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車展 雷克薩斯全新一代ES全球首發 更豪華更優雅
車文驛 | 04-29
128081
2025上海車展,雷克薩斯全新一代ES(以下簡稱:第八代ES)全球首發,這是這屆車展上主流豪華品牌中唯一一臺全球首發車型。
2018年,第七代ES在北京車展全球首發,7年后,第八代ES繼續選擇中國的上海車展再度全球首發,足以看出雷克薩斯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對第八代ES,雷克薩斯國際總工程師千足浩平更是道出了選擇在中國全球首發的深層意義:第八代ES是雷克薩斯動真格、下決心以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起點開發打造的面向全球的主力車型。
必 須 脫 胎 換 骨 地 加 以 變 化
大家都對在1989年創下雷克薩斯香檳塔奇跡的LS 400記憶深刻,殊不知第一代ES亦是同年推出。至今,ES歷經七代車型,每一代車型都有著不俗的市場表現,是雷克薩斯名副其實的全球戰略車型。
36年后的今天,全球汽車市場的電動化趨勢愈發明朗;中國,不僅連續十幾年榮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稱號,而且還是電動化最活躍、最成熟的汽車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雷克薩斯悄然地把中國定為第八代ES開發的「起點」——而且是早在5年前的時候。
LEXUS雷克薩斯國際總工程師 千足浩平
雷克薩斯國際總工程師千足浩平表示,自己從2020年開始有兩年的時間在中國工作和生活,這兩年時間是了解、學習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一段時間,「回到日本之后我就接手了全新一代ES的研發工作,當時我有個想法,ES必須脫胎換骨地加以變化,打造一款全新的能夠引領轎車時尚的車型」。
「現在世界變化的中心就在中國」,在千足浩平看來,中國客戶更加注重電動化、智能化,以中國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進行研發和設計,與雷克薩斯「不懼變化」的精神不謀而合。
從ES車型進化的角度看,第八代ES無疑是最富顛覆性的一代車型——它從大家耳熟能詳的雷克薩斯家族標志性的紡錘形前格柵,進化到紡錘形車身,而紡錘形車身又與當下流行的電動化設計語言高度契合。
變化的設計語言,不變的是一以貫之的優雅。千足浩平表示,「雅韻、從容以及讓人感到舒心愉悅的座艙體驗是我們想要強調的」。
線條以及由線條勾勒出的形體,使第八代ES的優雅具象成頎長的車身與溜背造型——線條從引擎罩自然向后方延伸并匯于車尾,強化了車身寬度的同時,營造出低矮、動感的車身姿態,豪華感更加濃郁。
與七代車型相比,第八代ES車身長度增加了165mm,軸距加長了80mm,考慮到車型變大之后能不能既大氣又很經濟,第八代ES設計師熊井彌彥透露,「在車輛開發之時,我充分考慮了空氣動力學,讓車子的阻力降到最小」。溜背造型似乎成為兼融優雅大氣與優秀的經濟性的不二之選。
相比于外觀設計,內室同樣是第八代ES脫胎換骨的重頭戲部分。
LEXUS雷克薩斯國際首席設計師 熊井彌彥
第八代ES的內室設計遵循「時光即奢華」的理念,熊井彌彥表示,我們把重點放在如何讓駕乘者在空間里有更好的體驗,目的就是為駕乘者提供一段從容優雅的駕乘時光。他解釋說,具體來說就是去除一切冗余的東西,營造一個能夠讓人感受到愉悅、從容、干凈的的空間。
中控連屏、電子檔以及去物理按鍵式的設計,一股科技感撲面而來,而且還折射出些許東方人「留白」的審美意識。總的來說,第八代ES,無論從外觀還是內室,的確做到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蘊 藏 細 節 里 的 豪 華
以人為本的設計是詮釋豪華最好的理念,設計服從于功能是彰顯優雅的最好方法。
第八代ES內室采用隱藏式響應按鍵,這是全球首款旨在巧妙增強用戶交互的物理按鍵,當手靠近時,原本隱匿的圖標會亮起,為用戶營造出從「無」到「有」的儀式感。
