直降60萬元的奔馳EQS、降幅超20萬的奧迪e-tron紛至沓來,消費者對豪華品牌里“油電價格倒掛”的現象已見慣不怪。
作為一個單憑進口也能在國內年銷量達到20萬輛級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選擇這個時間節點在中國獨資設廠,一定會對中國市場懷有更高的期待。然而,當下的市場內卷愈演愈烈,如何在定價處于被動地位的情況下,只靠賣純電動車維持甚至超越過往的銷量?作為中國純電動車市場的后來者,雷克薩斯要面對的挑戰還有很多。
理想在新勢力中也算有一定號召力了吧?推出的50萬級純電MPV理想MEGA,2024年3月上市至今,月均銷量僅為1000臺出頭。
成為“第二個特斯拉”并非最好的選擇
走特斯拉的路,或許確實能讓雷克薩斯在一眾豪華純電動車的角逐中帶來更多的優勢,但于雷克薩斯而言,成為“第二個特斯拉”一定不是最好的選擇。
有一個事實大家不要忽略——2024年,特斯拉全球銷量同比下滑了1.1%,是特斯拉品牌成立以來的首次銷量下滑。春節后開工第一天,特斯拉就針對Model 3推出購車可享8000元限時保險補貼、5年0息政策。此前,特斯拉已先后多次通過調價、推出購車優惠政策進行促銷。
強勢如特斯拉都無法躺贏了,再成為“第二個特斯拉”又有多大意義呢?
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在國內,插混市場才是接下來更具潛力的增長點,因此越來越多的純電動品牌已經密鑼緊鼓地布局和補全在這一領域的產品、技術空白,極氪、智己、小鵬、埃安已透露將推出插混(含增程)車型。
廣汽埃安成立之初也說專注做純電,但面對市場轉變就應及時、靈活地作出戰略調整,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在競爭中生存下來。
雷克薩斯背靠豐田,擁有對手羨慕都羨慕不來的雄厚的電動化技術儲備,就應該及時調整戰略,堅持多路徑的電動化戰略,通過國產讓品牌在電動化上的競爭優勢發揮最大的作用。倘若仍在純電領域孤注一擲,無異于自廢武功,前路堪憂。(文|鹿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