提到原來的豪華車,物理按鍵都是比較多的,而在電動化時代又一股腦把功能集中到觸控屏幕中去,這兩種方式在第八代ES設計師熊井彌彥看來似乎都不可取,「我們對按鈕設計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按需配置,需要的時候才會出現,其他時候是隱藏的,另外一部分按鍵,是我們就隨時需要看到的,是需要自己進行控制的」。
雷克薩斯始終以駕乘者,以人為出發點、以人為中心來思考,「我們并不認為把所有新的科技手段都匯集在車上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千足浩平解釋說:我們想做的是讓科技的手段、科技的設置能夠在你需要的時候,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
座椅,也是千足浩平引以為傲的「杰作」。
第八代ES座椅在全新開發理念基礎之上開發,它所的意義有兩個,一個是要為營造更大內室空間服務,另一個就是要為駕乘者提供更舒適乘坐感受。在這種要求下,座椅要盡量薄和緊湊,這樣才不會占用過多的使用空間。
是的,在大家都認為座椅越厚越好的認知中,第八代ES座椅力求薄和緊湊,似乎有悖常理。但千足浩平給出的解釋是,雷克薩斯工程師對座椅各個部分它會承受身體哪個地方帶來的壓力,帶來怎樣的一些反饋做了徹底的研究,進而設計出了能夠為駕乘者提供更好包裹感的座椅,這和以前的座椅完全不一樣,「我們的開發目標是,無論開多長時間的高速都不會感到疲勞」。
的確,第八代ES的座椅靠背并非一體,而是肩胛部分和腰部采用分體式設計;現場乘坐體驗中,我的感受是不再是傳統的沙發座椅,而是類似于更符合人機工學的「功能性座椅」。
熊井彌彥進一步表示,第八代ES的內室就是這樣一厘米、一毫米來進行努力,去打造乘客更加舒心的寬敞空間的。
值得一提的是,第八代ES車門飾板采用雷克薩斯首創竹層透光飾板工藝,搭配全新感官禮賓功能,營造出隨燈光、音樂、香氛同步變幻的光影效果,在細節與儀式感層面為用戶營造更好的優雅氛圍。
這種設計,是極富東方雅韻的手法,運用光影來凸顯一種隱約之中的含蓄美。在《陰翳禮贊》中,谷崎潤一郎就表達了東方人地美的獨特理解:美,不存在于物體之中,而存在于物與物產生的陰翳的波紋與明暗中。
越 是 中 國 的 越 是 世 界 的
在熊井彌彥看來,第八代ES作為面向電動化時代的車型,承載著雷克薩斯品牌更深層的意義——它應該是一款面向全球的、反映全球愿景的,但又有中國品味的車。
中國是電動化成熟度最高的汽車市場之一,而且在審美意識上與代表著東方豪華的雷克薩斯有著相同的文化基因,這會讓第八代ES的產品力構建更富前瞻性與普世性。
第八代ES的內室的配色,專門配備了一種青竹色的顏色。這也是從東方美學中汲取的靈感;竹子,是中國人的偏愛,象征著儒雅、溫潤與氣節。這種配色看起來「很中國」,但熊井彌彥透露,在研究、吸收消費者需求后發現,中國消費者的一些需求也是其他國家消費者同樣歡迎的。
人在車里的時候,車是環境;人在車外面的時候,車則是物體。力求寬闊的視覺感受、舒適的座椅、優雅的配色,無不是設計師營造自然、通透、愉悅「環境空間」的巧思妙想,而中國人又是非常注重這種意境之美的。
中國汽車市場不斷成熟,中國消費者與全球消費者的共鳴愈發強烈;作為代表東方審美意識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對中國消費者喜好的尊重與研究,為產品更好的全球化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事實上,第七代ES車型,就在原有經典幾款外觀顏色之上增加了「凌波玉」的顏色,推出后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歡,而且在全球市場收獲了極好的評價。以致熊井彌彥說,越是中國的就越可能是世界的。
寫 在 后 面:全新一代ES是雷克薩斯第八代ES,但從另一角度上說,這也是雷克薩斯面對電氣化時代開發的「第一代ES」——與過去七代車型相比,變化是脫胎換骨的,但熟悉的優雅依然歷歷在目。